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25285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活动缘起】周一早餐过后,转到教室,看到一些“没完没了”的馒头,或塞于抽屉,或弃于垃圾桶,表达着无声的抗议。馒头虽小,道理很深。乱丢饭菜、浪费粮食的现象在当下中小学校已是司空见惯,长此以往,积非成是,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又将何去何从?【活动目的】1.了解馒头知识,体会馒头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不丢馒头、不倒饭菜的好行为。2.培养学生分辨能力,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3.结合弟子规,熏修感恩劳动、感恩父母的好德性。【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知识准备:馒头是怎样“炼”成的。2.材料:“馒头的营养及作用”3.文章:餐桌上的浪费、暴殄天物,罪莫大焉班会主持:班主任

2、、班长、杜守兰、杨学琴【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学生齐读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馒头,普普通通的一种食物;吃馒头,简简单单的一顿早餐;丢馒头,轻轻松松的一个动作。可是,当这一幕在每一天,在每一所小学不断上演时,同学们,你以为丢掉的仅仅是一个馒头吗?出示课题:馒头,馒头!第一环节发放“问卷”,调查早餐状况问题一:早餐你吃了几个馒头?A.经常吃两个B.经常吃一个左右C.经常吃不到半个或基本不吃问题二:对于吃剩的馒头,你的处理方式是什么?A放着,等饿了再吃B

3、吃不完随手扔掉搜集并整理数据。结果如下:一.经常吃2个的9人,占45;吃一个左右的7人,占35;基本不吃的5人,占25;二.对于吃剩的馒头,“扔掉”的8人,占40。师:统计数据,我们分析:一。平时喜欢吃馒头的同学,占不到一半;二。吃不了浪费掉的同学,接近一半!这个现象是“果”,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结果的“因”,又是什么呢?第二环节讨论交流,重新认识馒头师:同学们,当你拿起馒头时,首先会想到什么?是不是它的味道?这个馒头好不好吃,甜不甜?你有没有思考,这个馒头是怎样来到我的手里的?在它身上,究竟有多少故事呢?那么,就让我们刨根问底,看看馒头的由来吧!一馒头是怎样“炼”成的?小组甲:时间周期长。馒头

4、取材于面粉,面粉来自于小麦。秋播,冬生,春熟,夏收,结束了小麦的轮回,接着进入加工厂,磨成面粉,然后来到食堂,经历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在热气腾腾的蒸锅里,“破茧成蝶”成了白白胖胖的馒头。小组乙:劳动强度大。从田间地头,馒头开始了它漫长的“演变”:耕种,管理,收割,脱粒,晾晒,入仓,运输,加工,制作,最后一站是教室。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小组丙:参与人员多。有农民伯伯、收割机师傅、运输司机、加工厂工人、炊事员、值日学生等。一个小小馒头,竟然凝聚了这么多劳动者的付出,真是来之不易啊!师小结:这个帐一算,明白了,馒头虽小,来之不易。吃在嘴里,甜在心上。馒头为什么这么甜?因为它历经了风雪

5、雨霜,因为它吸收了日月精华,更因为它凝聚了劳动者的汗水!因此,让我们感恩劳动者,感恩父母。扔掉一个馒头容易,可是做成一个馒头呢?代价真的太大了!那么,作为餐桌上的主食,馒头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二馒头的营养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面粉经发酵制成馒头更容易消化吸收。主要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是人们补充能量的基础食物。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松软可口。有利于保护胃肠道。胃酸过多、胀肚、消化不良而致腹泻的人吃烤馒头,会感到舒服并减轻症状。师:同学们,馒头来之不易,是无数劳动者汗水的结晶,它食用方便,制作简单,营养丰富,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能量。这么好的食物,我们有什么理由糟蹋呢?把吃不完的馒头扔掉,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