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188207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编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编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编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编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新课标Ⅰ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新课标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8(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改革开放以来,常住外来人口(指非本地户籍却居留于该地半

2、年以上的外来省市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业人员主力军,下表为“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万人)表”。据此完成1-2题。1.2011-2015年期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调整 B生活质量较差 C经济水平下降 D房价上涨过快2.2014年、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是因为上海A房价上涨速度超越北京 B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北京慢C城市环境质量较北京差 D周边城市群发展较北京快【答案】1.A 2.D考点:本题组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城市化。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

3、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四川省许多地方的大量耕地存在长期撂荒现象。据此回答35题。3. 造成四川多地耕地长期撂荒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生产条件差 B. 灌溉水源成本高 C. 农村劳动力缺乏 D. 粮食已自给有余4. 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将A. 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B. 利于耕地积蓄肥力C. 缓解人均耕地压力 D. 抑制民工大量外出5. 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的有效措施是A. 禁止民工外出打工 B.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D. 统一管理撂荒耕地【答案】3. C 4. A 5. D【考点定位】耕地撂荒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枸杞耐寒和抗旱能力强,

4、强阳光树种,无光不结果。右图为我国宁夏枸杞生产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6.“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宁位于 A B C D7宁夏南部属于枸杞不适宜区,主要原因是A水源过于缺乏 B气候过于湿润C地形过于起伏 D市场过于狭窄8.该区域枸杞生产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规范枸杞种植生产,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B延长枸杞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C加强枸杞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D缩小枸杞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扩大化【答案】6、A 7、B 8、D考点:不同区域种植业发展条件差异及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波波湖面积2800平方公里,深度2.43.0米,湖面海拔3690米,是南美洲

5、西部玻利维亚(南回归线以北)第二大湖。湖水含盐量很大,过去一直是鸟类从北向南迁徙途中的休息地,也是高度濒危动物安第斯美洲狮的水源。目前此湖已经干涸。下图是1986年和2016年波波湖,据此回答911题。 19862016山脉湖泊9. 根据材料推测,波波湖的湖盆底部A. 地形平坦 B. 波状起伏 C. 南高北低 D. 东高西低10. 波波湖的水位在下降过程中,在湖泊四周可以看到大量 A. 砾石边滩 B. 盐分析出 C. 树木枯竭 D. 渔民内迁11.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波波湖区 A. 西风凛冽 B. 日照强烈 C. 降水丰沛 D. 年温差大【答案】9. A 10. B 11. B【考点定位】区域

6、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荒,浓烟殃及到了马来半岛的旅游业。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销往亚洲、欧美等地区。目前苏门答腊岛85%的原始森林都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简述苏门答腊岛当地民众烧荒的理由。(4分)(2)分析苏门答腊岛烧荒对马来半岛旅游业的影响。(6分)(3)分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生产基地的

7、区位。(6分)(4)针对苏门答腊岛森林现状,提出保护的措施。(6分)【答案】(1)处在热带雨林,土壤贫瘠,烧荒增加土壤肥力,获得耕地,(2分)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2分)(2)6-8月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2分),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2分),苏门答腊岛烧荒产生的烟尘会吹到东北的马来半岛上,污染空气,(2分)使马来半岛旅游业受到影响。(3)热带雨林区,原料丰富(2分,必答);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2分);临海,海运交通便利(2分);土地租金低(内部交易成本低)(2分);(后3点,任答2点)(4)建自然保护区(2分,必答);采育结合(2分);发展生态旅

8、游(2分);提高环保意识(2分)等(任答3点6分)(简单答禁止烧荒、禁止砍伐不得分)。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工业区位因素、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图7)位于南涯塔里木盆地北缘,中大山南麓,是个典型而完整的扇形平原绿洲,该绿洲是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若图8为该绿洲耕地面积和耕地平均海拔的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所处地貌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2)与黄河三角洲相比,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发展种植业的自然优势有哪些? (6分)(3)分析阶段I和阶段耕地平均海拔增高的不同原因,(4分)

9、(4)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阶段和阶段耕地面积减少的不同原因,并说出推测依据。(8分)【答案】(1)冲积扇或洪积扇(2分);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山前或山麓)(入海口、入湖口不得分)(2分), 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要点:要体现流水堆积作用,只答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不得分)。(2分)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质好;不易出现洪涝。(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3)阶段I因水资源利用过度,冲积扇前沿(河流末端)海拔较低的耕地发生荒漠化而弃耕;(要点:要体现海拔较低的地方荒漠化)(2分)阶段因人口增加,耕地需求量增大,冲积扇上部附近海拔较高的土地被开垦成耕地。(要点:要体现冲积

10、扇海拔较高的地方被开垦成耕地)(2分) (4)阶段海拔较低处发生土地荒漠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2分),依据;这一阶段耕地平均海拔升高(2分)。阶段IV海拔较高处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耕地面积减少(2分);依据:这一阶段耕地平均海拔降低(2分)。 考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子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据近几年统计,到

11、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景区旅客,自驾游人数增加快。下图示意黄果树瀑布景区及周边地区。分析贵州省及周边地区自驾游比东部沿海地区人数增加较快的原因。(10分)【答案】贵州黄果树瀑布,景点独特,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2分)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提高较大;(2分)高速公路经过附近,交通便利;(2分)东部沿海地区距离远,交通成本高;(2分)本区著名景点分散,集群状况不佳,旅游时间较长。(2分)【解析】试题分析:自驾游需要交通状况、个人收入、景点的价值、景点的分布状况。贵州黄果树瀑布,景点独特,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提高较大;高速公路经过附近,交通便利;东部沿海

12、地区距离远,交通成本高;本区著名景点分散,集群状况不佳,旅游时间较长。考点:本题考查旅游地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是“2015年12月17日20时18日20时我国局部地区霜冻线分布图”。 分析甲地霜冻线向北凸出的原因并提出农业生产中防御霜冻的非工程措施。(10分)【答案】原因:该地为盆地地形(2分),受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影响小(2分),气温较高(2分)。措施:培育耐寒品种(2分);农田覆膜(覆秸秆、稻草,田间熏烟,提前浇水等)(2分)。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防灾与减灾。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5年,中国手机的梢售量5.39亿部;中国人更换手机的频率为8-12个月;除了塑料和电解液之外,手机中还含有铜、铝、钗、锡、铅、汞、金、银等多种金属;大部分手机里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一块电池的锡含量能污染6万升水,可以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饮用量。简述综合防治废旧手机危害的主要措施。【答案】(10分)手机生产环节中限制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2分)倡导适度消费(或公众参与,延长手机使用周期,节约资源,减少废弃手机的产生量);(2分)建立、完善废旧手机回收体系(或开展资源化利用);(2分)采用无害化处理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分)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宣传教育(2分)考点:防治废旧电池污染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