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26156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代农民工浮现新群体引起担忧“无地农民工”:抓得到的目前,看不见的将来“没有了土地,我还算得上是一种真正的农民么?”22岁的新生代农民工魏雪侠以一种开玩笑的口气向记者质疑。她目前上海打工,虽然近期还没有回家的打算,但她仍渴望自己的名下也拥有一份土地,就像村里的大多数农民同样。记者在安徽、江苏等地采访中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浮现一种特殊群体:“无地农民工”。如果这个群体在都市找不到工作,无论滞留都市还是回到农村,都也许面临缺少基本生活保障的困境,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基层官员建议,应对“无地农民工”现象未雨绸缪,提前筹划对策。新生代农民工浮现新群体:无地农民工22岁的农民工魏雪侠目前上海

2、市一家鞋厂打工。虽然她的户籍仍在安徽界首市田营镇魏窑村,但在老家却没有土地。村里20世纪90年代初最后一次土地调节时,她家因筹划外生育人口且未缴足筹划生育罚款,她没能分到土地。诸多像魏雪侠同样的新生代农民工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作为农民,她没有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作为工人,她被鞋厂永久接纳的也许性也很小。对此,安徽省阜阳市市长孙云飞提出了“无地农民工”的概念。她分析说,“无地农民工”的存在重要有两个因素。一部分无地农民是筹划外超生人口,她们受筹划生育政策影响未能分到集体土地,尚有一部分是农村土地30年不动政策实行后的新生儿。“无地农民”长大成人外出务工,就成了“无地农民工”。“无地农民工”

3、的年龄层次基本都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范畴。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群体的人数会越来越多。目前,“无地农民工”数量已经具有一定规模。阜阳市政府劳动部门已经关注到无地农民工现象。据阜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汝天彬粗略估计,阜阳市228万外出农民工中有“无地农民工”60万人,估计此后每年有10万没有土地的新增劳动力进入社会。以安徽界首市魏窑行政村魏窑自然村为例,该自然村目前共有2200多人,上世纪90年初,魏窑自然村对土地进行了最后一次分派;当时有50、60名筹划外出生人口没有依法缴纳筹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即计生罚款),没有分到土地;1990年8月后来出生的人口,也不能分到土地。这些人目前已经成为劳动力外

4、出务工。村干部魏天和粗略估算,截止究竟,魏窑自然村无地农民合计人数在400人以上。边沿中的边沿:“无地农民工”不等同于失地农民“无地农民”和失地农民不同。失地农民是在都市化进程中浮现的,其丧失土地过程是显性的,失地农民不仅有一大笔土地补偿款,还会被政府纳入城乡职工保障体系,在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得到行政力量的照顾。但“无地农民”始终处在隐性状态,游离于政府的目光之外,还无法享有到政府的额外关照和注重。农村耕地资源日渐紧张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回避、日益逼近的难题,“无地农民工”是由此产生的一种典型群体。汝天彬觉得,由“无地农民工”群体的浮现可以看出,农村中土地资源不均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农村,有

5、的家庭女儿多,女儿出嫁后,剩余两个老人种着10多亩地;有的家庭儿子多,常常10多种人口,土地还不到5亩。对于某些人均耕地连0.2亩都达不到的家庭,土地已经逐渐丧失了基本社会保障的功能。务农收入不再是她们平常收入的重要来源。“无地农民工”的浮现凸显出土地资源不均衡趋势现象。魏春影说,在她们村,有的家庭孩子已经考上大学,在外地工作了5、6年,脱离了农村户口,但这些人一边领着工资,多种社会保障齐全,名下尚有一份土地。这对魏雪侠这样的无地农民工而言,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无地农民工”的将来走向值得关注和研究。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分析,“无地农民工”群体分化为三类:第一类能在都市定居并成为市民,有着

6、医疗、养老等保险。在目前户籍、社保、教育等既有制度不发生变化的状况下,能在都市拥有稳定工作、收入和固定住所并定居都市的,只有很少数人能成为第一类;第二类人在都市工作近年,随着青春消逝,其就业选择范畴越来越窄,甚至面临失业,但由于长期在都市生活工作,不肯回农村,仍选择留在都市,成为都市中的赤贫者;第三类将返回农村,耕种父母或亲属的土地,或者租种她人土地,以此为生。后两类人将也许是“无地农民工”群体的重要去向。在社会经济平稳的条件下,当她们丧失劳动力时,不管她们滞留都市还是返回农村,她们的将来生活保障和养老问题都会面临难题;如果遭遇社会经济环境突变,这些无地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同步她们在农村没有土地

7、等生产资料来保障基本生活,她们就有也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悲观因素。谈及将来的打算,魏雪侠说:“近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还要再打几年工,但我究竟还是要回到农村的。我目前在工厂上班,每月都能拿到工资,没有想过后来回到农村没有土地如何生活生存,等届时候再说吧。”“无地农民工”:也许成为不稳定因素基层乡村干部分析觉得,土地资源不均衡分派目前还不会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目前,几乎所有的年轻人一毕业就会选择外出打工,不选择留在家中种地。没有土地的年轻农民的父母都是有土地的,从农村习俗来看,这些土地不仅是其父母的基本保障,也是她们自己的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保障。因此土地资源不均衡目前尚局限性以成为一种显性问题。但后

8、来如果土地分派不均趋势加剧,则无论是回到农村的“无地农民”,还是留在都市的“无地农民工”,都也许成为不稳定因素。某些基层干部和专家觉得,从未雨绸缪的角度来看“无地农民工”问题,重要应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对这一群体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调查,对这一群体在地辨别布、大体人数等方面有宏观的数据掌握,以便对其有宏观的把握,理解这一人群的动态,从而能有的放矢,进行合理的统筹和管理,这个工作应当说是应对这一问题的主线工作。第二是对于农村土地资源分派不平衡的现状进行合适的调节和改革。在不违背大前提、不引起新矛盾的前提下,容许部分此类矛盾相对锋利的地区进行试点改革,摸索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分派不平衡的

9、措施。第三是继续加快都市化速度和水平,把某些有能力又故意愿留在都市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在这方面,破除农民工进城务工、定居的户籍、教育、社保等政策壁垒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尝试性的改革和调节。在都市化过程中,继续加大中小城乡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越来越多的大都市不堪重负的状况下,大量移民迁入中小都市将带来多种资源,并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服务多元化、收入和消费升级加快、就业机会更多,单一功能都市逐渐变成多功能都市,小都市逐渐成长为大都市。江苏等长三角等地的“新市民”运动可以说是农民市民化的成功尝试。举家外出新农民工渐呈“移民化”倾向她们不再是迁徙的“候

10、鸟”,她们携妻拖子,使尽浑身解数,渴望能在都市寻一片遮风避雨屋檐。她们是新生代农民工中的一种典型群体。记者近日调查理解到,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与父辈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她们“举家”外出务工,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对土地依赖性减少,“移民化”倾向日渐明显。分都市新生代和农村新生代两大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觉得,根据流动限度大小,可将农民工分为三个群体:第一类是基本融入都市的农民工,她们在都市有固定的住所、工作单位,收入相对稳定;第二类是常年在都市打工、同步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例如春节返乡,她们在都市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收入和居住地;第三类农民工是间歇或季节性

11、在城乡务工,仍然兼顾农业生产。目前,第二类是农民工的主体,而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第二类农民工的重要构成部分。据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分析,由于成长经历和环境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可分为两类:第一是在农村出生长大、走出去都市务工的农村新生代农民工;第二是自小跟随父母一起外出、在都市成长、学习,成人后留在都市务工的都市新生代农民工。农村新生代和都市新生代之间存在差别。相对于农村新生代来说,都市新生代更熟悉都市生活,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已经产生了疏离感,由于成长环境在都市,她们的参照系是都市同龄人,其不平等感、被剥夺感会强烈某些,心理预期和现状落差较大。农村新生代参照

12、系是农村同龄人,被剥夺感相对较弱。不管是都市新生代,还是农村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她们受教育水平、职业选择等方面都已经发生变化。她们中的诸多人缺少像父辈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恋土意识”,由于长期受到外出打工改善生活的观念影响,对家乡农村和农业的依恋在减退,不肯甚至无法回归农村。特别是都市新生代,她们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基本融入都市,虽然明知自己户口还在农村,但她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成都市人,不再习惯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22岁的刘坤是安徽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青龙村人。她目前上海市闵行区经营一家渔具店铺。她10岁时跟着父母来到上海,先是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读完了小学和初中,随后进入一家职业技术学校。

13、离家10近年来,她回安徽的次数合计只有三四次。“我户籍还在村里,但村子位置我已经记不清了,村里人我结识的人少。我连说话口音都变了,阜阳方言我讲不好了。”她说,父母每次催她回老家看看,她都不乐意,不习惯农村乌黑的夜晚和不便的交通。在她周边尚有某些年轻人和她同样,从小就跟随父母外出,有的五六岁就到了上海。“移民化”倾向明显刘坤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位安徽太和县的女孩。她说,两人恋爱关系拟定后,会一起在上海发展,历来没想后来会回农村老家长期生活。在上海,不仅有诸多象刘坤这样的从小在都市长大的都市新生代农民工,尚有越来越多的在农村长大的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选择在都市安家。江苏省农民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曹炳

14、泰说,在近期一项青少年农民工调查中,15%的青少年农民工表达,不管将来如何变化,一定要争取留在都市发展,不乐意再回到农村。这阐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习惯了都市生活方式,不肯再回到农村生活。该调查还显示,25%的男性、35%的女性全年都没有往家中寄过钱,这阐明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正在争取从经济上解放自己,但愿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过上都市生活,而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往农村。李中是一名在都市定居的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典型。她来自安徽界首市田营镇魏窑村。结婚前,她始终在上海的一家模具厂打工。,她在家人的张罗下和同村女孩魏萍结婚。在村里办了婚宴后,夫妻两人就一同来到了上海继续打拼,李中在工厂上班,魏萍

15、开了一家门面经营服装生意,一般每年回家一次。,两人有了孩子,便把老家的父母接了过来,两人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记者调查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季节性、流动性较强的务工形式相比有所变化,表白农民工流动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以在原籍务农为主、农闲时节外出务工的季节性流动,转变为以外出务工为主、以务工为重要收入来源的全年性、近年性流动,乃至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形式,本来的以个体劳动力为单位的劳动力流动形式转变为夫妻两人同步外出甚至携带子女前去劳动力输入地的形式。她们基本上脱离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在现居住地稳定居住的持续时间逐年增长,返回户籍地老家的次数减少,融入现居住地的趋势比较

16、明显。这一系列现象表白越来越多地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举家外出务工,“移民”化倾向渐趋明显。对都市公共服务渴求迫切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以个体为单位的劳动力转移,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是以户为单位的转移形式。这种“举家迁移”的方式,决定了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对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就业落户等方面的愿望极为迫切。她们但愿能得到更多尊重、公平看待、平等权益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特别是子女教育问题,更是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迫切渴求。魏萍告诉记者:“孩子一出生就在上海,目前已经6岁了,最头疼上学问题。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差,但本地学校报名必须持房产证才行。最烦神的是高考,我们户籍都在老家,难道还得回去上高中么?我们两口子都在上海,孩子一种人回去咋办呢?必须得一种人放弃工作回老家陪读。”说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两口子连连叹气,她们的收入虽然可以满足在上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