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259467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麦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麦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麦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麦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麦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哨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直接揭题,理解麦哨1、同窗们,在乡下人家我们欣赏了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牧场之国我们见识了一种自由宁静的牧场王国。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刘益一起去领略美好的田园风光,一起感受舒畅惬意的田园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麦哨)齐读课题。 2、师:麦哨是用麦秆或麦叶折起来做成的哨子,放在嘴里吹起来叶片震动能发出“呜卟,呜卟”的声音。乡村的孩子都很擅长用麦哨来体现自己的喜悦心情。这节课,让我们去聆听麦哨声吧二、初读课文,吹奏麦哨师:有人说会读书的人能从文字中感受到声音,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课文中哪几小节是描写麦哨的。 出示: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

2、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到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1)你们自己先来读读,感受一下乡村孩子是如何吹麦哨的。(2)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麦哨声的呢?(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你呼我应,此起彼落。)(3)同窗们,这是如何的麦哨声啊?(生:欢快、柔美),是啊,在欢快、柔美的麦哨中,乡村的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着,多么悠闲,多么惬意啊!三、精读课文,感受麦哨(一)过渡:这样欢快,这样柔美的麦哨声是谁吹响的呢?请你们默读课文36小节,边读边划出描写孩子的句子,用

3、心感受。 预设一: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水的月季花。1、这段话是在写谁?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2、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生读3、读着读着,你还发现了什么?从比方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是啊,多么形象生动的语言,多么美丽迷人的意境呀,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随机板书:碧湖,绿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小结:我们生活在田园中,我们是如此的贴进大自然,我们开心地、无拘无束地在田野里玩耍,这句话正是我们生活的写照,让我们一

4、起美美地读一读。预设二: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尚有摔跤比赛。1、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如何快乐地游戏?(例: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哎哟,不好了,她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但是,没事,那柔软的“垫子”让她乐得打起滚来。)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水的月季花。”2、随机板书:翻跟头,竖蜻蜓,小伙伴们乐开花3、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快乐?指名读,相信在座的男同窗也和这些男孩子同样都很喜欢这些活动,男生读 4、练笔:男孩子这样快乐,女孩子也不例外,她们也

5、在以自己喜欢的游戏体现快乐的心情。出示:女孩子 。 5、她们之因此这样快乐,是由于草地为她们提供了一种玩耍的平台。出示: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种天然的运动场! 6、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出示: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尚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种天然的运动场!这里运用对比、比方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让我们读出赞叹的语调。生齐读预设三: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人们采集起“茅茅针”来。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

6、,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凉爽的滋味不久从舌尖直沁肺腑! 1、如果你玩累了,喊渴了,你都喝什么? 如果说草地是天然的垫子,那茅茅针呢?(是天然的绿色饮料)2、是呀,这种茅茅针就是天然的饮料,可以让你解渴,可以让你解除疲劳,你想尝尝吗?请人们闭上眼睛,嚼嚼、吮吮,这滋味如何?读出来。好滋味要和人们一同分享,不能自个儿一人享有,你们想尝尝吗?齐读 3、多舒服啊,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惬意了,难怪她们用麦哨来抒发自己的心灵之歌 出示: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

7、一忽儿,到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二)孩子们这种无拘无束的快乐离不开她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更离不开她们所生活的环境,文中描写田园风光的是课文的第四小节,请你们认真地默读第四小节,说说在这一小节中你最喜欢哪句。预设四:出示句子: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洁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1、写了哪些农作物?随机板书:油菜,蚕豆,稻花2、说说喜欢的理由。读读。3、从句子的构造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这是一种排比句。4、看到这些密密的嫩荚、一蓬蓬的种子,让你想到了什么?(丰收)5、 看

8、到这样五彩缤纷的画面,你的心里布满了什么?(欢乐、喜悦、自豪)指名读。6、作者通过细致的观测,将一种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步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谁来读读。 7、师生配合对读。预设五:出示句子: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种麦穗儿,就是一种跳动的音符。 1、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2、擎起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她换个词吗?(举起、托起、结满) 3、有这样多词和擎起的意思差不多,但作者就用了擎起,为什么? 4、是的,同窗们,作者不用举起,不用长出,不用结满,就用了擎起,就由于擎起让我们感受到麦子的骄傲、自豪、快乐,一种擎字把麦田饱满丰收的画

9、面写活了。让我们来欣赏这群快乐的麦子吧(课件音乐图片),师边述: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她们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那么心花怒放,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种麦穗儿,就是一种跳动的音符。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麦子的欢快吧。生齐读5、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随机板书:欢庆丰收的歌)6、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它就像一首诗。出示诗的形式,齐读。 7、总结:麦哨吹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吹出了一首欢庆丰收的歌,吹出了一首回味无穷的诗。站在这样的美景中,你最想干什么?其实,我们最最想做的,还是吹起欢快、柔美的麦哨。

10、(三)回归麦哨。1、当这布满生机,布满活力的田野展目前我们眼前时,无论是谁都不禁会用麦哨吹奏起心中的赞美之歌,你听生读 出示: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2、每当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她的耳边又回响起那悠扬的麦哨声,犹如天籁之音齐读 出示: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到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四、拓展延伸。1、乡村的生活是如此的欢快、柔美,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但是这仅仅是由于乡村景色怡人吗?(这里你先停止一会,让学生思

11、考。如果没人回答,你再启发她们:同窗们可以想想你们身边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她们之间与“欢快、柔美”有关系吗?老人们健康长寿;孩子们聪颖可爱;夫妻们恩爱美满;邻居们和睦相处。师等学生回答好后,做一下小结:是呀,乡村的景色是怡人的,乡村的人们更是美,美在:朴实、热情、善良、纯真,美丽的景色和这些可爱的乡亲们构成了一副欢快、柔美、和谐的画面)体会乡村欢快、柔美。2、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它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让我们读着小诗,再一次去感受淳朴的孩子,去欣赏美好的田园风光,去聆听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吧!出示: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3、同窗们,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值得我们收藏,教师但愿你们回去后把你喜欢的摘录到你的采蜜本中。【板书设计】24*麦 哨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油菜,蚕豆,稻花,一曲欢庆丰收的歌;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