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17986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最好的资料给最好的自己!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时间:20XX年X月X日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途径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数学教学 时间:2021-07-20 04:01:47 摘 要: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本文阐述了课堂教学互动的基本含义,并从“平等对话,引导参与”“启发思考,主动探索”“团队合作,互相交流”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互动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方式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2、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空间,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这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挑战。 课堂教学互动性有两层含义:广义上指的是与课堂教学一切相关的事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如备课活动互动,讲、评课互动,学生作业互动,测验互动等;狭义上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内人际互动,其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文将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所闻所思,谈谈对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平等对话,引导参与,形成师生互动 要把学生引进探索空间,首先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

3、生对话,消除师生隔阂,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形成师生互动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架设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可亲的教态、热情关怀的语言、亲切鼓励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肯定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进取、向上的心境,使之产生强有力的“磁场”,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例如在讲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时,学生自己阅读,找出本节的重点、新知识点和难点,先自己利用已学知识尝试消化新知识,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展开讨

4、论。如讲例2:已知A(1,2),B(2,3),C(-2,5),试判断ABC的形状,并给出证明。笔者会让他们先画图,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证明,接着让他们看解答。 解:ABC为Rt 证明:=(2-1,3-2)=(1,1) =(-2-1,5-2)=(-3,3) =1(-3)+130 ABC为Rt 然后提出问题: (1)自己的解答与课本的解答有什么不同?各用了哪方面的知识? (2)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3)各种方法比较,哪种较好?哪种适合自己?这些方法各用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接着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的方法有: 向量法:=0;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模或两点间距离公式;斜率方法:KK=-;向量的夹

5、角公式:cosBAC=0;等等。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也应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一定的表扬。 笔者还会从这道题延伸出一个问题:如果这些点的坐标改变,这道题又该怎么解?如改为:(,),(,),(-,)。学生若画图分析,会发现不是直角三角形,用不了以上方法,只能另外想办法,要用到“余弦定理”知识。这样一来,就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与教师间在知识实践、操作、调查、信息搜集等方面发生交流,在双方共同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教

6、学的效果,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二、启发思考,主动探索,促进师生互动 解决数学问题时,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应以启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为立足点创设课堂情境。适当的课堂情境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古典概型一课,学生理解概率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因此笔者会先设计一个游戏,袋中有黄、红色的乒乓球各三个,一次从里面摸出三个球,如果摸到同一颜色的三个球,就奖励一朵红花;如果摸到非同一颜色的三个球,就奖励一朵黄花。首先让10个学生参与,

7、结果得红花者2人,得黄花者8人;再找10个学生参与,结果得红花者1人,得黄花者9人。为什么得红花者这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再充分交流,然后再拓展到教科书中的情形,引出“基本事件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古典概型的特点和计算公式”的知识点。通过在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三、团队合作,互相交流,升华师生互动 团队精神就是一种

8、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益处,又能学会尊重别人的看法。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升华师生互动的催化剂。例如讲统计时,布置实习作业本校学生每周使用计算机时间的调查,让学生开展调查。在刚开始调查时,学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1)抽样不科学;(2)同学不愿意接受调查;(3)同学回答的内容不真实;(4)调查过程中用语不礼貌、不恰当;(5)语言不够简单、准确或含义不清。笔者针对以上问题,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同学之间如何协作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其后,学生再次展开调查,通过交流、合作,最

9、终提交一份较满意的答卷。通过这次实习作业,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上的知识,还能够学以致用,锻炼和提高了独立能力和交际能力。 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具有内在的联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就越能保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学生越是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要师生双方有共同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何丽华致自己的励志语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所谓的成功,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浪花,从不伴随躲在避风港的小表演,而始终追赶着拼搏向前的巨轮。天道酬勤,加油,加油,再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