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03489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1.2 项目概况5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市场前景分析102.1 产业政策分析102.2 市场分析15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资源利用程度213.1 建设条件213.2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7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294.1 建设内容294.2 建设规模29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315.1 项目技术方案315.2 设备方案335.3 工程方案35第六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396.1 总图运输396.2 公用辅助工程40第七章 节能专篇447.1 编制依据447.2 能源消耗分析457.3 项目节能措施46第八章 环

2、境保护508.1 编制依据与标准508.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28.3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548.4 环保措施558.5 结论55第九章 消 防569.1 编制依据569.2 生产工艺特点及安全措施569.3 消防措施579.4 消防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59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6010.1 编制依据及标准6010.2 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6110.3 劳动安全卫生防范措施6110.4劳动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6310.5 预期效果及评价63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6411.1 企业组织6411.2 劳动定员6411.3 人员来源及培训65第十二章 项目形象进度6612.1 建设进度661

3、2.2 项目招标66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913.1 投资估算6913.2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70第十四章 效益评价7214.1 财务评价7214.2 社会影响分析74第十五章 结 论76第1页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 项目性质:扩建1.1.2 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地址位于xx县横江乡杨树林。1.1.3 承建单位基本情况1.1.3.1 建设单位简介单位名称:xx集团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xxx注册资本:6000万元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红薯淀粉深加工、销售1.1.3.2 建设单位概况xx集

4、团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是一家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开发、销售为主的股份制合作集团。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2010年被确定为“xx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市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2012年3月获得“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市级示范项目,2012年7月获得xx省体育局颁发的“运动员食品生产基地”和“运动员食品金牌供应商”两个授权牌。现在正申请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机械设备先进,工艺水平精湛,是目前xx地区最大的红薯综合开发企业。集团公司坚持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取向,以红薯综合开发项目为根基,全力实施“红薯种值红薯加工生态养殖沼气利

5、用红薯种植”生态循环链,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以打开农产品交易流通渠道为目标,搭建淘野网农产品交易平台,达到为全国农产品企业和农业服务,努力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为社会提供绿色、环保、放心食品。基地先行,而后与加工并行,最后不断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将上游做夯实后交给农户,甚至中游也交与农户,而该公司则通过打造好油茶产业的中试与孵化中心从而始终牢牢把握住产业链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盈利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下游产品生产线,由此形成企业独有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各环节的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 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6、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工咨甲32210070008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5 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及研究范围1.1.5.1 编制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4、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产业20113229号);5、国家有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和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6、其他相关专业设计规范;7、现行财税制度及有关技术规范、规定以及定

7、额资料;8、与报告编制单位签订的委托协议;9、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10、其他基础资料;1.1.5.2 编制原则本报告的编制遵循下述原则:1、贯彻节能、环保、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2、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紧密跟踪市场需求,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3、高起点、高要求、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做到工艺、技术及设备先进、可靠、成熟,具备国内竞争力的原则。4、坚持统一规划,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原则。5、充分了解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现状、周边环境,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力争本项目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1.5.

8、3 项目研究范围1、对项目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划进行说明和总体研究; 2、对项目的市场情况、运营方案、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论证,确定项目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工程方案;3、对项目实施条件、厂址、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等进行研究说明;4、就项目的环保、节能、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进行分析说明;5、进行项目的总投资估算、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进行财务、经济及社会评价;6、提出本项目研究报告的工作结论。 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选址项目拟建地址位于xx县横江桥乡杨树林。区内公用配套设施齐全、道路通畅,完全满足生产需要,符合当地产业发展和总体规划布局要求。1.2.2 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拟在年产

9、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其中,建成500亩红薯种植科技示范园;种植红薯基地30000亩;建成4000平米红薯精淀粉、红薯煮食粉丝及全薯方便粉丝加工车间,冻库400平米。2、配套建设公用动力配套、道路、绿化、消防等配套工程。项目的市场前景较好,采用的运营方案和工艺技术成熟先进,建设方案合理。1.2.3 生产技术方案该公司现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电控、自控薯类加工设备与技术,其突出优点是:产量高、淀粉提取率高、淀粉质量好、用水少、操作人员少、工艺流程先进。采用自动控制,连续生产加工,全封闭管道生产和全新的电控自控系统。与粉条接触的部位,全部用不锈钢制作,保证了食品清洁卫生无污染。生产效率高,

10、产品卫生安全、晶莹剔透,口感筋道。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2.4 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期3年,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2.5 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529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1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90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004.7万元,建设期间利息187.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95.3万元。所需资金利用企业自有资金投入3195.3万元,占总投资的60.34%,银行贷款2100万元,占总投资的39.66%。1.2.6财务评价项目达产后预期年平均销售收入15000万元,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101.6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4948.95万元,平均上交所得税123

11、7.24万元。经测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2.51%(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0.01%(税后),投资回收期4.53年(税前),投资回收期4.9年(税后),财务盈利能力好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1.2.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1.1红薯淀粉吨1.12万年产量2总投资万元5295.3 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912.7 2.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195.3 2.3贷款利息万元187.33劳动定员人1936项目占地面积(不含道路)平方米53333.680亩8产品销售收入万元8908正常年9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09.95正常年1

12、0总成本费用万元5818.7正常年11利润总额万元2979.35正常年12所得税万元744.84正常年13税后利润万元2234.51正常年14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5.19所得税前15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5.64所得税后16财务内部收益率%37所得税前17财务内部收益率%29所得税后18财务净现值万元13457所得税前19财务净现值万元9359所得税后1.3 研究结论1.3.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根据现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该项目的建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路,能激活农民对土地的热情,提高土地的

13、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盈利。该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3.2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在整个地区尚没有一家红薯深加工企业。在当地这一优势产业中正需要一个领头者,该项目的实施确立了在当地红薯产业中龙头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将对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红薯这一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1.3.3带动农户取得规模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193人,新增红薯淀粉加工能力1.12万吨,带动周边优质红薯种植。带动周边约4500户群众增加收入,户均增

14、收3000元左右。总增收1350万元。总之,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前景较好,技术、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均可行,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市场前景分析2.1 产业政策分析2.1.1产业概况2.1.1.1红薯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红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已广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北纬40以南),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普遍栽培。红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由于红薯是甜的,人们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