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课后答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040556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课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继电保护课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继电保护课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继电保护课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继电保护课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课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课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若线路阻抗角,功率方向元件采用接线,其最大灵敏角应选择为多少比较合适?并用相量图分析,在保护安装处正方向发生AB两相短路时,故障相功率方向元件能否动作?2、什么叫测量阻抗、动作阻抗、整定阻抗、短路阻抗、负荷阻抗?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阻抗继电器输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称为测量阻抗。动作阻抗表示阻抗元件刚好动作时,加入其中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整定阻抗用来界定保护范围的,一般取为保护安装处到保护范围的线路阻抗。当线路上某点发生金属性三相短路时,在保护处所测得的残余电压与流经该保护线路的短路电流的比值,就是短路阻抗。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的测量阻抗等于负荷阻抗;短路阻抗明显小于负荷阻抗,短路阻抗

2、因短路点不同而异。3、具有圆特性的全阻抗、偏移特性阻抗和方向阻抗元件各有何特点?利用全阻抗、偏移阻抗或方向阻抗元件作为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时,试问: (1)反方向故障时,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距离保护不动作; (2)正方向出口短路时,接到阻抗元件上的电压降为零或趋进于零时是否有死区?如有死区应该如何减小或消除? 答:全阻抗元件的特性是以保护安装处为圆心,以整定阻抗为半径所作的一个圆。偏移特性阻抗有两个整定阻抗,即正方向整定阻抗和反方向整定阻抗,该特性圆的圆心位于处,半径为。方向阻抗元件的特性是以整定阻抗为直径而通过坐标原点的一个圆。(1)反方向故障时,偏移阻抗及全阻抗继电器一般用于距离段保护,时间

3、上躲过了动作时间而不误动,方向阻抗继电器用于距离、保护。(2)正方向出口短路时,接到阻抗元件上的电压降为零或趋进于零时,阻抗元件不能动作,从而出现保护装置的“死区”。为克服这个缺点,可以利用记忆回路记忆故障前的电压,作为测量元件比相的极化电压。4、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距离保护有什么影响?如果线路发生短路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铁芯饱和而使它出现负误差时,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有什么变化(伸长或缩短)?如果发生短路时,由于电压下降很严重,电压互感器铁芯工作于其磁化曲线的起始部分(即导磁率下降)使误差增加,此时保护范围有什么变化(伸长或缩短)? 答:1).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会引起阻抗继电

4、器端子上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误差以及数值误差,从而影响阻抗测量(阻抗继电器距离测量)的精度。 2). 电流互感器出现负误差时,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缩短。 3). 如果发生短路时,由于电压下降很严重,电压互感器铁芯工作于其磁化曲线的起始部分(即导磁率下降)使误差增加,此时保护范围伸长。5、有两种原理可以用来分析圆特性阻抗元件的动作特性及其构成方法,试说明这两种原理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分别是幅值比较方式和相位比较方式。1).圆特性阻抗元件。幅值比较方式的动作方程为,即圆内任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 相位比较方式的动作方程为,即圆内任一点与两个整定阻抗点所构成的相量,其角度在之间。6、在给方

5、向阻抗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线圈接入电流、电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接错极性,如果接错会发生什么后果?对全阻抗元件和偏移阻抗元件,是否也应注意不要接错极性,为什么? 答:1).如果方向阻抗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线圈接入电流、电压时接错极性,则保护可能会因方向判断错误而误动。2). 对全阻抗元件和偏移阻抗元件,不怕接错极性,因为不论加入阻抗元件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角度为多大,起动阻抗在数值上都等于整定阻抗,不具有方向性。7、何谓0接线?相间短路用方向阻抗元件为什么常常采用0接线?为什么不用相电压和本相电流的接线方式?答:1).0接线是假定同一相的相电压与相电流同相位(即cos=1),则加在继电器端子上的电压与电流

6、相位差为0的接线方式。2).因为距离保护要求测量阻抗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且不受故障类型的影响,采用相间电压和相间电流的0接线能使上述要求得到满足,而相电压和本相电流的接线方式不满足要求,所以距离保护一般都采用0接线。基于双端测量的输电线路保护纵联保护6、对双侧电源送电线路的重合闸有什么特殊要求?答:1).线路两侧的重合闸必须保证在两侧的断路器都跳闸以后,再进行重合。2).当线路上发生故障以后,常常存在重合闸时两侧电源是否同步,以及是否允许非同步合闸问题。7、在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重合闸装置中为什么两侧都要装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继电器?答:如果只在一侧安装检定无压继电器,另一侧装检定同

7、期继电器,当线路发生故障,而且重合闸不成功,在检定线路无电压一侧的断路器就要连续两次切断短路电流,因此该侧的断路器工作条件恶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两侧断路器工作条件接近相同,所以两侧都要安装检定同期和检定无压继电器,并定时轮换工作方式。8、什么叫重合闸前加速和后加速?试比较两者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答:1).重合闸动作之前加速保护的动作简称前加速。即保护动作无选择性,遇到故障便断开,再启动重合闸恢复供电,纠正无选择的动作。优点:能快速切除瞬时性故障,而且只需要在电源侧的断路器上装设一套自动重合闸装置,简单经济;缺点:断路器动作次数较多,工作条件恶劣,若保护装置拒动,则扩大了停电范围。前加速方式

8、主要用于35kV以下由发电厂或重要变电所引出的直配线路上,以便快速切除故障,保证母线电压。2).所谓后加速就是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动作,然后进行重合。若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在断路器合闸后,再加速保护动作,瞬时切除故障,与第一次动作是否带有时限无关。优点:保护第一次动作具有选择性,不会扩大停电范围;保证了永久故障能瞬时切除,并仍然是有选择性的;不受网络结构和负荷条件的限制。缺点:每个断路器一套重合闸,比前加速复杂;第一次切除故障可能带有延时。后加速方式广泛应用于35kV以上的电网和对重要负荷供电的送电线路上。因为在这些线路上一般都装有性能比较完善的保护装置。10、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

9、两侧单相跳闸后为什么出现潜供电流?对重合闸有什么影响?答:指单相重合闸中,当故障相线路自两侧切除后,由于非故障相与断开相之间存在有静电(通过电容)和电磁(通过互感)的联系,虽然短路电流已被切断,但在故障点的弧光通道中,仍然有电流,这些电流称为潜供电流。由于潜供电流的影响,将使短路时弧光通道的去游离严重受到阻碍,延长灭弧时间,对快速重合闸不利。11、线路高频保护停用对重合闸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答:线路重合闸重合时间的整定是与线路高频保护配合的,如果线路高频保护停用,则造成线路后备延时段保护与重合闸重合时间不配,对瞬时故障亦可能重合不成功,对系统增加一次冲击。12、双侧电源自动重合闸的动作时间选择与

10、单侧电源的有何不同?单相自动重合闸动作时间应如何选择?答:1).双侧电源自动重合闸的动作时间还应该考虑线路两侧继电保护以不同时限切除故障的可能性。即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每一侧的重合闸都应该以本侧先跳闸而对侧后跳闸来作为考虑整定时间的依据。2).当采用单相重合闸时,其动作时限的选择应满足三相重合闸时所提出的要求,还应考虑下列问题。不论是单侧电源还是双侧电源,均应考虑两侧选相元件与继电保护以不同时限切除故障的可能性。潜供电流对灭弧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为了正确地整定单相重合闸的时限,国内外许多电力系统都是由实测来确定熄弧时间。如我国某电力系统中,在220kV的线路上,根据实测确定保证单相重合闸期间的

11、熄弧时间应在0.6s以上。13、图6-4所示的双侧电源线路M-N,在M侧采用检定无压的重合闸方式,N侧采用检定同期的重合闸方式,线路两侧采用距离保护作主保护,其段动作时间为0.05秒,段动作时间为0.5秒,I段的可靠系数0.8;M侧断路器的合闸时间为0.3秒,跳闸时间为0.08秒,重合闸动作时间为0.8秒;N侧断路器的合闸时间为0.8 秒,跳闸时间为0.1秒,重合闸动作时间为0.8秒,裕度时间取0.3秒(包括检查同步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在内)。试问:下述瞬时性故障情况下,在故障发生后多长时间,线路才恢复正常供电?(1)在线路中点短路。(2)在线路M侧断路器出口处短路。(3)在线路N侧断路器出口处短

12、路。图6-4 采用同期检定和无电压检定重合闸的示意图解:(1) 中点故障,段两侧 M:0.05+0.08=0.13 分闸 N:0.05+0.1=0.15 分闸 M侧检无压: M侧分闸后,AR启动,0.13+0.8=0.93秒,检无压后合闸,0.93+0.3=1.23S,合闸成功。N侧分闸后,AR启动,1.15+0.8=0.95S,开始准备合闸,此时线路无压,见同期不成功,1.23S后,检测到电压,开始同期1.23+0.3=1.53S,同期检查成功1.53+0.8=2.33S,N侧合闸成功2.33S后恢复供电。(2) M侧出口故障,M侧段,N侧段 M: 0.13S 分闸 N: 0.5+0.1=0

13、.6S 分闸 a:M侧,0.13秒AR启动,0.13+0.8=0.93S,检无压 0.93+0.3=1.23S 合闸成功 b:N侧出口故障,0.6秒AR启动,0.6+0.8=1.4S 由于1.23秒后,线路检无压,1.53秒后,同期检查成功因此,1.53+0.8=2.33S,N侧合闸成功。(3) N侧出口故障,M侧段,N侧段 M: 0.5+0.08=0.58S 分闸 N: 0.05+0.08=0.13S 分闸 a:M侧,0.58秒AR启动,0.58+0.8=1.38S,检无压成功 1.38+0.3=1.68S 合闸成功 b:N侧出口故障,0.13秒AR启动,0.13+0.8=0.93S, 线路无压,无法检到同期, 因此,等M侧合闸后,线路有电压1.68+0.3=1.98S,检同期成功,合闸1.98+0.8=2.78S,合闸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