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2174173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文字学简答题 文字学 一、分析p 汉字的构造。 1、文: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织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院:形声。从阜(f),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3、秉: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本义:禾把,禾束。 4、承: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5、含: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6、光: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辉,光亮。 7、往: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

2、义:去,到?去。 8、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9、校:形声。从木,交( jio)声。( ji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10、训: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诲。 11、和:形声。和,相应也。 12、牛: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13、特: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14、西: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 1 - 15、行:象形。本义:道路。 16、天: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

3、,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17、下:指事。据甲骨文,上面局部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局部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18、精: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19、神: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0、几: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21、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2、薪:形声。汉字首尾分解:艹新 。汉字部件分解:艹新。 23、火: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

4、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4、结:形声。汉字首尾分解:纟吉 汉字部件分解:纟吉。 25、构: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 gu)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 26、理: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7、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8、作: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9、资: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 2 - 30、力: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

5、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31、果: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32、在: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33、牧: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 p),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家畜。 34、有: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35、手: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局部。 36、足: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37、字:会意兼形声。从

6、宀( mi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38、元: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39、口: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40、羊: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41、云: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 3 - 42、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43、河:形声。从水,

7、可声。本义:黄河。 44、江: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45、武: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46、步: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47、册: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48、虫: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49、山: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

8、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局部。 50、一: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二、名词解释。 1、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的表达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助工具。 2、六书说 :“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构造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按照这六种法那么来创造文字的。 - 4 - 3、文字学 :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

9、科学叫文字学,它研究文字的发生和开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系等等。 4、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 5、古文字:秦隶以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6、今文字:秦隶以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 三、阐述题。 1、谈谈你对汉字起的认识。 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承受。汉字起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颌、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宇试图作出比拟圆通的解释,认为

10、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颌,“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颌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进开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惜”。元命苞那么说,仓颌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根底。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那么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而后来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 5 -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