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00909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华电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00MW 级机组 供热改造工程电厂外供热管网工程安全用电管理制度陕西华海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蒲城热管网工程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化,保证施工现场用电安全,制 定此制度。1. 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用电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1 宿舍照明不得乱拉接线,不得使用带开关的灯头。1.2 仓库、食堂等场所不得擅自安装照明器具,若需要增加时, 必须经现场电气技术人员同意,并安排专业电工完成。1.3 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电炉子,室内不得使用功率大于 100W 的 灯泡。1.4 现场使用设备(除固定设备外)在使用时必须设置三级开关箱,不得强迫电工将使用设备

2、、器具的电源线直接接在远离设备的二 级配电箱上。1.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和器材必须使用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假冒伪劣、合格证和资质证明不全的不 合格产品;安全电气产品必须经过国家专业检测机构认证。1.6 开关箱应直接控制用电设备。开关箱与所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 3m,与分配电箱的距离不得大于 30m。开关箱内安装漏电开关、熔断器及插座。电源线采用橡套软电缆线,从 分配箱引出,接入开关箱上闸口1.7 每台用电设备都必须设置独立漏电开关,严禁用一个开关控 制两台以上的电气设备(包含插座)。1.8 移动式配电箱不得置于地面上随意拖拉,开关箱亦不得平放在地上或

3、倾斜放置,应固定在支架上,其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 于 0.6m,小于 5m。1.9 施工用电源线、设备线不得有破损,有破损处必须包扎良好, 否则不得投入使用。1.10 现场使用设备及三级箱的电源线不得在钢筋或地上拖拉,电缆导线必须用木方、绝缘导管或绝缘皮保护,以防电缆、导线绝缘 破坏而伤人。1.11 各设备、线路、开关箱存在问题时或使用不方便时,不得擅自处理,必须报告电气专业管理人员,并由电工及相关设备维修人 员处理。1.12 用电人员应做到:1.12.1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1.12.2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

4、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1.12.3 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1.12.4 若发现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线和开关箱存在问题,应 及时报告电气专业管理人员,并由电工解决。1.12.5 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 后进行。1.12.6 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放杂物及易燃物体,并派专人负 责,定期清1.13 电箱管理规定1.13.1 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接电气设备。1.13.2 工作人员使用各种电器设备时,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 程,并服从电工的安全技术指导。1.13.3 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指派无电工操作证人员进行电气设 备的安装、维修工作,更不准强令电工违章

5、作业。1.13.4 专业电工有权制止一切违章用电行为,有权向安全部门报 告。1.13.5 电箱安装就位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14 现场使用移动照明时,照明线路不得拴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电缆、导线严禁在地面上乱拉、乱拖。灯具需要安装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时,线路和灯具必须用绝缘物与其隔离开,且距离工作面高度在 3m 以上。控制刀闸应配有熔断器和防雨措施。并经电气 技术员同意,并安排专业电工完成。1.15 在下列情况工作时,必须由专业电工安装低压照明,不得擅自乱拉接线:现场局部照明用的工作灯,室内抹灰、水磨石地面等潮湿的作业环境,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 36V。在特别潮湿,导电良好的地面

6、、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灯具,其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12V。工作手灯应用胶把和网罩保护。以上规定必须严格执行,违者每条罚款 100 元2.常用机具及操作人员应达到以下操作要求 :2.1 电焊工2.1.1 金属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非电焊工严禁进行电焊作 业。2.1.2 操作时应穿电焊工作服、绝缘鞋和戴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 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系安全带。2.1.3 电焊作业现场周围 10m 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2.1.4 雨、雪,风力五级(含五级)以上天气不得露天作业。雨、 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2.1.5 操作

7、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和工具,如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焊机外壳保护接地和焊机的各接线点等,确认安全合格方可作业。2.1.6 严禁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域内、运行中的压力管道 和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内以及受力构件上焊接和切割。2.1.7 在密封容器内施焊时,应采取通风措施。间歇作业时焊工应到外面休息。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 12V。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焊件隔离。焊接时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 抢救方法。2.1.8 施焊地点潮湿或焊工身体出汗后而使衣服潮湿时,严禁靠在带电钢板或工件上,焊工应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 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2.1.9 焊接临时接地

8、线头严禁浮搭,必须固定、压紧,用胶布包严。 2.1.10 操作时遇下列情况必须切断电源:(1) 改变电焊机接头时。(2) 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3) 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焊机时。(4) 焊机发生故障需进行检修时。(5) 更换保险装置时。(6) 工作完毕或临时离操作现场时。2.1.11 高处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2.1.11.1 必须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并系在可靠的构架上。2.1.11.2 必须在作业点正下方 5m 外设置护栏,并设专人监护。必 须清除作业点正下方区域易燃、易爆物品。2.1.11.3 必须戴盔式面罩。焊接电缆应绑紧在固定处,严禁绕在 身上或搭在背上作业。2.1.11.4 焊

9、工必须站在稳固的操作平台上作业,焊机必须放置平 稳、牢固,设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2.1.12 操作时严禁将焊钳夹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将焊接电缆挂 在脖颈上。2.1.13 焊接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焊把 线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2.1.14 焊接电缆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2.1.15 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不得碾轧焊把 线。应采取防止焊把线被尖利器物损伤的措施。2.1.16 下班后必须拉闸断电,必须将地线和把线分开。并确认火 已熄灭方可离开现场。2.1.17 电焊机必须安放在通风

10、良好、干燥、无腐蚀介质、远离高温高湿和多粉尘的地方。露天使用的焊机应搭设防雨棚,焊机应用绝缘物垫起,垫起高度不得小于 20cm,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2.1.18 电焊机必须设单独的一机一闸箱,箱内必须是漏电开关。一次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 5m,二次线焊把线长度应不大于 30m。 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必须安装可靠防护罩。2.1.19 电焊机的外壳必须设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2.1.20 电焊机焊接电缆线必须使用多股细铜线电缆,其截面应根据电焊机使用规定选用。电缆外皮应完好、柔软,其绝缘电阻不小于 1M20)焊钳和焊接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2.1.20.1 焊钳应保证任何斜度都能夹紧焊条,且便于更换

11、焊条。2.1.20.2 焊钳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能力。手柄绝热性能应 良好。2.1.20.3 焊钳与电缆的连接应简便可靠,导体不得外露。2.1.20.4 焊钳弹簧失效,应立即更换。钳口处应经常保持清洁。 2.1.20.5 焊接电缆应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绝缘外层。2.1.20.6 焊接电缆的选择应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和电缆长度,按规 定选用较大的截面积。2.2 打夯机操作要求2.2.1 打夯机械的操作手柄必须采取绝缘措施。2.2.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两人操作、一人打夯、一 人负责整理电缆。2.2.3 夯土机械必须装设防溅型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小于 15mA,额定漏电动

12、作时间小于 0.1 S。2. 2.4 夯土机械的负荷线应采用橡皮护套铜芯电缆,其电缆长度应 小于 50m。2. 类手持电动工具安全要求3.1 电动工具的开关箱内必须安装隔离开关,短路保护,过负荷保 护和漏电保护器。3.2 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选择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其应符合 GB116974通用橡套软电缆的要求,其中绿/ 黄双色线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线。3.3 施工现场优先选用类手持电动工具,并应装设额定动作电流 不大于 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 01 S 的漏电开关3.4 在狭窄场所施工,优先使用带隔离变压器的类手持电动工具,如果选用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型的漏电保护器,把隔 离开关或漏电开关装在狭窄场所外边并应设专人看护。3.5 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侯型的橡皮护套铜芯电缆, 并不得有接头。3.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接 线牢固3.7 分包方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服从总包方电气专业及安全检查人员的管理,积极配合现场的安全检查 ,落实各项问题的整改 ,总包方有权利和义务对分包方及人员进行教育和违章行为的经济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