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032959 上传时间:2024-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议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议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探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兰亭班竹小学 杨国泰内容摘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在中小学中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探索,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国际教育组织将它写入了教育文件中。我国也同样提出采取学科综合的方式,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我在近三十年的美术教学中,初步探索到了一些门道:美术教学与音乐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是互补的,美术和语文也有同样的作用,也是互补的。学科间的整合是科学的,能给我们的教学能带来生机。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整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谈了点体会或是向大家 个汇报。文章通过“顺儿童的游戏兴趣,促美术语文学科的整合”来说明美术教学应顺应儿童天性,融合于游戏中,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接着

2、以“改编故事内容,重组动画形象”,“自编故事,画成组画”,“自创动画形象,带出故事内容”,“故事联想,拓展思维”,“给古诗配画,改诗作新画”,“给画面写一段短文”等六块内容来说明美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好处。关键字: 学科整合,创新意识, 想象能力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采取学科综合的方式,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这是和国际接轨的。在这方面我也在努力实践、探索,觉得美术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整合是很自然的,它既可以和音乐、语文等艺术学科的整合,也可以和生活与品德、科学等非艺术学科的整合。但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才导致了各学科间互不往来的现象,你教你的我教我的。要知道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

3、,需要的是交流,而知识间是有关联的,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割裂它们,各学科间的界线不能划得太清。要任其自然,因势利导,相互发展,不分你我他。美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在家共识的。在美术教学中整合语文教学,也同样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顺儿童的游戏兴趣,促美术语文学科的整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儿童来说,画画就是游戏,正如用积木搭房子一样,只不过画画的玩具是纸笔和颜料而不是积木。为此,我们就得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得到启发,学会思考。卢梭认为:“就儿童而言,游戏就是他们的工作,儿童对任何一件事都会由工作产生快乐,因自

4、由产生魔力,并且能表达出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好和知识程度。”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认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 我是美术老师,也是语文老师,我把美术课中有些枯燥的东西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并与语文学科中的许多内容联系起来。美术教材中本身就有很多游戏性的内容,让学生在看、说、演、画、玩的过程中,获得能力、获得美感。在设计时,特殊的内容应是特殊的游戏,但形式是多样的。有些适应于合作的,我就让他们分组合作进行创作,如:有时每组一张大的铅画纸,由各组合作完成各自的画面,完成后由各组讨论画面,然后由代表在班上交流,看哪组合作得好,以培养合作能力;在对称图形时,我让他们左右手握笔两只手

5、同时作画(包括在黑扳上作画),学生是很喜欢这种作画游戏的,我的目的是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大脑右半球的发展;手工制作品,我根据不同的内容,让大家用不同的游戏玩自己的作品,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一发现问题总是马上去改正过来,或是向人请教,或是来问老师,此时学生获得的是真实的东西。对于较难安排活动的中国画部分:我有时是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到黑扳上接龙作画的,看哪组画得好,这样学生对范画的观察就有了兴趣,观察得也仔细了,接着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或是作业展评展卖,如“唐伯虎画廊”等,由学生去“买”,按价格高低来评画;或是给这些中国画编童话故事,如画“牵牛花”时,有的学生编了花和叶的对话故事,有的是花和蝴蝶的故事,也有

6、的是牵牛花这只小喇叭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时让他们进行合作表演,有时讲给大家听,有时让他们写在画面上作为落款。只要设计得当,美术课是完全可以整合其它学科的。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能学得开心快乐。在这方面我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把美术学科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童话等),以它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再遐想,由此培养想象能力、创新意识。把故事(如童话或寓言等)内容和动画形象融入到儿童画教学中去。具体做法如下:二、改编故事内容,重组动画形象每个儿童都爱看动画片和故事书,

7、对画家设计的动画形象了然心中,让他们画一下记忆中的场面,可使孩子养成欣赏片中(或书中)的美术成分,再现画面与形象的自学习惯。有时,这些儿童还用动画中的形象,根据自己的情况,创作“自己的画”。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引导孩子从无意识的改变原作,到有意识的进行故事改编;引导学生把原形象安排在新内容中,进行动画形象重组;让这些故事与动画形象符合孩子的思维逻辑,并赋有时代气息。三、自编故事,画成组画儿童最喜欢听故事了,也喜欢编故事,而且自编的故事都很有想象力。让儿童自己用绘画来记录他们自己编的故事吧。如一年级在教学“画太阳”时,我先讲了十个太阳的故事,在讲的时候我还故意把这些太阳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描绘、夸大。

8、然后引发儿童你还能编出太阳的什么故事?这下他们可来劲了,我先让他们在班级里讲,以帮助那些思维较迟钝的学生有所启发,然后在小组里或同桌间交流。在还剩下的近二十分钟,学生可画得有兴趣了,一口气就画了许多,有太阳兄弟在外做生意的,有在家学习的,有在家看电视的,有与人吵架的,月亮姐姐在跳舞、在游戏、在化妆的等故事。课后我还把这些画组合在一起,展示在班级里边,以培养儿童自编故事的兴趣。让儿童画自己编的故事,最能激起他们对文学和美术的学习兴趣。四、自创动画形象,带出故事内容围绕教材内容,把动物、植物及各种物品用拟人化的形象表现出来,儿童都具有这方面的奇思妙想的创作天赋。我选择一些简单的物品和动植物造型,引

9、导孩子们进行动画形象创作。如在教四年级的蔬果这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带的蔬果塑造形象,所塑形象五花八门,煞是可爱,如“蛇魔为龙龙入地府的九头蛇”由黄瓜等作成,“人头鸟身新飞天”由马铃薯等制作而成,“浑地滚的百脚球”由洋葱头等制作而成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刻划的形象编故事(在塑、刻这些形象时,其实儿童早已在编故事了)、说故事。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刻划的形象作画,学生在作业本上创作这些蔬果新形象时,边画边继续改编着故事,不知不觉画了几个动画形象在干某一件事,成了创作画。如“人头鸟身新飞天”的这位同学就画了四幅:画面内容是鸟在天上飞人在地上行,渴望人会飞,题目是我也要飞;画面内容是人头鸟身正在天上自由自

10、在地飞翔,显得非常快乐,题目是我也会飞了;觉得鸟身的飞天难看,此时已变成了长袖长裤腿的仙女模样的飞天了,在面对面地和星星说话,和鸟儿说话,题目是星星鸟儿都是我的好朋友;觉得飞行的速度太慢了,也希望大家都来玩,这一幅的画面上已经变成了人头飞机似的身体了,有许多小孩子都站在它的身上,遨游在太空中,题目是我们真快乐,后来大概是想起了所看过的飞天的电视节目内容,才又把它改成了我们是新飞天。每幅画的上面还写有故事的内容。虽然画得不怎么好,可这内容这想象,老师简直是惊呆了,多么伟大的想象,多么伟大的创造啊!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应只以启发性的语言引导,不作方法上的限制,任他们“奇思”、“狂想”。五、故事联想,

11、拓展思维尽可能地联系课本内容,教师讲述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通过改变一下故事情节或留下一个结尾,让学生各自思考,各抒己见,把自己所想到的故事情节或结局画出来。例如,在教二年级老牛和小牛这课时,我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作了些改变,并略去了许多,当牛郎眼看要追上织女,王母娘娘用银针向空一划,成了一条很大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了两岸时,我停止不讲了。我说,后来他们结果会怎么样?还有那死去了的老牛后来又会怎样呢?我先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里说,然后再作画。可以画几幅,也可以画一幅,能把牛画上则更好。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了很多种故事结局:有的画出牛郎坐在老牛背上帮牛郎渡过了天河,和织女相会

12、,一家团圆;有的画出老牛叫来许多小牛,搭起了“牛桥”,给牛郎走;有的画牛郎身上的牛皮长出了翅膀,飞过了天河;有的画织女用长袖子把她的两个孩子拉了过去故事结果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六、给古诗配画,改诗作新画教学古诗配画时,我先让学生诵读范例中的古诗,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以增强美感效应。让学生得到熏陶,耳、脑、口、眼得到了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接着我用教材提供的范例锄禾咏鹅来指导学生如何大胆想象,然后出示已学过的诗文让学生配画。如宿新市徐公店,读后让学生画,我发现有几位同学把篱笆墙画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

13、知道这些同学们对“篱落疏疏一径深”的诗句还不理解,于是对诗句作了解释。虽不到一分钟,可在语文课堂上五分钟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效果的,这道理大家都明白的。当这些学生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后知道画错了,立刻修改画面。这样的课既考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加深了认识、理解和记忆,又训练了绘画造型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改诗作画。儿童天性就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会了语言的。仿唱流行歌曲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如:“书包最重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仿写古诗同样也是儿童的拿手好戏:“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麻将声,不知输多少?”不也是出于儿童之口吗?我的做

14、法是这样的:老师先出示几个不同内容的范例,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诗进行改写,可以先在小组里讨论,再班级里交流,修改后根据自己的诗意作画,这诗就作为画面的落款,最后进行展评。其中有两位同学是仿宿新市徐公店改写而成的,效果相当不错。内容如下:溪边捉石蟹秋菊黄黄小溪清,树头叶落难成阴。儿童急走追石蟹,爬入乱石无处寻。山上躲迷藏山沟弯弯一径深,漫山遍野花成阴。散学归来捉迷藏,躲进花丛无处寻。(注:个别字已作了修改,因原文丢失,只留下了修改稿)学生改写古诗的这种想象创新的能力,是大人所不及的。我们应多给予机会。七、给画面写一段短文文字、图画融于一体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风格,它源远流长,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

15、扬光大。儿童在画画时,有些地方难以表达,或是易被人误解,或是给画面作个说明,这就需要把文字和图画融合为一体。如我在上老牛和小牛之后,发现虽然想象能力的开发方面是极成功的,但毕竟学生没有看到过实实在在的牛,在牛的写意造型上不够理想,我又补上了一堂画狗的内容。方法同前差不多,只是把老师讲故事改成了学生给狗编故事,并表演给大家看或讲给大家听。作业时要求把你所编著的故事或是你要说明的一段话,写在其上。由于狗比较常见,学生对狗的特征也基本是抓住的,是比较写实的,虽缺少异想天开的内容,但多了另一方面的想象故事、童话等,进行了作文训练。如图所示两例,一例是给狗编的故事,另一例是作者给画面所作的说明。给管门狗编的故事是这样写的:我家的主人真忙, 一天到晚地老是不回家,他们一定在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给我买许多许多好吃的。我不能走开,应该把门管好,要不,贼会来偷东西的。东西偷去了,主人要骂我的,会打我的,会不要我的,我就会没东西吃的,会饿死的。我一定要好好地帮主人把家管好,不能走开,不能去玩,要一直等到主人回来为止,我不能去玩,我要看家。另一则是这样写的:我画的是我阿姨家的狗,那天我去阿姨家时,那狗冲着我直叫,还咬我的裤腿,把我吓哭了,阿姨就臭骂了那狗一顿,还打了它几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