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答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179499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填空题1) 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 、 、 和 。元素组成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适应性2) 信息的维度包括时间维、文体维、空间维、形式维、组织维3)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输出4)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层系统、管理层系统、知识层系统、作业(执行)层系统5) 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软件包开发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外包法6) 最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7) 管理信息系统的

2、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 立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安装、后期运行六个阶段。8) 原型法的4个步骤包括 确定用户需求、建立初步原型、试用原型并精练用户需求、修改并提高原型9) 传统的结构化方法是面向 过程 而不是面向数据的。1) 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失败有70%左右是由于 规划不当 造成的。2)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 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_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开发的_。 一 一 成败3)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大致经过环境分析、 、 、拟定信息技术标准和 。制定战略 设计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项目分派和管理4)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模型刻画了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_,而方法描

3、述了实施规划的_。指导模式 步骤5) 常用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和_。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6) U/C矩阵是用来表达_和_两者之间的关系,它是MIS开发中用于_阶段的一个重要_。过程 数据 系统分析 工具7) U/C矩阵中的U表示_,C表示_。数据的使用者 数据的建立者业务流程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客户驱动和_。跨边界8) 业务流程管理的生命周期包括:识别、发现、诊断、_、_、_、执行和控制。计划 设计 配置9) 业务流程重组的5个主要步骤是:建立企业目标和

4、过程目的、找出需重新设计的过程、了解并衡量现有过程的绩效 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遇和建立一个新过程的原型。10) 系统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问题识别、_、_、_,最后确定新系统逻辑方案的过程。可行性分析 详细调查 系统化分析11)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或制定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_”的问题。 如何做12) 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_二_阶段。13) 详细调查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定性调查和_定量_调查。定性详细调查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的调查、流程的调查、数据流程的调查、_和_。 处理特点的调查 系统环境的调查一、 填空题1

5、) 系统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第_阶段,主要解决系统“_”的问题。 三 怎么做2)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_详细设计_两大部分。3) 按功能划分,可将代码可分成:顺序码、_、十进制码和_。层次码 助忆码4) 与实施过程相反,系统设计对输出/输入设计的设计是从_到_。输出设计 输入设计5) 在E-R模型中,用菱形框表示_,用椭圆形框表示_,用矩形框表示_。联系(或关系) 实体的属性确 实体6) 假定一个E-R图包含有A实体和B实体,并且从A到B存在着m:n的联系,则转换后的关系模型应包含 3 个关系模式。7) 假定一个E-R图包含有实体A和实体B,当转换成关系模型后只包含2个关系模

6、式,则实体A和实体B 之间存在着 的联系。一对多(或1:n)8) 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两个实体之间为_的联系。一对多(或1:n)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包括 、 、 _、_、_、系统转换和用户验收等。硬件准备 软件准备 人员培训 数据准备 试运行2) 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相比,系统实施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 。组织管理工作繁重3)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动脉要包括了 和 两个方面。限制使用GOTO语句 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4) 程序设计的标准主要有:可靠性、_、_、_、健壮性和高效率。规范性 可读性 可维护性5) 系统调试大致经过程

7、序调试、 和 3步。联合调试 系统调试6) 测试步骤分为模块测试、集成测试、 和 。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7) 常用的系统转换方式有四种,即直接转换、_、_和_。并行转换 试运行转换 逐步转换1) 系统维护分成_维护、_维护、_维护和_维护4种主要类型。纠错性 适应性 完善性 预防性2) 系统评价的指标有_评价指标、_评价指标、_评价指标和_评价指标等。系统质量 系统运行 系统性能 经济效益3) 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系统的安全一般包括计算机安全、_安全和_安全。网络 信息 2、单选题1) 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A )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8、2) 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信息的( B ),而信息是数据的( )。A、来源结果 B、载体含义 C、含义载体 D、结果来源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C )。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4)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 C )。 A、机器系统 B、物理系统 C、人-机系统 D、人工系统5) 所谓横向综合结构是一种按照( B )来组织系统结构的构成原则。 A、管理职能 B、同级别的数据综合处理功能 C、从上到下不同级别的数据综合处理功能 D、B&C1) 在系统开发中各阶段紧密衔接、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具有特别转折点和阶段性成果,这样的开发方

9、法称为( A )。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法 D、智能法2) 一种从基本需求人手,快速构筑系统原型,通过原型确认需求以及对原型进行改进,最终达到建立系统的目的的方法称为(B )。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法 D、智能法3) 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自始至终围绕着信息系统问题领域的对象模型来进行: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解,确定需要使用的对象和类,建立适当的类层次等级以及对象之间传递消息实现的联系,从而按照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建立起问题领域的模型,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模拟。这样的方法称为C( )。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法 D、智能法4) 生命周期法是一种基

10、于( B )的系统开发方法。 A、接受式开发策略 B、直线式开发策略 C、迭代式开发策略 D、实验式开发策略5) 原型法是一种基于( D )的系统开发方法。A、接受式开发策略 B、直线式开发策略C、迭代式开发策略 D、实验式开发策略6) 在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开发时,解决“这个系统要做什么?”的问题是如下哪个阶段的事( C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立项 D、编程7) 通过购买应用软件包建立信息系统的方法称为(C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软件包开发法 D、外包法8) 将信息系统开发的部分控制权或全部控制权交给从事系统服务的外部开发商的开发方式称为( D)。A、生命周期法 B

11、、原型法 C、软件包开发法 D、外包法9) CASE称为( B )。A、软件工程 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 D、软件再造工程10) SRE称为( D )。A、软件工程 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 D、软件再造工程11) RAD称为( C )。A、软件工程 B、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快速应用开发 D、软件再造工程1) 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B )。 A、战术级管理 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2) 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B )A、 IM B、IS C、IN D、FS3) 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大约起源于20世纪( B )。A、 30年代 B、60年代 C、90年代初 D、90年代末4) .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A、系统分析报告 B、系统设计说明书C、可行性报告 D、用户操作手册5)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