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03524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0、母亲的呼唤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母亲的呼唤”为线索,作者包含深情地回忆小时候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小事,真是可信,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反映了母亲对孩子殷切的关怀、无限爱意,表达了人间真挚、和谐、美好的亲情,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眷恋。 学习这篇课文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多体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要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而更加爱自己的母亲。三是体会文章的叙述方式。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深深母爱。 2、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

2、,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3、认识“憔、悴、愚”3个生字,理解“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等词语。 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和“总分总”的叙述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母亲简单的呼唤、朴实的举止中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教学难点:结合自身体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身在福中不知福”,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教具学具准备1、生字卡片,小黑板。2、搜集有关赞美母爱的名言、诗句。教学设计思路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本课教学力求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紧扣“呼唤”,层层深入,召唤

3、出学生心中对母爱的回忆,受到浓郁的爱的教育。 2. 在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体现学生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特点。3. 将情感朗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环节,在读中感悟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曾有人说,我们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板书: 母亲) 1、让我们用最甜美的声音来读一读。 2、母亲给过我们多少关爱呀,让我们带着爱意,再来深情地读一读。 (二)我们一天天长大,母亲已不再年轻,然而,永远不变的是母亲那一声声呼唤。(板书:

4、母亲的呼唤)练习有感情地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 认读词语。 2、 交流识记生字“憔、悴、愚”的方法。3、提出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按要求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全班交流,理解词语。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母亲的呼唤,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对母亲的呼唤,作者有着怎样的感受?找出有关句子说一说,并齐读。 (二)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会到“那一声声的呼唤,都是母爱的流露,都是亲情和关怀的表示”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围绕着“母亲的呼唤”,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5、 (学生读后交流概括)读一读作者的感受。自读思考。课文的条理。全班交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品读课文,领悟深情。2、总结文章写法。一、品读课文,领悟深情(一)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自主学习,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把你的想法对小组内的同学(或同桌)讲一讲,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根据交流,适时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1 第一件事。 (1)“总是”什么意思? “总是可以看到”说明什么? (2)把你的体会送进词语里,送进句子中,再读读这句话。 (3)读到作者儿时和妈妈捉迷藏的情景,你们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4)带着温馨、幸福、快乐的感觉朗读第二自然段。

6、 2. 第二件事。 (1)请大家再细细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看,你可以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母亲对作者的担心? (相机抓住“近乎绝望”“憔悴不堪”“泪眼模糊”“声嘶力竭”引导学生品味) (2)引读重点词语:看,因为担心,母亲泪眼模糊;因为一声声近乎绝望的呼唤,母亲声嘶力竭;因为不停地寻找呼唤,母亲憔悴不堪。 (3)谁能抓住这些词语来读一读,读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担心。 (4)想象一下,因担心而焦急万分的母亲是怎样呼唤孩子的? 创设情境引读:夕阳就要西下,却不见了孩子的踪影,母亲急切地呼唤着。 海水正在涨潮,母亲近乎绝望地呼唤着。潮来潮去,波浪滔天,母亲声嘶力竭地呼唤着。 (5)这急切的、近乎绝望

7、的、声嘶力竭的呼唤,都可以化为一个字,什么? (6)一声声呼唤,流露出的是对孩子深切的爱!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3. 第三件事。 (1)对母亲的呼唤,作者为什么有时会感到心烦呢?后来发生了什么,让她改变了看法? (2)你们有过和文中小蓉一样心生厌烦的感受吗?那现在,你又怎么想? (3)引读:是呀,此时,我们都深深地领悟到而愚笨的我们,竟然 (4)既然意识到自己的愚笨,那聪明的你们,能不能给“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改个字? (三)引读中心句:身在福中要知福!因为那一声声的呼唤,都是都是现在,还是常听到母亲的呼唤,但我们已了解那一声声的呼唤,都是都是1、自主学习,体会重点句子,小组交流。2

8、、全班汇报。3、理解“总是”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件事。4、读第三自然段,抓重点词语体会母亲对作者的担心。5、读一读重点词语。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针对第三件事情,思考讨论。读一读。改字练习。读文中中心句。 二、总结写法再读一读课文的开头,想一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练习朗读。思考交流。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一)你们有过听到母亲呼唤时的甜蜜体验吗?讲给大家听一听。 (二)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更给了我们无私的关爱。生活中的母亲或许并不完美,但那声声的呼唤是母爱的流露,是我们最甜蜜的体验。希望我们能用心去体会这份爱,珍惜这份爱,用爱去学会理解,用爱去学会感恩。讲一讲自己爱的体验。作业设计1

9、、 搜集有关赞美母爱的名言、诗句,抄写在采集本上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一( )一( ) ( )( )而泣 ( )声( )语 ( )憔( )( ) ( )嘶( )竭 天( )海( )3、抄写生字4、 按课文内容填空1、迎着天边灿烂晚霞,我看到的,竟然是一张( )、( )的脸。那( )的头发,那( )的神情,那( )的呼喊,是我一辈子 忘不了的。 这句话描写了母亲当时的( ),使人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 )和( )。 2.看那可爱的小婴儿,在摇篮里舒适地 躺着,听到母亲( ),便( );还有那天真的小宝贝,学走路的时候,在( )下,慢慢地踏出( )。这是( ),( )的画面呀。 “这”是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 )的赞扬之情。板书设计20、 母 亲 的 呼 唤 甜蜜体验母爱 亲情关怀关怀教学反思检查意见检查人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