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21640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葺迫击炮出其不意 人情世故B粗犷抹桌子美轮美奂 声名鹊起C元宵挖墙角直截了当 食不裹腹D恪守三部曲寥寥无几 变本加厉2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y)鳌头煞它风景(sh)自出心裁B匀称(chn) 藻荇 惟妙惟肖(xio)隐天蔽日C额枋(fng)吊唁鸣钟击磬(pn)大庭广纵D镂空(lu)帷幕 迥乎不同(jing)亭台轩懈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灯红酒绿。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

2、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C面对“生物入侵者”每年造成的两千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人们岂能不动声色。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4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的。B为提高二环线周边道路通行效率,昨天,武汉市交管部门公布了新的交通改善方案。C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D武汉市交管局近期将陆续投放大约1100辆左右的纯电动出租车。5 . 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需要运用声音手段来传情达意,主要是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下面的朗读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3、(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表示重音)B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表示停顿)C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分别表示语调的上扬、下降和延长)D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沉痛、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饮水与健康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

4、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

5、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

6、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6 . 对于“饮水与健康”的关系,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B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C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D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

7、利于长寿。7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本草纲目说“食补不如水补”是基于水对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B足够地饮水可以防止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C水在老年人体内占体重的65%。D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我们每天大约要补充3400毫升的饮用水。8 . 下列与文本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曼曼考试前总是心里紧张,妈妈建议她考前喝点水,可以帮助她镇静下来。B爷爷说,年纪大了,多喝水有利于健康长寿。C爸爸为了保持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大约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D小明喜欢喝饮料,认为饮料比白开水更解渴,所以他几乎不喝白开水,为此,妈妈在家准备了大量可乐。阅

8、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9 .

9、下列说法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是在匿名信事件后,作者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歧视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出自卑之情。B“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表示看枪毙犯人的人无一例外地喝采,表现这些人的精神麻木,也表现了作者面对这种状况的悲哀之情。C“也无怪他们疑惑。”“呜呼,无法可想!”这两句体现了作者激愤、悲愤的心情。D“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刺耳”的原因是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10 . 文中划线的两个“他们”各指代谁?11 .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三、对比阅读

10、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

11、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节选自汉书苏武传)注:斧铖:古时用以杀死犯人的斧子。汤镬:指把人投入开水锅中煮死。1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13 . 翻译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14 . 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请结合语段(甲)内容举例说明。15 . 语段(乙)能否作

12、为语段(甲)的论据?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四、句子默写16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_。 (袁宏道满井游记) (2)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手法,描绘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_,_” (3)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5)请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五、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

13、已忘言。17 . 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18 . 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六、名著阅读19 . 走进名著。在读书节活动中,某班举办“朝花夕拾我来讲”读书交流会。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1)A、B两段文字叙述的情况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2)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七、综合性学习

14、2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材料二)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1)对于西游记,有人这样写道:“阳光灿烂_,百变猴头_,憨厚老成_,阿弥陀佛是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谱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在横线上依次填空。(2)有人看了水浒传后,出了一副上联。请你根据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上联:嫉恶如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下联:_八、作文21 . 根据要求作文。“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三四月的春天,在梦里写首诗,写一个关于春天的梦。 一朵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