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178150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 RFID 技术的门禁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班级:学号姓名目录1. 需求分析12. 术语与解释 12.1 术语一:RFID12.2 术语二:电子标签22.3 术语三:读卡器23. 产品概述24. 产品设计方案24.1 系统总体架构24.2硬件架构34.3 软件架构 45. 结语61. 需求分析如今各大高校,都基本面向外界开放,许多社会人士可以自由出入校园,特别是一些公 共场所,鱼龙混杂,所以在有些特殊地方就必须限制人员的自由出入。因此,有必要设置门 禁系统以限制人员流动。门禁系统,又称为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对重要区域或通道的出入口进行管理与控制的系 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对门锁或钥

2、匙的管理,而是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 代化管理技术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被广泛应用中智能大厦、办公室、宾馆等场合。目前,门禁系统的控制手段主要有:指纹识 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射频卡等。前3 种方式都属于生物识别技术,是以人体某部分的 特征为识别载体和手段,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其是最安全的身份验证方法,但其价 格昂贵,难以普及,且涉及到个人隐私,只适用于高端和绝对机密的场所。RFID 技术在无线电技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 接触双向通信, 以达到识别与数据交换的目的。本设计是基于 RFID 技术的门禁系统,利

3、用 其非接触式无线识别的特点,能够对进出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同时自动开启和关闭 道阀,将出入口的控制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监控, 从而加强对实验室,办公室等重要场所 进出人员的管理,极大提高人员出入的效率,减少管理方面的混乱局面,节约人力成本,并 且为公共场所的安全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和保障。在生活中有些场合并不是任人自由进出的, 而只允许有进出权限者通行,这时,就得使用出入口管理系统即门禁系统。传统的门锁是最 古老、最简单的门禁方式,一把锁配一把钥匙,几把锁就要配几把钥匙,使用不便。为了适 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保证建筑内部的安全性,满足用户当时的各种需求,智能门禁系统应运 而生。2. 术语与解释

4、2.1 术语一:RFID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 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 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 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 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2.2 术语二: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

5、;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 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 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 递和数据交换。2.3 术语三:读卡器RFID是射频识别的英文缩写。通俗地说,RFID读卡器是一种能阅读电子标签数据的自 动识别设备。根据阅读标签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读卡器。 RFID 读卡器需配 备RFID天线一起使用才能读取标签信息。3. 产品概述为了提高门禁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门禁系 统。系统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当读写器的射频范围内出现非接触

6、式IC卡时,读卡并将信息 通过串口通信传送给服务器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并构建了基于C/S模式的管理平台,管理 员可通过 Web 网页对门禁控制器查询和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在互联网的任何位置对信息 的实时监控。4. 产品设计方案4.1 系统总体架构系统采用非接触式 IC 卡,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检测IC卡,当IC卡靠近读写器时,读写器能准确地对其识别,并将其序列号发送给主控器 和 PC 机,通过应用程序连接后台数据库获取与该卡号对应的用户信息。 若该卡已进行注册,则通过验证并通知控制器开门,并记录卡号和开门时间,反之则禁止通

7、 行并告知持卡人离开。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串口通讯、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五部分组成。如图所示。读写 器是系统的核心,其通过射频信号与IC卡(电子标签)通信,完成读卡、存储和发送数据 的工作,其可以独立工作,也可联网工作,文中采用RS232串口通信与服务器相连。 服务器和用户端之间采用C/S结构,应用软件与数据库SQLSERVER2000连接通过ADO对象 实现,两者通过局域网实现互联。在系统管理员授予权限的情况下,用户均可以查询、统计、打印管理系统的所有相关记录。如图4.1-1 所示BnviWE用户图 4.1-14.2 硬件架构射频读写器是系统的核心,由主控电路、射频读写电路、天线耦合电路和天

8、线等电路组成,负责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和数据的传输,完成对IC卡序列号读取的任务,如下图4.2-1所 示。骡动谨坷苍片 MFKC5O0貶源电黯图 4.2-1-申口 l 二H“i*PC#L一T1MAX23-2电子标签,即射频卡,由IC卡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内,芯片 及其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卡片无需电源,在一定范围内靠近读写器时,通过天线的传递来 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本文选用Philips公司的Mifarel卡,该卡基于IS014443TYPEA国际 标准,每张卡具有全球唯一的序列号,具有防冲突功能。天线的作用就是产生磁通量,为卡片提供电源,在读写器和卡片之间传送信息。天线的 有

9、效电磁场范围就是系统的有效工作区域。读写芯片选取Philips生产的用于读写Mifarel卡的专用芯片MFR500,工作频率为 13.56MHz。主控器由AT89S52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负责控制读写模块、与PC机间的串口通信和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操作。其中单片机对读写模块的操作就是通过控制MFRC500来实现对Mifare1 卡的操作。它是单片机与 IC 卡之间数据传输的桥梁。为了获得稳定可靠的射频信号,天线的性能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了读写器的作用距离和灵敏度。天线的性能与其品质因数Q有关,Q与天线的几何形状、大小、圈数等因素有关。 系统设计的是近距离耦合式IC卡,天线制作选用PCB天线,即

10、直接在PCB板上制作天 线电路板,该法稳定性较好。天线连接到读写芯片时,需要外加匹配电路。如下图所示。系统对天线进行了大致估算, 并通过改变匹配电路的电容值,以达到最佳的读写距离。如图4.2-2 所示。-VfLIITi1_ J丄-J.r 丁 一 1 亠 * 一 X.ibl L_1- L 4 i- - L 4&JiiAb4*Jk ;11i dlja-,-1, -L - J- 4 7- -r一匕夏J*j11Ii 丁 J rLl J. .I4IL 呷Jl r. * T fT : TQWi) I图 4.2-24.3 软件架构软件运行在单片机上,完成对卡号的读取、门锁及附属电路的控制和串口通信。如 下图

11、所示流程图。软件核心是实现 MFRC500 与 Mifare1 卡之间的通信,通信需遵循 ISO14443TYPEA 标准传输协议。读卡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即复位应答防 碰撞选卡认证读写卡。由于该卡是可读式,只需读出卡的序列号即可,不需对相应扇区 做写操作。具体流程如下图4.3-1 所示。选择卡寻卡作用区F图 4.3-1桃井摄 示请离去轄垂初始化|系统初始化读卡号系统基于 SQLSERVER2000 进行数据库开发,管理员进入系统必须输入帐号和密码, 以阻止非系统管理员非法登录系统。之后管理员可完成对卡号信息的注册、查询、修改 和删除等工作,并将来访信息(用户和通行时间)记录在数据

12、库中,以便进行数据统计 和查询等。监控管理软件的功能模块如下图4.3-2 所示。删 除I图 4.3-2监控僭理系统信息发布模块基于 ASP.net 实现,实现过程主要是通过 读取 SQLServer 数据库的监控管理信息表,做成信息发布网站部署到IIS服务器,这样,用户就可以以访问网页的 形式在任何位置查看系统信息和门禁记录。5. 结语提出的基于RFID和Web服务的门禁管理系统为重要部门的出入提供了智能化控制和远 程管理机制。采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实现无钥匙化出入,不易损失、可重复使用;采用SQL 数据库和Web服务实现门禁的远程监控,操作方便、灵活且安全,在智能家居、办公室出入、 物流等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