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生产过程培训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03029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系生产过程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系生产过程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系生产过程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系生产过程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系生产过程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系生产过程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系生产过程培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系生产过程培讪I 工序检验的形式 工序检验目的是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尽早发现影响产品质量的系统 因素,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工 序检验一般分为七种形式:一、首检 首检是在生产开始时工序因素调整后(换人、换料、换产品、换 工装夹具、调整设备等)对加工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进行检 验。目的是经过首件鉴定,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 设计要求的产品,验证和鉴定工装夹具的完好性,过程的生产能 力,为零、组(部)件的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首件检验是 符合性检验,首检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件检验由操作人员加工第一件产品后,按图纸要求进行自 检,合格后送检验员首检。如果操作

2、人员没送首检,产品出现批 量报废,其一切责任应由操作人员承担。2、检验员按图纸要求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并在首件上作出标 识,填写首件检验记录。3、首件检验的方法是对前3-5 件产品进行检验,如发现不符合图 纸要求,则马上暂停生产,采取措施,调整后重新开始加工,并 重新首检。4、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首件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 业。检验人员必须对首件的错检、漏检所造成的后果负责。二、自检就是操作者对自己加工的产品,根据工序质量控制的技朮标准进 行检验,并填写自检记录。自检的最显著特点是检验工作基本上 和生产加工过程同步进行。因此,经过自检,操作者能够真正及 时地了解自己加工的产品的质量以及工

3、序所处的质量状况,当出 现问题时,可及时寻找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自检制度是工人参 与质量管理和落实质量责任制度的重要形式,也是三检制度能取 得实际效果一基础。三、巡检要求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对产品加工序进行巡回质量检验,检验 人员应按照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和数量进行检验,并作好 巡检记录。工序质量控制点应是巡回检验的重点。巡检对检验人 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也是检验人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检 验方式。检验人员在认真履行检验职能的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地 帮助操作员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质量意识,分析质量原 因,提高操作技能。当巡检发现工序质量出现问题时,不能有情 面观念,要严格把关,实事求

4、事。一方面,要和操作工人一起找 出工序异常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恢复工序受控状态; 另一方面,必须对上次巡回检后到本次巡回检前所有的加工工件 全部进行重检或筛选,以防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四、三检制 三检制就是操作者自检、工人之间互检和专职人员专检相结合的 一种检验制度。这种三结合的检验制度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参与 企业质量检验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是任何单纯依靠专业质量 检验的检验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五、互检 就是工人之间相互检验。一般是指: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 来的在制品进行抽检;加工过程中发现上道工序的产品不符合技 术要求;同一工作地轮班交接时间的相互检验;班组质量员或班 长对本班

5、组工人加工的产品进行抽查等。互检是对自检的补充和 监督,同时也有利于工人之间协调关系和交流技朮。六、末件检验 主要靠模具、工装保证质量的零件加工场合,当批量加工完成 后,对最后一件或几件产品进行检查验证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下 批生产做好生产技朮准备,保证下批生产时能有较好的生产技朮 状态。末件应由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进行,检验合格后,检 验员填写末件检验记录,并作好标识。末件检验主要是验证检验 过程的一致性。七、完工检验 又称最终检验,是全面考核半成品或成品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规范 标准的重要手段。完工检验能够是全数检验,也能够是抽样检 验,应该视产品特点及工序检验情况决定。实践证明,虽然所有的检

6、验和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在生产部门进行 的,但在所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中,有 6070是直接或间接 地由设计、制造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缺陷造成的。因此说,树 立全员质量观念,发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这是提高质量的根 本。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需要由很多个环节来共同完成,从产 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生产、销售直到售后服务。而所有这些 环节都是由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员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 都将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需要环环相扣、层层把关。质量 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单纯依靠质检人员对质量把 关,那么要保证质量就需要百分之百的检验,这就势必增加企业 质量成本,而且也只能

7、是事后把关,无法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 用,这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现代企业是不可行的。另一方面,现代 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仅靠少数质检人员的努力,不可能将产 品质量控制在满意的水平,而生产一线的工人对工艺过程最为了 解,最容易发现产品和零部件的缺陷。因此,将生产一线工人纳 入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队伍中,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当前,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 QC 小组活动,是企业中群众性 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QC 小组的成员不但包括领 导、基层管理人员、技术员,而且注重吸引生产、服务一线的员 工参加。因此企业能够经过 QC 小组,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从而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8、。企业要发展,产品质量要提升,离不开对人的意识教育和培 训。从现代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意识就是一种内化的心理活动 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要提高企业的 产品质量,则首先要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开始。质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质量检验”到“统计质量 控制”再到“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质量是效益,质量 是市场,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重要性在市场 竞争中得到了 证实,而且将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关注焦点。质量已走出狭义的范 围,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如: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学习质 量、直至人们的生活质量等等。质量无所不在。这一发展趋势再 次说明了,市场的竞争

9、将以 “质量竞争”为前提,因而如何提升产 品质量又再次成为质量管理的一大课题。另外,从“人、技术和管 理”的三大质量管理要素及“人、机、料、法、环”等质量问题分析 来看,“人”都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企业员 工的“质量意识”提升就显得更为重要。 企业员工 “ 质量意识 ”的提升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如企业文 化、管理的标准化、标准的执行、工作行为及教育培训等等。但 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加入,因为 高层管理人员的关注将明确企业对 “质量”的重视程度,她们的以 身作则将告诉所有员工 “质量”的提高势在必行,同时也告诉所有 员工领导的态度与决心。对于质量意识的管

10、理,我们不能简单的 停留在只喊“口号”或不加度量的定性概念层面上,而没有评价、 没有检查。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体系,只凭一 贯的思想教育、宣传来进行质量意识的提升,将难以避免其工作 的盲目性,实际操作的无序性。这在多少次的质量投诉与质量问 题的发生中,我们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也清醒的认识到提高质 量意识的重要性。但我们的管理人员、管理干部有没有认真思考 过这一问题,要如何进行控制与改进!要完成任何一件事情、任何 一项工作,其目的必须十分明确,其次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 如何去做,最后完成情况如何,并及时总结补充存在的不足,再 进行入下一循环。因此,质量意识的提升要让所有参与人员明

11、白 其目的是什么,在一段时期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具体要如何 去操作,而且在出现问题时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取得成绩时受 到什么样的奖励。使质量意识的优劣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使所 有员工在工作中能不时的感觉到工作的压力与动力,从而尽量保 证任何细微的产品缺陷都不流入下道工序,进而增强其可操作 性。为了防止实际操作的执行不力情况,管理人员要定时与不定 时的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及时进行表扬与奖 励,对于存在不足的员工要进行工作指导,对于存在不执行或执 行不力的员工进行处罚,真正做到奖罚分明。让所有员工都从“要 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并在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质量的定义 即符合要求;质量系统的核心在于预防;工作标准是零缺陷;质 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来衡量)的指引下实现质量意识的真正 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