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四中吴艳.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234886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四中吴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四中吴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四中吴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四中吴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四中吴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四中吴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四中吴艳.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中分布规律类新课课型课例南宁市第四中学 吴艳一、模式名称:“读填绘图提炼规律”教学模式二、课型特点:读事物分布图,通过填绘图,找出分布规律,然后通过练习进行迁移应用。三、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叠加知识。因此在找事物分布规律时通过学生自己对照、填写、描述规律及通过练习迁移应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这样才能让所学知识技能印象深刻,较快实现迁移。四、教学模

2、式:提炼规律多元应用填绘迁移找出规律对照地图填写空图阅读地图找准事物五、教学实例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环节一:阅读课本图2.16,找出全球主要的11种气候类型。教学环节二:对照地图,看清相应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填写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找出分布规律。教学环节三:阅读课本图2.17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并思考形成该气候特点的成因。根据前一节课学过的气压带风带气流的运动特征对降水情况的影响,学生能思考出形成该理想模式图中的某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叠加大气环流图迁移应用大气环流知识,并根据环流图分析出气候特点如下:得出规律:1. 在大陆西岸,主要受三圈环流的影

3、响,考虑三圈环流中大气的运动状况来分析气候类型中的降水特点,根据纬度带太阳辐射情况分析气温特点。2. 在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考虑季风环流的特点来分析该处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同样根据纬度带太阳辐射情况分析气温特点。3. 在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的影响,距海远,降水少,受大陆对太阳辐射吸收特点的影响,温差大。教学环节五:将提炼的规律进行应用,从多角度实现知识及读图能力的迁移。1读下图, 分别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将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对应联系起来: , , 。2.读下图回答。(1)图中四地气候类型与甲图相符的是 地。(2)广西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甲,乙),其

4、气候特征是 。以上两题应用了前面学习的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也要用到学习过的气候类型成因分析规律,还应用了气候类型判读的知识,从读图角度,利用规律分析角度及气候特点分析角度等多个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迁移应用,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了建立好知识间的联系及综合运用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六、实例评课及反思:1课堂结构是严谨,时间分配合理,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思路清晰,重点部分突出,在环节二、三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分析时间。2注重体现概念及基本规律的教学,展现学生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分布规律的得出、气候类型的名称结构、气候类型的分析方法都是学生先思考然后分析描述教师进行总结规

5、范。3注重体现加强直观教学,将地理图表的作用进行了充分发挥。4注重体现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法。特别是环节三中怎样分析气候特点及成因的教学中方法的总结,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5注重体现指导练习,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规律来分析。6教学设计合理,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过程体现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体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7时间安排稍嫌紧。七、实例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故事引入新课玩具鸭漂流记 阅读课本图3.5观察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多媒体投影世界大洋环流分布图及视频后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画的作品分别画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空白图上的洋流运动方向箭头。在黑板上画

6、出以下图,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洋流运动方向箭头。学生对比观察大洋环流的方向在以30、60为中心的海区运动方向是怎样的,有无规律可循?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得出的规律如下:1. 中低纬度海区(以30为中心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2.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60为中心海区):形成以副极地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3南纬40: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规模最大的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5. 南极大陆沿岸:形成南极环流学生探讨成因为什么大洋环流会呈现出这些的

7、流动规律呢?在结合前面学过的大气环流知识及了解到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后,叠加大气环流模式图。绘出多媒体投影迁移所学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填绘洋流运动空白图。根据在风的吹动及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后,也可绘出和上面观察到的洋流运动方向图,从而让学生理解规律形成的原因。根据以上分析还可得出规律: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将提炼的规律,进行练习,多元应用1. 读图3.2.1某大洋环流局部图,请回答:(1)若AB线是30纬度,那么这个海域位于 半球(南或北),甲、乙、丙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洋流:甲 ,乙 ,丙 。如代表印度洋,则丙为 流,乙为 流,甲

8、为 流。如代表太平洋, 处可形成著名渔场,其原因是_。 (2)若AB线是60纬度,那么这个海域位于 半球(南或北).从性质看,甲是 (寒或暖)流。 2图3.2.2为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 、 ,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和 ,它们分别是 风带和 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2)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A,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整个航程顺次利用的盛行风的名称是 ,洋流名称是 。 通过以上两练习将自己分析出的分布规律知识,及成因分析方法用于练习过程中,既有助于学生的消化巩固所学,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促进学生极积用脑,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好,学习效率高。八、实例评课及反思:1教师关心学生的学,师生互动。学生在这节课里主动参与,发现、探究、思维、操作、归纳,教师的讲授、提问、引导、启发注重了为学生学习服务。2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既关注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进了较多的学习图表。4关注多媒体的选择与组合,教学手段多样。有视频,有实物展台、图文资料的展示。5重难点突出,时间安排合理,在归纳洋流分布规律时,注重学法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