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17570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67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柱山镇环境规划文本(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潜山县天柱山镇环境规划(20102025)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规划任务由来1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3第三节 规划指导思想4第四节 规划编制原则4第五节 规划编制范围5第六节 规划编制时限5第七节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6第八节 规划重点8第二章 基本概况9第一节 行政概况9第二节 自然概况10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15第三章 现状调查与评价26第一节 自然资源现状分析26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30第三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6第四节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38第五节 主要环境问题38第六节 环境问题综述40第四章 环境预测与规划目标41第一节 环境预测41第二节 规划目标47第五章

2、 环境功能区划分54第一节 环境功能区现状分析54第二节 环境功能小区划分58第六章 环境规划方案60第一节 水环境综合整治60第二节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65第三节 声环境综合整治67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67第五节 资源生态环境保护68第六节 旅游环境管理71第七节 生态补偿72第八节 加大宣传73第七章 环境规划可行性分析74第一节 环境规划投资效益分析74第二节 环境规划技术可行性分析75第三节 环境规划可持续发展评价76第四节 规划满意度评价77第八章 环境规划实施方案78第一节 环境规划投资预算78第二节 环境规划工程项目实施计划78第三节 环境规划工程项目保障措施79第九章 附

3、件82 商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2010年10月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规划任务由来 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关于“加强小城镇环境规划”的要求。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到2025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

4、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收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潜山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安徽省民政厅民地字2004209号)(安政秘2004143号)(潜山县人民政府2004年12月27日),乡镇由30个调整为16个。2004年底,潜山县辖11个镇、5个乡。天柱山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以及社

5、会经济状况均发生变化,急需编制环境规划以适应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需编制环境规划来合理指导城镇环境保护建设,对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设置,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城镇环境竞争力和辐射力。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天柱山镇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下天柱山镇的发展需要,优化配置土地与空间资源,统筹城乡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城镇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规划对城镇建设发展的龙头组织作用,促进城镇社会、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10月,天柱山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公司编制潜山县天柱山镇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小城镇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通

6、过环境规划,能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建立乡镇企业园区,实行乡镇企业污染的集中控制,促进本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避免走以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让人们在享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同时,既能贴近自然,又远离污染,不断提高城镇品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打下基础。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一、环境保护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

7、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二、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1、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2002 82号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决定9、城市环境规划规范及方法指南10、潜山生态县建设规划11、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规划设计12、潜山县天柱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13、

8、潜山县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14、文本资料由天柱山镇政府及天柱山镇镇直单位提供。第三节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以国家生态镇标准为目标,依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突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加强综合协调和分类管理,全面实现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发展。第四节 规划编制原则1、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原则。实现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

9、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城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4、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5、坚持前瞻性与经济技术可行性原则。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10、。6、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原则。把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7、坚持目标管理与总量控制原则。把环境规划的保护目标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结合,把污染物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的范围内。8、坚持整体、协调性原则。城镇环境、规划服从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把环境规划与其它专业规划相衔接、相补充,充分发挥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第五节 规划编制范围天柱山镇镇域范围,面积7067公顷。由下列生态功能组成:生态经济农业区,生态经济林业区、水生态系统和旅游产业经济区,构成天柱山镇规划编制空间环境范围。第六节 规划编制时限本次规划的现状基准年为2009

11、年,规划近期年限为2010-2015年,规划远期年限为20162025年。第七节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本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采用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技术路线。具体规划技术程序如下:背景调查分析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小城镇发展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环 境 预 测确定环境目标拟定规划方案提出实施规划的条件和措施方案分析评价方 案 优 先方 案 决策实 施 计 划第八节 规划重点本规划根据天柱山镇环境现状分析,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预测潜山县天柱山镇在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承载力,以国家生态乡镇标准为目标,划分环境功能区,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环境工程项目及项目实施计划,确保环境规划目

12、标的实现。 第二章 基本概况第一节 行政概况一、地理位置天柱山镇位于潜山县城西北部,距县城中心区7公里,距天柱山风景区主接待点茶庄11.5公里。镇区位于105国道79km之间。天柱山镇东与梅城镇相连,南与痘姆乡隔潜水相望,西接水吼镇,北与龙潭乡接壤。镇政府所在地野寨是天柱山风景区南部进入主峰景区主要出入口。二、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天柱山镇原为野寨乡,其历史悠久,古老的小集镇也是原野寨乡政府的所在地。1992年3月份撤区并乡期间由原白水乡的七个村和野寨乡的四个山区村合并起来成立天柱山镇。镇政府原在茶庄集镇,后经有关部门批准,搬迁至现在的天柱山景区公路(茶野路)入口与105国道交汇处内侧。全镇辖6个

13、行政村,风景村(新桥、三寺、上街、下街、界牌、候冲、仙桥、龙井、狮山、一井、河口、九井、三岭、老屋、江冲、上冲、大冲)、白水村(朱滩、新建、茶岭、荆树、油坊、凤形、河口、花屋、许坂、老屋、新屋、吴屋、新发、虎形、苗岭、中屋、新立)、林庄村(联丰、油坊、小河、老屋、林河、王桥、灰冲、五星、林庄、团结、徐冲、徐坦、东红、红星、孙屋、黄山、进岭)、河西村(毛岭、红旗、西岩、山包、鲍冲、新建、中店、蛟元、刘屋、彭屋、彭冲、徐坂、徐屋、周屋、同岭、牛岭、刘屋、花屋、新屋、彭店、毛屋、韩岭、河口、和平、杜岭、杨冲、新村、金龙、何屋、金冲)、茶庄村(钟屋、张屋、大屋、孙岭、阴排、黎明、白树、上冲、仙庄、岭头

14、、继宝、炼丹、万坂、龙井、龙土旁、仙龙、李湾、中屋、老屋、高河、高峰、河边、合坂、板桥、长田、父岭、塘高、吴宕)、天寺村(王桥、莲花、花屋、李河、沙岭、西岭、庆丰、胜利、西冲、南田、南庄、廖宕、先锋)。截止2009年底,全镇人口为13369人。第二节 自然概况一、气候天柱山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光、水、热资源丰富。雨量:年降雨量约1363.3毫米,410月份降雨量1107.9毫米,年份变化较大,多水年为2373.2毫米,少水年为766.1毫米。年内分配很大均匀,春夏多雨,秋冬少雨。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415,极端最高与最低气温分别为39.8和零下13.4。早春和秋季常有“倒春寒”和“寒露风”的袭击。日照:光能资源丰富,累计总日照数平均为2087.7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40天。二、地质、地貌天柱山镇位于潜山县西部,属大别山脉,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海拔高差大,最高处为掌锣寨,海拔820.8米,最低处为潜水出境处,海拔33米。天柱山镇为大别山山前岗地,地质以郯庐断裂(桐城太湖断裂)为界,西侧为秦岭大别山地层区东延部分,出露的地层为第三系痘姆组;第四组地层分布于河谷平原。根据岩性,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结构类型、特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