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概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02683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学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管理学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管理学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校管理学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校管理学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学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学概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学校管理学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意义、地位、作用1、什么叫管理? 管理就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2、管理的对象是什么?人、财、物、事、时间、信息3、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4、管理的基本要求? 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最好的效果。(我认为还要加上“最长远的”几个字)5、管理的重要性: 发达国家对管理极为重视,他们有这样的说法: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我国长期以来,靠的是个人的经验管理、行政管理,而不是科学管理。管理不得法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1)工作效率低 不然不全是管理方

2、面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职责不清、制度不严、赏罚不分造成的。2)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是人力管理不善 物品霉烂、变质、滞销和其他不正常的损耗,经费开支不平衡,是物力财力上的浪费总务财 务管理不善3)造成严重事故 除了极少数是自然灾害损坏以及坏人破坏,大多数是管理不善。6、学校管理学的性质 学校管理学是一般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学的理论是它的理论依据之一,但它又是教育科 学的组成部分。教育科学的门类:理论方面的: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 历史方面的: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应用方面的:教学法、教育统计学、教育行政学、 学校管理学

3、;技术方面的:教育工艺学、教育技术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如教育学又可分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 育学、高等教育学。不管有多少分支,它研究问题无非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校怎么办?教育事业怎 么发展?学校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怎么办?怎么按规律办事? 办好一所学校的最主要的四个条件:有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有比较好的学生来源;有 比较好完善的教育设备;有比较高的管理水平。学习学校管理学,研究学校管理学,是为了增强管理学校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避免瞎指 挥。第二节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自从有了学校,就存在学校管理活动 学校管理有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之分。第三节 学

4、校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理论依据一、学校管理学的性质:1、是一门边缘学科。既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当然,学校管理学不仅与教育学有关,还同管理学、心理学、人才学有关。但它基本上是属 于教育科学范围的,因为它是从管理这个角度来研究教育现象的。2、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用科学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政策性很强。我 们研究学校管理学是为了指导实践。学是为了用,不是搞纯粹理论的研究。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这涉及学校管理与教育行政的区别有人认为:学校管理既包括学校内部的管理,也包括学校外部的管理,把学校管理与教育行 政合二为一在我国,行政具有两个含义: 一指执行国家

5、赋予的权力而言,如行政手段、行政措施、行政步骤。执行各种权力的单位叫 行政单位、行政机构。二指机关、企业、团体内部的管理而言,如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行政费用,即管理人员、 管理工作、管理费用。按照我国对“行政”一词的理解,按照我国的习惯,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有明显的不同。1、教育行政研究的内容包括:1)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2)领导关系和工作方法,3)教育立法问题,4)学制和普及教育问题,5)教育结构问题,6)教育事业发展问题,7)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用、考核和培养提高问题,8)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9)教育评价、教育视导等, 主要探讨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管

6、理教育事业的规律。2、学校管理研究的内容:1)学校管理体制2)学校管理原则3)学校管理方法4)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管理 主要探讨学校内部的管理规律。三、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如下: 普通教育行政学 高等教育行政学 教育行政学 职业教育行政学 教育管理学 社会教育行政学 学校管理学 普通学校管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学职业学校管理学特殊学校管理学 本书属于普通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充分运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校内人力、物力、财力 诸因素的作用,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地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四、学校管理学的理论依据:1、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辩

7、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邻近学科的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五、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学研究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教学原理、教学过程 学校管理研究怎么管理教育,怎么管理教学,研究管理规律六、心理学的理论。 学校管理学要按照心理学揭示的规律,来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七、管理学的理论行为科学在早期称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分为许多学派。西方的行为科学给管理理论带来了很 大的变化。过去的管理,多以事、物为中心,只在金钱和物质条件上化功夫;行为科学则强调以人为中 心,着眼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过去的管理靠纪律和监督强制,行为科学则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和人的需要,着重引导。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文

8、献法、测验法、调查法、统计法、图表法、历史法、比较 法、分析综合法、归纳和演绎法、实验法、个案法。学校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以上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但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以下 几种:一、总结法 即总结实践经验。二、历史法 即继承优秀遗产。原因有四:1)有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2)有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976 年 岳麓书院 977年白鹿洞书院 宋代朱熹 “学规”3)有世界上最早的选拔人才的方法:考试、推荐4)世界上最早实行统考 公元前 607 年,即隋炀帝在位时,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三、调查法 即开展调查研究。四、实验法 即进行教育实验。赞科夫 苏霍姆林斯基 陶行知 直接搞教育实践。 就目前来

9、说,我国的教育实验是很落后的。没有教育实验,没有充分可靠的数据和材料,就可能凭长官意志办事,或者凭主观意志办事, 忽视客观规律。长官意志和主观意志同教育科学是不相容的。五、个案法 即分析典型案例。 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虚构的,但必须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一般是一例一案。六、比较法。 目的在于学习外国长处 如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体会。全面理解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一、如何理解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主要指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二、如何理解“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是现代大工业生产对劳动者的客观要求。(一)从宏观上理解。有的是学校

10、应该做的,有的则不是学校力所能及的。它不仅同学校的 教育、教学工作有关,还同学制、课程、教材、师资、专业设置等有关。(二)要从“双向”上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谈到,不仅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生产劳动与要与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免费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工厂劳动,把教育 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 马克思:“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列宁:“无论是脱离生产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 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三)不要仅仅限于参加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相联系”“教育与生活

11、相联系”“教育与社 会相联系。”要因地制宜,要把它同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四)要明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必须从学用结合、从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 高度来认识教劳结合的目的和意义。(五)要明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内容。1、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陶行知:“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是开天僻地的大好佬。”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学与用相结合。学以致用,学用一致,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生要标志。三、如何理解“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我们要培养

12、的人是“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第三章 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含义及其与学校管理的关系一、什么是教育思想? 教育家提出这样那样的教育见解、教育主张,家长对学生、子女的教育过程中采取这样那样 的教育方法,是他们教育思想的反映。近百年来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实质上是教育思想的论争。 所谓教育思想:就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者培养人、教 育人的指导思想。二、教育思想的特点:第一,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思想。因为教育受政治、经济所制约,不同时代的教育,必然 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要求。第

13、二,教育思想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培养人的根本指导思想,如教育方针、培养目 标;二是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具体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如某项教育内容、某门学科的规 格要求,某种管理工作的规范等。第三,教育思想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第四,教育思想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有社会性。三、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有什么关系:学校管理的研究范围(1)管理内容: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校产管理、工作管理、时间管理、信息管理;(2)管理手段: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和机构、管理法规、管理原则方法和技术;(3)监督机制。管理内容中最重要的是人员管理 管理手段中最重要的是管理体制(领导体制) 其实质是要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学校管

14、理的基本要素,又受教育思想的支配。教育思想 统帅着学校管理中的诸因素。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是学校管理者治校的根本。第二节 正确评价传统教育思想 应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当前在教学方面陈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表现呢?(一)只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二)只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三)只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四)只有统一要求,忽视因材施教 当前错误的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上。这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 在现阶段以至相当长的时间里,只要还没有普及大学和高中,就必然要采用择优录取的办法 来选拔新生。就必然存在着竞争。竞争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问题是要有

15、多种竞争渠道,让 竞争者有选择的余地。 这种情况还和现有的就业制度、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有关。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于是,上级文件、社会名流、学生家长一再呼 吁“救救孩子”,但“年年喊减轻,岁岁在加重”原因在于:(一)学校领导人缺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勇气。片面追求升学率,贻害无穷,造成教师 和学生负担过重,当领导的同样感到头疼。为什么还要违心地随波逐流, “明知是火坑, 偏要往里跳”呢?因为社会、家长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来作为衡量学校办得好坏的标准,学 校领导人顶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一旦升学率降低甚 至“剃了光头”,就感到无脸见人, 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教育思想呢?(一)明确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明确人才的规格要求。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有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 实是求事、独立思考、勇于创造3、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培养拔尖人才。(四)贯彻“三个面向” 除此之外,还应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 要从各校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根据自己敏锐的观察,提出自己的 见解;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苏霍姆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