底基层技术交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269743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基层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底基层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底基层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底基层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底基层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底基层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基层技术交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底基层、基层质量交底内容一、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修整垫层-厂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机摊铺一摊铺整平一碾压一养生一检查一验收二、施工前准备1、材料准备水泥:水泥是胶结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混凝土强度取决于水泥 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强度高、干缩性小,抗磨性、耐久性和 稳定性好的 P.0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要求石质坚硬、抗滑、清洁和符合规范的级配。石质强 度要不小于3级,压实26%,针片状含量20%,硫化物及硫酸盐 含量 1%,含泥量 1%。2、机械设备配备配备大功率 22T 以上振动压路机和 25T 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运 输车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并配备充足的酒水

2、车进行养生,保证养 生及环境保护的需要。二、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1、施工放样在准备好的下承层每 10m 一个断面准确放样,标出摊铺层每个 断面中线和边缘三点桩,分别测出各点标高,并在路肩桩外侧 30-50cm 处加设一个高程,位置与中心桩相适应。放样钢钎垂直钉入,做到牢固不晃动,测高程时,水准尺放在横杆上,上下移动控制标高位置。钢丝线拉紧,保证钢丝线在两钢钎之间不出现挠曲变形。挂上钢 丝线,摊铺机行走前由测量员再次检校高程,摊铺机通过走钢丝线控 制摊铺标高。2、碎石垫层施工工艺1) 下承层准备(1) 验收下承层,内容包括标高、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压 实度、弯沉、中线偏位,在与监理工程师

3、共同认可后予以接收;(2) 清理下承层。在垫层施工前,应将路基表面的浮土、杂物 清除,若表层过于松散、干燥,应适当洒水润湿;(3) 复压。在垫层施工前,应对路槽进行复压,用 18-21t 光轮 压路机复压 3-4 遍。2) 测量放样(1) 在下承层完成后应在10m断面准备放样,在准备施工的半 幅标出中心桩和垫层边缘桩三点桩。用铁钉带红布标出,并分别测出 各点标高,做好记录;(2) 计算出各点位置上应铺垫层的松方厚度;(3) 对下承层进行测量,钉上铁钎子,要求钉入下承层 10cm 左右,做到稳定不晃动;(4) 施工放样。内、外侧10m挂线控制线型和宽度;按设 计厚度X松铺系数控制路肩高程。3、底

4、基层、基层施工工艺1)混合料的拌制。本合同段的底基层和基层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摊铺机摊铺的方法施工。(1)按配合比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和碎石比例,开机前测试碎石 含水量,拌和好的成品混合料应均匀一致,出厂混合料含水量根据天 气情况较最佳含水量高 2-3%;(2)开机 1h 内每 15min 测定一次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燃烧法快 速测定),待稳定后每 2h 测定一次水泥剂量和含水量;(3)施工配合比水泥剂量应较室内配合比水泥剂量增加 0.5%。2)混合料运输(1)采用 15t 以上自卸汽车,分前、中、后三次装车,避免混 合料离析,装车后盖好苫布;(2)随车的出厂运输单必须注明出厂时间,以便于计算水泥凝

5、 结时间,可以按车辆出厂时间减去车载混合料质量除以拌和机小时产 量的方法初步计算确定加水初始时间;(3)运输车辆在下承层运输行驶时,速度控制在30Km/h,以减少不均匀碾压产生车辙。3)摊铺( 1 )采用大功率、防离析摊铺机一次全幅摊铺,按试验段确定 的松铺系数、夯锤(夯板)的击震强度和摊铺速度进行摊铺;( 2)摊铺每 5-10m 测量一个断面 3 点的松铺厚度,并将结果及时反馈至工长和摊铺机操作手,以便于控制摊铺厚度;3)摊铺时重点保证混合料的初始压实度不低于 85%,并保持 稳定,这样对保证压实度和避免出现横向不规则裂纹尤为重要;(4)要求摊铺机行走速度恒定(试验段的行走速度),保持连续

6、摊铺,以此保证稳定的松铺厚度;(5)摊铺前将下承层表面洒水润湿,底基层与基层层间应撒布 水泥浆后紧跟摊铺。(6)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及时铲除 局部粗集料堆积或离析的部位,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4)碾压(1)摊铺完成的底基层、基层应及时进行碾压,降低混合料水 分蒸发,保证在混合料初凝前达到压实度要求;(2)碾压过程按试验段确定的机械组合和碾压遍数控制,采取: 稳压复压终压三过程控制,按照先低后高、慢进慢出的原则,避 免急转和急刹车,在未碾压完成的段落禁止调头、停车;(3)碾压时设专人清除因碾压而产生的拥包,碾压要连续完成;(4)碾压过程中,对表面蒸发较快的路段要补水碾压,撒水

7、要 均匀;(5)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控制在3 小时以内。(6)应安排专人负责指挥碾压,严禁漏压和产生轮迹。(7)在碾压过程中出现软弹现象时,应及时将该路段混合料挖 出,重新换填新料碾压。(8)碾压成型后的表面应平整、无轮迹。碾压完成后,在保证压实度的前提下,路面表面没有轮迹是基本的施工要求。(9)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严禁随意停放,应停放在己碾压完成 的路段。(10)混合料摊铺时,应保持连续。对水泥稳定材料,因故中断时间大于2h时,应设置横向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人工将末端含水率合适的混合料整齐,紧靠混合料末端放两根 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

8、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 料。 方木的另一侧用砾石或碎石回填约 3m 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2-3cm,并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应将砾石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 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摊铺机应返回到己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摊铺中断大于 2h 且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时,应将摊铺 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己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 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再摊铺 新的混合料。三、养生、交通管制、层间处理及其他1、养生方式(1)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土工布覆盖养生;(2)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高温期施工,宜上、下午

9、各 洒水 2 次。(3)养生期间,稳定材料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4) 日平均气温低于20C时,养生期不宜低于10d;日平均气 温高于20C时,养生期不宜低于7d;( 5 ) 铺设过程中应注意缝之间的搭接,不应留有间隙;(6)在养生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工布破损。2、交通管制( 1 )施工现场前后面设立交通警示标志,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对养生区及非养生区设立标识牌,在养生区设立禁行及绕行标志;( 2) 为了施工期间便于车辆的通行,避免对强度尚未形成的无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结构层的碾压,干扰其养生以及造成早期损伤。因 此正式施工前宜建好施工便道。3、水稳结构层之间的处理(1) 在上层结构施工前

10、,应将下层养生用材料彻底清理干净。(2) 应采用人工、小型清扫车以及洒水冲刷的方式将下层表面 的浮浆清理干净。下承层局部存在松散现象时,也应彻底清理干净。(3) 下承层清理后应封闭交通。在上层施工前1-2h,宜撒布水 泥浆。4、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处理(1)在沥青面层施工前1-2d内,应清理基层顶面。( 2)应彻底清除基层顶面养生期间的覆盖物。( 3)应采用人工清扫、小型清扫车以及洒水冲刷等方式将基层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层表面达到无浮尘、无松动状态。 清理出小坑槽时,不得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 清理出较大范围松散时,应重新评定基层质量,必要时宜返工 处理。(4)在基层表面干

11、燥的状态下,可洒铺透层油。透层油宜采用 稀释沥青、煤沥青或乳化沥青,沥青洒铺量宜为 0.3-0.6kgm2。(5)透层油施工后严禁一切车辆通行,直至上层施工。(6)下封层或粘层应在透层油挥发、破乳完成后施工,并封闭 交通。5、基层收缩裂缝的处理 基层在养生过程中出现裂缝,经过弯沉检测,结构层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继续铺筑上面的沥青面层也可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裂缝:(1)在裂缝位置灌缝。(2)在裂缝位置铺设玻璃纤维格栅。(3)洒铺热改性沥青。 灌缝时原则上不对裂缝扩缝。铺设玻璃纤维格栅与洒铺热改性沥 青综合处治是当前处治裂缝向上反射的最佳措施,适用于基层裂缝比 较严重的路段。6、接缝处理上下

12、层水稳结构层横纵向衔接处应错开 100cm 左右,同时,要 减少横向工作缝,横向接头处一律为垂直衔接,用 3m 直尺进行检验, 碾压完成后挂线切除,直至清除至标准断面。四、施工质量标准(一)一般规定1、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时,应加大检测频率;必要时应停 工整顿,查找原因。2、施工关键工序宜拍摄照片或录像,作为现场记录保存。3、施工结束后,应清理现场,处理废弃物,恢复耕地或绿化, 做到工完场清。(三)施工过程检测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外形尺寸检查及内在质量检验 两部分。2、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评定标准要求。3、施工过程中的内在质量控制应分为原材料质量控制、拌和质 量控

13、制、摊铺及碾压质量控制等四部分。4、应在现场碾压结束后及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检测中,测定 的含水率与规定含水率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 2%;不满足要求时,应 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5、施工过程的压实度检测,应以每天现场取样的击实结果确定 的最大干密度为标准。每天取样的击实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击实试验应不少于 3 次平行试验,且相互之间的最大干密 度差值应不大于0.02g/cm3;否则,应重新试验,并取平均值作为当 天压实度的检测标准。(2)该数值与设计阶段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差值大于 0.02g/cm3 时,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6、压实度检测应采用整层灌砂试验方法,灌砂深度应与现场摊 铺厚度一致。(四)质量检查1、检查内容应包括工程完工后的外形和质量两方面。2、宜以1km长的路段为单位评定路面结构层质量;采用大流水 作业法施工时,以每天完成的段落为评定单位。3、应检查施工原始记录,对检查内容初步评定。4、应随机抽样检查,不得带有任何主观性。压实度、厚度、水 泥或石灰剂量检测样品和取芯等的现场随机取样位置的确定应按相 关标准的要求执行。5、厚度检查时,厚度平均值的下置信限 XL 应不小于设计厚度 减去均值允许误差。6、各项技术指标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