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和补充题_2007_学生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028293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和补充题_2007_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和补充题_2007_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和补充题_2007_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和补充题_2007_学生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和补充题_2007_学生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和补充题_2007_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和补充题_2007_学生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逻辑(技术)习题及题目类型指导说明:(1)答题请先抄题目再解答,书写整齐,所需图表齐全。(2)以下所列页号和题号均以指定教材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二版)(王毓银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版)为准。主要参考书目:(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阎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4版(2)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二版)学习指导书王毓银 沈明山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 第1版(3)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 数字部分 李哲英 骆丽 张有根 李晓光 编 李哲英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第1版第1章 习题 大题5道P12:1-1(2)(4) 题目类型:二进制十进制

2、P12:1-2(3) 十进制二进制P12:1-3(1) 十六进制十进制P12:1-4(3)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P12:1-6(1)(2)(5)十进制各种BCD码第2章 习题 大题9道P51:2-1(1)(2)(3) 题目类型:逻辑描述真值表表达式P52:2-2(1)(2) 用真值表证明等式(难点:如何按逻辑关系快速填写真值表)P52:2-3(1)(2)(3)(4) 写反函数和对偶式 P52:2-5(1)(3)(10)证明异或同或的等式关系(难点:代入规则,异或同或展开式)P52:2-6(1) 证明:若ab=c,则ac=b。与上题5(10)相似。P52:2-4(1)(2)(3) 公式法证明等式

3、P52:2-8(1)(3)(5) 公式法化简P52:2-7(1) 写 F反和F*的m形式P53:2-9(1)(8)(改:第5小题中无关项15取消,因与前最小项重复)卡诺图化简,其中(5)(6)含d,(7)(8)为M的形式补充题B 21:设:开关合上为1,断开为0;灯亮为1,灭为0。请快速写出下图的函数表达式:P=f(A,B,C,D,E,F,G)第3章 习题 大题8道,包括补充题 P112:3-4 给定门电路和输入波形,画出输出波形(重点:写表达式、波形上下对齐)P114:3-11 二极管与门/或门实现CMOS门输入端扩展P114:3-13 二极管或门(在输出端)实现CMOS门输入端扩展补充题B

4、 31:试说明能否将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当做非门使用?如果可以,各输入端应如何连接? 补充题B 32:分析下图所示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写出能正常工作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分别假设电路为TTL、CMOS进行分析) 门电路分析题补充题B 33:分析下图所示电路,写出 门电路分析题(1)若器件为TTL时的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2)若器件为CMOS时的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3)将两种结果作一个对比,并总结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器件。补充题B 34:分析下图所示电路 门电路分析题(1)若器件为TTL时是否能正常工作,写出能正常工作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2)若器件为CMOS时是否能正常工

5、作,写出能正常工作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3)将两种结果作一个对比,并总结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器件。补充题B 35:试比较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优、缺点。 门电路分析题第4章 习题 大题23道,包括补充题补充题B 41:简述(1)从真值表写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方法;(2)从逻辑函数列真值表的方法;(3)从逻辑电路写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方法;(4)从逻辑函数表达式画逻辑电路的方法。P172:4-1 题目类型:SSI分析,给定电路,写输出表达式P172:4-2 SSI分析,说明功能。S1,S2控制的ALU运算发生器P172:4-4(1)(4) SSI设计,与非门,可以有反变量P173:4-6(1)

6、(2) SSI设计,与非门,只有原变量P174:4-8 SSI设计,给定波形,自选门P174:4-11(1) SSI设计,8421BCD余3BCD,与非门P176:4-22 SSI设计,实验室配药规则,难点:逻辑抽象P174:4-9 SSI设计,无优先级编码器P175:4-13 加法器级连分析,2位DECBIN补充题B 42:由4位全加器74LS283和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组成如下图所示的电路。试说明在下述情况下电路的输出端COO和S3S2S1S0的状态。(要求有分析过程) 全加器的应用题(1)当K=0,且A3A2A1A0=0111, B3B2B1B0 = 1011时,(2)当K=1,且

7、A3A2A1A0=0111,B3B2B1B0 = 1011时。(3)总结:原码、反码、补码的概念。P175:4-12 410线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分析P175:4-14(1) 方法一:用8选1实现4变量函数:1、扩展法;2、降维图法P175:4-14(1) 方法二:用74138实现4变量函数P175:4-15(注:只做11题(1)方法一:用双4选1实现代码转换P175:4-15(注:只做11题(1)方法二:用38译码器74138实现代码转换 补充题B 43:设计将8421BCD码转换成余3循环码的逻辑电路。要求:用译码器74LS138实现。P176:4-17 七段译码器显示系统设计(灭0控制)补

8、充题B 44:由译码器和编码器组成的电路如图,已知编码器的功能表如下表所示,输入B3B0为8421BCD码,试说明输出信号D3D0与输入信号B3B0的逻辑关系,并说明该电路的功能。Y3 Y2 Y1 Y0000000000001011011101111011111011111101111111011111111011111111100 0 1 1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1 0 0 01 0 0 11 0 1 01 0 1 11 1 0 010 0 0 0P176:4-18 比较器级连,4位12位补充题B 45:用二个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及门电路构成多功能运算电路如下图

9、,写出输出信号Z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用MUX实现的ALUP176:4-19 两片双4选一扩展成16选一补充题B 46:(要求用扩展法实现)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1)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要求见下图所示的时序图。 由给定的输入、输出波形约束条件设计出组合逻辑电路补充题B 47:已知4位比较器和3线8线译码器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试分析当译码器输出分别只有一个为0时,相应的地址输入的二进制码地址值,并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填入下面记录表中。表中A3.0表示A3、A2、A1、A0的降序排列值。 组合逻辑电路综合实用电路的分析、工控机接口板的板间地址译码电路原理A11.8A7.4A3.016进制地址

10、0111111110111111110111111110111111110111111110111111110111111110第5章 习题 大题7道,包括补充题P203:5-8(功能表见表541) 边沿D,画波形,无外围电路,无异步输入P204:5-9(功能表见表542) 边沿JK,画波形,无外围电路,无异步输入P204:5-10 边沿FF,加外围电路,画波形。重点:列状态方程,找规律画波形P204:5-13 边沿D构成的抢答器。难点:异步时序,时钟信号决定输出方程执行否P204:5-14 SSI时序电路分析,异步时序电路。难点:同上补充题B 51:已知触发器电路如图所示,试写出各触发器的状

11、态转移方程。 FF简单分析题补充题B 52:写出下图各触发器电路的状态转移方程,并画出给定输入作用下各电路Q端的波形。题目类型:FF简单分析题并画波形图(注:FF2的C接触发器的端、FF3的C接触发器端。)第6章 习题 大题34道,包括补充题P280:6-2 题目类型:Moore同步时序分析,3级JK,检查自启动P282:6-7 Moore同步时序分析,4级D,有输出方程补充题B 62:试分析图示电路,列出状态转移表。 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应用分析题P280:6-5 Mealy同步时序分析,2级JK,有输出方程。难点:分析状态时,计算较复杂。P286:6-31 单片74160分析P286:6-32 单片74160分析,有计数容量控制端MP286:6-33 单片74161分析,有计数容量控制端MP285:6-27 单片74160+D(FF),求分频比P285:6-28(以第二片的CO为输出信号) 2片74161级连分析,求分频比P285:6-262片74161级连分析,使用/LDP280:6-3 Moore异步时序分析,4级JK,有输出方程。难点:异步P280:6-6 Moore异步时序分析,4级JK,有输出方程。难点:异步P282:6-8 Moore异步时序分析,3级D,有输出方程,说明分频比。难点:3.5分频P28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