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04418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课题:第四单元 物种的延续 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与本节课相关的课标具体内容为,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别并说出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概述并解释花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重点、难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解剖完全花,培养学生使用仪器(放大镜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通过小组分工操作实验,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与小组合作解剖花,体验生物学的探索和实验的乐趣。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根据心理学规律,每堂课的

2、开始阶段学生的有意注意是最集中的,对学到的知识记忆也最牢固,我决定采用先进行雌蕊相关知识的教学。我把桃花结构模型中的雌蕊拿出来,让学生一起来猜一猜的方式,学生猜完以后,直接进行讲解。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还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初步认识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然后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最后归纳总结,当堂反馈。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猜谜激趣提出疑问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练习检测”等多种学习形式,穿插融合,及时反馈,提升学习效率。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我新接初二年级的第一堂生物课。面对完全陌

3、生的学生,老师需要在第一节课中迅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并获得学生的认可,所以我设计了一节轻松并且相对比较简单有趣的教学流程。我校初二年级每班不足40人,进行分组实验所需材料不多,为进行分组实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校在班级内没有多媒体,因此我就没有制作课件,而是采用了在黑板上使用彩色粉笔“板画”桃花结构图的方式,给学生增加直观印象,也让这幅图贯穿整堂课,也是本节课的板书。课前准备: 桃花结构模型、供分组实验解剖用的完全花鲜花12朵(每组2朵)、放大镜解剖刀等实验器材共6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猜一猜” (2分钟)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生物课,老

4、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礼物,(出示桃花结构模型,只拿出雌蕊向全班展示)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 (注意: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猜测时间,不要着急公布答案,尽量让每位同学都喊出自己的答案,并对学生猜测的答案进行即时的点评,师生迅速互动,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猜测,争论,在教师的提示下说出答案。教师希望“猜一猜”活动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和新老师的距离,尽快接纳老师。同时,利于上课开始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特点,先突破花的结构中雌蕊的结构这一难点。【环节二】设疑导学自主学习(8分钟)在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雌蕊结构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猜出答案后,教师点评。有的同学平时

5、注意观察周围的世界,猜出了老师手里拿的是花的雌蕊,请看黑板画,雌蕊包括三部分:柱头、花柱和子房。(教师分别标注1、2、3,组合成4雌蕊)。现在老师把雌蕊安装在桃花模型上,请大家看一看完整的花的结构。有人说花的雌蕊是花最最重要的结构,因为雌蕊被害虫吃掉以后,花就不能结出果实了,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呢?一朵花除了雌蕊还有那些结构,它们的名称和功能各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2个问题,阅读教材P3P4除了实验的部分。然后完成助学P1P2“自主学习”部分的目标1和目标2还有“合作探究”的第2小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完成助学中的相关内容。由“猜一猜”活动,激发起了学生的兴奋点,在此时顺势讲解雌蕊的结构名称

6、,学生印象深刻。因为花的结构名称较多,学生易混淆,在此先讲3个名词,能有效降低学习和记忆难度。教师讲了雌蕊的结构,而留下雌蕊的功能以及花的其他结构和功能,作为引导学生看书的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学生自主学习如果能够解决教师提出的2个问题,那么也能够同时解决助学中的相关自学题目了,安排学生把相关题目填好,是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检验。【环节三】自学反馈引导探究(5分钟)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补充(因为已经画完雌蕊了)画出桃花结构模式图,并给各个结构标注序号。刚才看书之前给同学们留了2个问题,现在检验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怎么样?先回答第2个问题:除了雌蕊,桃花还有哪些结构,以及他们的

7、的功能是什么?请同学参看老师黑板上的模式图进行回答,说出各个序号的名称以及功能。现在请同学们回答问题1,也是助学中“合作探究”部分的第2小题,为什么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了,但是其他结构正常,也不能结果呢?(教师预设:对于此问题学生可能只是从教材中找到答案,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讲解。子房里面有一个或多个胚珠,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将来胚珠可以发育成1个或多个种子,我们可以把子房理解成“种子的房子”。因此如果没有了雌蕊就没有子房,将来是不能长出果实和种子的。另外,雄蕊的花药可以提供花粉,没有花粉就不能进行传粉和受精了,它对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雄蕊和

8、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提问助学中“自主学习”目标1和目标2要求学生尽量不看助学回答。过渡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热情: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阅读教材,我们对花的各个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认识,现在大家想不想,亲自解剖一朵花,看一看是不是和我们学到的知识一样呢?还会不会有什么新发现呢?学生脱离教材,参看黑板画回答桃花各个结构的名称以及功能。回答不完整的,别的同学可以补充。学生回答预留问题1.回答不完整的,别的同学可以补充。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学生回答助学中目标1和目标2中的填空题。尽量做到不看助学就能回答出来。用彩色粉笔绘制桃花结构模式图黑板画,直观并且能够留存整节课,既能够进行知识的学习还可以用于

9、课堂结尾时的归纳总结与检测。先提问桃花各部分的结构再提问功能,最后提问雌蕊的结构和功能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设计的。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桃花结构和功能可以提问至少3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回答了桃花的结构和功能,然后教师顺势引出第2个问题,在学生回答完第2个问题以后,自然就能够得出雌蕊和雄蕊是桃花的主要结构这一结论了。 学生如果通过自学能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那么助学中的填空题也就同时解决了,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可以找到,关键是教师提问时,学生应该做到不看课本能够流利的回答出来才行。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相关名词的熟悉程度、掌握的准确度,也可以认为是对本节课知识的第一次检测。在学生对花

10、的结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进行动手实验观察的热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环节四】合作探究展示汇报(15分钟)教师先安排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教师可以给出分工建议,然后各小组参考执行。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每组都要指定12位负责记录的组员,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助学“合作探究”第1题的表格中。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内和小组间的讨论交流,也可以向老师请教。最后留出3分钟左右,各个小组汇报实验成果。通过交流可以发现大家观察到的结论是一样的,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科学家把花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另外,观察到柱头的粘性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讲解。让大家猜一猜,鲜花的柱头为什么要有黏性?柱

11、头的作用是接受花粉,为了让落到柱头上的花粉不轻易脱离,所以柱头是带有一定的黏性的。进行分组实验操作实验用具观察记录交流讨论汇报实验成果因为本实验提供的是同一种花,因此各组观察到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把花的结构和类型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把助学中的“合作探究”第1题的表格,当做学生的实验报告册来使用,既能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实验,又培养了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良好习惯。【环节五】梳理点拨归纳总结(5分钟)同学们都亲眼观察并且亲自动手解剖了花,现在请你们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对于花的结构你有哪些新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充分利用黑板上的板画)1.

12、花的各个结构的名称更专业规范。2.花的各个结构的功能更加明确。3.通过本节课又学了哪些新的知识,比如胚珠、花粉、柱头的黏性等。4.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想一想,植物开花的意义是什么?1.学生按照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顺序说出各个结构的名称。2说出花各结构的功能。3.说出胚珠、花粉、柱头等结构的特点和功能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系统掌握花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在教师的点拨和提示之下,对重点难点进行强化,对于零散的知识点(比如胚珠、柱头黏性等)进行提醒点拨。最后完成本节课的最终的目标,即让学生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是为下一步的传粉受精做准备,最终完成结果形成种子,进行有性生殖,实现物种的延续。在

13、知识梳理环节,教师应注意对于不同难度的题目,要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达到每位都学都能通过本节生物课学有所获。【环节六】当堂检测反馈评价(5分钟)课堂作业:完成助学中的“当堂达标”练习题和“自我感知”。教师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巡视了解,重点题目可以进行提问或讲解。课下拓展活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绘制一朵花的结构模式图或者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桃花模型。下节课我们可以用你的作品作为复习提问的素材。完成助学中的习题。有疑问的可以提出来。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把助学中的“当堂达标”作为当堂检测的材料,把“自我感知”部分作为梳理本节知识体系的材料。尽量做到每节课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

14、两部分内容,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抄袭答案的状况发生。新学期刚开始,为了鼓励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所以布置了课下拓展活动。板书设计: 第一节 花的结构和类型(第1课时)1231156891047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的设计结合我校的学情与实际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开学第一节生物课的需要,力求新意,突破常规,着力于用一节课就能吸引学生。通过课堂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对于新老师非常接受,高效圆满地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几乎所有同学都能够熟练说出桃花各个结构的名称以及相应的功能,并都独立完成了助学中的“当堂达标”练习题,做全对的学生超过90%。不足之处:实验材

15、料准备的不是特别充足,如果能够两位同学一组来做实验,效果会更好。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有极个别学生开小差,不能够按照小组长的要求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说明个别同学的合作意思还不强,有待于通过以后的学习逐步提高。特色之处:教学设计中的“猜一猜”环节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先讲难点“雌蕊”的做法有效降低了学习和记忆的难度;动手操作、展示汇报以及交流讨论等环节的设计,无论是在时间安排还是活动主体上都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并自由地参与课堂,最终实现了让学生“喜爱生物老师”从而“喜爱上生物课”。整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有意注意的相关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系统梳理,用一幅桃花结构模式图作为本节课的板书简洁明了,并且契合教学流程,自然合理,前后呼应,水到渠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