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支教事迹材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042787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支教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部支教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部支教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部支教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支教事迹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部支教事迹材料事迹材料 我是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注重个人才能的培养积极向上,热心公益,效劳群众,奉献社会,热忱的投身于青年支援者的行动中!五年时间虽短,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确信我成长了很多,成熟了很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我们志愿者的精神,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得到的是帮助别人的满足和幸福,得到的是无限的快乐与感动。路虽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志愿者事业上做的更好! 当我步入高中的大门,每天都在繁忙的学习,做功课,没有时间关注时事新闻。一次放假回家无意看见山区孩子的生活状况,让我感触颇深。心里多么想为这些孩子做

2、些什么,但是当时势单力薄,只能通过基金会等组织将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给孩子们送去,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陆陆续续地为孩子们寄去了书本、杂志等物资。有时收到西部孩子给我回的信,告诉我他们学习生活上的事情,我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开心与喜悦。踏上去西部支教的路途,这次我最为队长来到了贵州省安顺市的爱华小学,开场了我又一次支教生活。我所参加的支教组织“千里草助学方案”。它是由上海同济大学在校大学生发起的助学方案组织。在这些大学生中大局部都是来自贫困的山区,他们从小经历了贫困生活在他们求学道路上带来的种种困难。当他们踏入大学的大门,心中怀揣着一个梦想-帮助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踏入大学的大门。“千里草”的同

3、学们建立了“千里草助学育人”网站,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千里草形成了专业的支教团队。09 年、10 年“千里草”深化甘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展了寒暑假助学方案活动。在这个组织里,只要我们心怀爱心与奉献,你一定会得到众多人的肯定与赞赏。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信念所以我们可以走到一起,走进大山,走到孩子面前。其实说起志愿者效劳,并不是局限在暑期这短短 15 天的时间,为了这 15 天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工作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前期工作中,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我的部门是工程中心,主要是负责教材教案的编写校对排版工作。由于白天的时间用来上课,自习,开展此项工作的时

4、间都是集中在晚上,每晚赶到寝室洗漱后就爬到床上开场工作,一直到寝室熄灯断网。除了此项工作,我还负责撰写过前言后记、教材教案的封面设计、关于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给基金会负责人写介绍信等工作。在前期工作接近尾声时,暑期支教的公布后,我身为“志者行”团队的队长,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暑假在家开场编排课程表,然后进展网上会议,介绍支教时课程中所要开展的工作以及考前须知。其次,催促队员备课工作的开展是一项比拟闹心的事儿,由于有些队员上网不方便,这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费事比拟多,但是在队长支持和我自己的努力下,这项工作还算圆满完毕了。虽然我们短短半个月的支教并不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东西,但是我们用不同于课

5、堂上授课的形式给孩子带去乐趣,带去他们没有接触的东西,启发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教诲他们做人的真理。希望我们的到来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生享受的财富。支教生活的每一天,我们不仅仅是上课,而且还有走访、例行会议、撰写孩子背后的故事以及准备第二天的课程等。在后期工作中,我们整理孩子们的信息,为孩子寻找爱心人士,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撰写汇报册给基金会。在后期工作完成后,我们又开场了新一年的支教准备。当我们分开后,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打 询问我们的近况,我们是何等的欣喜。同时,我们所开展的活动也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一致好评。我也获得了由千里草颁发的“优秀志愿者”证书以及学校颁发的“十佳理论之星”、“先进个人”以及校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证书,这也是对我的莫大鼓励,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有人说,此刻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但是我们心中都很清楚,这次我们走了,下一次和他们的重逢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或许这辈子都没有了重逢的可能了,我们分开的那天,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来为我们送行,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非常感动。当我们的客车离学校越来越远时,很多孩子都跟着客车奔跑着,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