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21265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 市场监管局 2021 年工作总结和 2021 年工作安排 一、0 2021 年工作总结 二、面临的挑战 三、1 2021 年工作安排 一、0 2021 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创优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和市场消费环境,放管服改革实现大提速。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统筹推进,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由 183 项压减到 137 项,企业开办平台六网直通、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一日办结。110 月份全市共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 15305 户,其中内资企业(含私营 4667 户)5116 户、外资企业 6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55 户、个体工商 10276 户

2、,同比分别增长 5.56%、17.39%、-60 %、-40.86%、2.42%,其中私营企业增长 13.06%。截止 2021 年 10 月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 137377 户,其中企业 30929 户,个体工商户 104693 户,同比分别增长 10.52%、 14.52%、9.58%。联合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立案 0 件。加大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和民生价格监管,查处各类价格收费案件 25件,实施经济制裁 150 余万元。查处无照经营案件 29 件。全市查处网络违法案件 5 件、违法广告案件 59 件。深入开展皖剑-2021专项行动,累计创建无传销社区(村)63 个、无传销网络平台

3、 4 个。全 面完成五线合一,在15个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发展 12315 平台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企业 24 家,在九华山风景区开展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活动。2021 年全市评选认定放心消费示范店县区级 210 家,市级 70 家,实现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覆盖面达到 9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 (二)围绕推进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和长三角市场体系一体化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大提质。市县两级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的质量发展委员会,召开全市质量大会,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打好强检工作提升年专项行动攻坚战,共有 45 家机构获省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拟新建.公用计量

4、标准 12 项,目前已完成 7 项已完成。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终期评估;九华安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目标考核;市供水公司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全面启动。主持制定的 1 项行业标准、参与制定的1 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促成本市企业参与 7 项国家标准起草,新增1 项省级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全市授权专利 1723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48 件,商标注册 2138 件。全面深化长三角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组建市场专题合作组,在市场准入、执法协作、产品质量共治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取得进展。 (三)围绕严守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安全稳定实现大提标。制定出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三个

5、责任清单,印发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筛查13187 批次,筛查问题产品 11 批次,整体合格率 99.91%。截止 10 月,全市摸底食品生产小作坊 538 户,建档率达 100%,已登记发证537 户,小作坊登记率达 99.8%。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 98%,创建3 条小餐饮示范街区、放心食堂4 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共排查出问题冻虾 182 公斤。抽检各类食品 28 大类 189批次,抽检合格率 99.1%。全市立案查处药品违法案件 30 起,罚没款 36.68 万元;立案查处食品案件 333 件,罚没款 231.8 万元。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

6、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中,共排查安全隐患隐患 247起,整改 199 起。建立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市持续推进气瓶加装智能角阀,探索智慧云监管。建成电梯应急救援处置中心,于 2021年 7 月 30 日开始试运行。全年未发生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围绕强化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和信用监管,市场监管手段实现大提效。制定市场监管领域统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涵盖 28 个部门、416 个事项。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查处案件 96 件,罚款 56 网万元,移送公安机关 0 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摸排涉黑涉恶线索 42 条,移送公安机关 7 条,移送扫黑办 33 条,移送其

7、他部门 2 条。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线索和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整治行动,开展佛教道教商业化治理富有成效,封存九华礼黄精面筒装产品 45000 筒,集中清理整治傍佛经营异化行为和新的傍佛衍生品经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21 年度全市市场主体年报率 90.78%,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3815 户,全市双随机一公开已完成任务 314 个,已检查并公示企 业 1808 户;跨部门联查发起 60 起,接收 133 起;采用信用等级任务数 114 个。 二、面临的挑战 中美贸易战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世界经济总体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有变、稳中有缓、稳中有忧。中美贸

8、易摩擦加剧,产业链转移难以避免。一方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增加,企业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创新能力、科技教育等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越是严峻的形势,越要加强市场监管,发挥市场的力量,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市场监管发展目前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人员结构及素质的瓶颈。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老化,专业人才匮乏,与当前的精细化管理、大数据、网络化、专业化发展等不相适应。机构整合后,监管重心下移,基层监管任务更加繁重,基层普遍面临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装备落后等问题。 二是综合执法带来的不适应。在职责任务方面,存在综合

9、执法改革后,怎么监管统一大市场、怎么推进质量强国战略、怎么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等一系列问题。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如何做好反垄断、打击假冒伪劣、安全监管,特别是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网络市场监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在工作机制方面,如何做到市场监管的思路、机制、理念、队伍和工作融合、法律统一、业务协同等。 三是思想观念更新及本领恐慌。监管人员思维模式传统,条条框框多,大监管、大市场观念不牢,改革意识不强,部门利益、本位主义,改革滞后于发展。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研究不够。机构合并目前是物理融合,协同不够。 四是对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监管规律、科技发展的认知

10、不够。在互联网、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互动蓬勃发展,如何适应经济规律,如何监管好市场,如何在未来国际大市场中具有话语权,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三、1 2021 年工作安排 (一)要在创优营商环境上实现更大作为。全面巩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成果。严格按照六个一要求,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全面推开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大力推广智能审批、24 小时不打烊服务,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加大电子营业执照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招投标、银行开户、电子商务等场景下的应用。加快实现一网注销。进一步扩大深化企业注销改革试点范围,完善市场主体

11、退出机制,使企业进得来、出得去。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推行个体工商户网上办理,落实好个体工商户告知承诺、豁免登记等措施,抓好小个专党建,发挥好个民协会服务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落实并完善纾困惠企政策,保障政策红利普惠到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扎实推进四送一服常态化。把精准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要在提高市场监管执法效能上实现更大作为。纵深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抓紧制定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暂行办法及抽查事项清单,动态完善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组织实施好年度抽查计划及不定向抽查活动。加强重点监管。对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疫苗、药品、食品

12、、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严格监管,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综合执法。充分发挥各级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认真组织好元旦春节期间执法打假等重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市场流通行业清源攻坚行动,以三书一函为切入口,对涉及市场监管的所有涉黑涉恶涉乱线索按要求核查处置到位,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抓好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围绕四无目标,坚持八个严禁,重点管住市场销售关键环节,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持之以恒抓好佛教商业化治理工作,落细落实各项措施 ,确保不反弹。 (三)要在严守市场安全底线上实现更大作为。毫不松懈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

13、与卫生、海关等部门的配合,加大冷冻肉食品的排查力度,坚决防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风险;持续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深入推进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加强防疫物资质量抽检,强化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和认证检测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掺杂使假、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深入治理认证乱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以加强疫情防控为契机,在所有大型 批发市场建成产品溯源和检测体系;推动加强冷链监管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全程监控、全程追溯等全链条监管体系。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并落实冷链食品追溯体系。深化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进学

14、校食品安全保障和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加大网络订餐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督促教育部门加快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引导督促餐饮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化疫苗安全及高风险药品监管,重点对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大容量注射剂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开展中药饮片集中整治,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医疗机构药物滥用监测。加快实施食品药品抽检监测计划。切实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危化品相关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建设工程用起重机械防倾覆等专项整治;加强重要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深化电梯按需维保改革试点工作;扎实

15、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库六平台信息化系统,加快推广应用,实现科学智慧精准监管。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分类监管,全面完成获证企业双随机现场检查;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和车载罐体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风险隐患排查到位、整治到位、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开展长三角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进一步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后处理工作。 (四)要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上实现更大作为。要强化 知识产权创造。充分发挥专利专员和专利代办机构的作用,千方百计提高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积极引导支持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增加高价值专利申请量,推动知识产权创造既多又优、既大又强。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网,营造全.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强化知识产权运用。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建好用好有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科技创新和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展。 (五)要在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上实现更大作为。要持续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质量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