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023851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 (1)直接送达;登记管理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宣告后将决定书当场交付给被处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并由其负责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即为送达。(2)留置送达。(3)邮寄送达。(4)公告送达。 行政机关的职员,在掌握了确切的对方实施了侵权行为之中,需要按照既定规定法律的规定,处罚该行政相关人,并且需要将处罚的结果告知该主体,不同的处罚的送达流程不不同的,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有哪些?行政拘留送达程序规定的送达方式:(1)直接送达登记管理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宣告后将决定书当场交付给被处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并由其负责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

2、盖章,即为送达;其负责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由案件承办人员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登记管理机关在适用直接送达时需注意: 无特殊情况的,均应适用直接送达的方式; 由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受送达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受送达人已向登记管理机关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送达法律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2)留置送达在适用留置送达时,应当注意: 留置送达的条件是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 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绝签收事由

3、和日期; 送达人、见证人要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把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的日期为送达日期。(3)邮寄送达当登记管理机关直接送达法律文书有困难时,也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送达。采取邮寄送达时,应当注意: 在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才能采用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邮寄送达,应当附有送达回证。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

4、送达日期; 送达回证没有寄回的,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4)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送达的最后一种方式,在适用公告送达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通过其他方式都无法送达时,适用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可以在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刊登公告;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公告期为60日; 公告期满后,即视为送达; 登记管理机关采用公告送达方式的,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都不得随意的侵害民事主体的行为,且民事主体若不服从于该处罚,也不得拒收,只能按照既定规定规定,向当地的机关,提出复议请求。若没有异议,则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