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00403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坝渗流观测及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水利水电河口海岸研究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20)1土石坝渗流的支配方程忽略地下水流动方程中的惯性项,土石坝渗流的支配方程1,2为渗流场为均质各向同性时,式(1)变为护曲护曲.d2h(1)(2)C亠沪护沪 閔或乔+帝+百一方向上的渗透系数,h为水头,二-kh为渗流速在土石坝坝体和坝基适当部位,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测压管或渗压计,以及在其下游 适当部位设置观测渗流量的量水堰,并进行观测,可及时了解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坝 体的浸润线位置和渗流区各点渗透压力的大小,以及通过坝体和坝基渗流量的变化 情况,这对大坝的渗流和稳定分析都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土石坝各部位的测压 管水位和渗流量,选用合

2、理的分析模型进行及时的分析是监测土石坝运行安全的重 要内容。本文从渗流的支配方程入手,建立了土石坝中有压、无压渗流及其渗流量 观测资料的分析模型。经过实际应用表明,它可较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式中:k、k、k分别为x、y、zx yz度势。BUH B.M. 当坐标轴位对稳定渗流而言,它的解实际上可归结为在满足某特定边界条件下,求解上述方程 式。对无压渗流问题,由于浸润面事先为未知边界,故在求解过程中,先假定浸润 面边界,然后需通过反复试算,才可以对问题进行求解。根据Apa 和H yMepoB C.H的推导结果,对具有自由面的缓变渗流,日2胪+护胪2旳于不透水层面时,其不稳定渗流的方程形式为:日*

3、 即必H为水深函稳定渗流时,则渗流方程的形式为:朋 和。以上式中: 数;n为有效孔隙率;t为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浸润线位置即是方程中的一个变e量,故它无需作为边界条件来考虑。由于这时地下水流水深函数H的平方项亦满足 拉普拉斯方程,故只需以出为基本变量,就可求解有压渗流一样的方法解决无压 渗流问题。因此人们常将上述方程应用于无压渗流问题中。2坝基有压渗流观测资料分析 根据上述渗流支配方程的基本特性,当渗流场固定时,各点的位势应不随时间而变。位势可用下式表示:、旦旦工。式中:h为测压管水位,H、H分别为上下游i12水位。对坝体基本不透水的坝基有压渗流而言,由于渗流场是不变的,故渗流场中 某固定点的

4、位势与上下游水位变化无关,基本上为一常数。若渗流场中某点的位 势随时间增大,则意味着上游铺盖遭受局部破坏或在坝基内部产生渗透变形;相反 若位势减小,则意味着水库淤积或坝基内部淤填等等。因此对坝基有压渗流问题, 通常可采用位势法来分析其坝基渗流情况。对于渗流场中有中间位势的有压渗流,则场中各点位势不仅是空间位置的函数,还 与中间位势有关,中间位势固定,渗流场中各定点的位势亦固定。所以,在对坝基 中设有减压井情况下的渗流分析中,应结合减压井的位势进行分析,其合理分析模 型为:二a+b。式中:为坝基测压管位势;为坝基排水减压井位势;a、i j i jb 为回归系数。青山水库是浙江省的一座大(2)型水

5、利工程,坝基属双层地基,并采取了铺盖、减 压井和反滤盖重等渗流控制措施。其坝基的渗流是属于有中间位势的有压渗流。作 者采用了测压管位势与减压井位势的相关分析,然后对各个特定减压井位势下各测 压管位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搞清了坝基所存在的渗透变形问题。现以典型的0+400 观测断面(观测设施的断面布置见图 1)为例3进行分析。该断面历年测压管位势 与减压井位势的相关系数见表 1。减压井特定位势下的测压管历年位势过程线见图 2。表 1 历年测压管位势与减压井位势的相关系数管号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B40.8360.9080.8880.9

6、500.8490.4410.0320.5610.3660.5190.037d40.9830.9700.9750.9740.9350.9070.9780.9550.9650.9430.948E40.9340.9620.9870.8960.9660.9820.9800.9800.9810.9560.898F40.9900.9890.9960.9890.9650.9770.9770.9910.9910.9720.993昭1图1青山水库0+400断面测压管分布示意(单位:m)由表1和图2所示,在不同的井位势下,B4管在1993年以前其位势与井位势的相 关性较好,管位势变化规律基本正常。但1993年以后

7、,管位势与井位势关系曲线 的相关系数由原来的0.8360.950(19891993年)降至0.0320.561,不同井位 势下的测压管位势变化曲线出现明显异常,说明目前该管位势基本上已不受减压井 位势所控制,坝基渗流场出现明显变化。从历年库水位变化过程线来看,B4管位 势变化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大坝经过1993年、 1995年、 1996年、 1999年库水位屡创历史新高的影响,导致坝基土体产生一些局部冲刷和淤积现象所形成 的。D4、E4管的位势变化则出现历年下降的趋势,很显然这两管位势下降的原因 是由于测压管与减压井之间的坝基土体遭受局部冲刷所致。由此可见,坝基内部已 出现较为明显的

8、渗透变形。由坝基渗透坡降的计算表明 在不同水位条件下,B4、 D4管之间的渗流比降为0.1630.277,它们不仅远大于允许比降值0.12,并且还 超过了该地基土的破坏比降0.24。这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吻合。撚旱牺田启卅0匚i节麻二2二W %孑15 %420 %亍二1-于 “ 2汕盼3- 15%-加为:壬I 一1-5 滋二 2- R % 3-15 %兀2盹子I -1-予 % 亠2-口$-115 略土 创鱼支图2各特定减压井位势下的测压管位势历年变化曲线3 坝体无压渗流观测资料分析对于坝体无压渗流而言,测压管水位与其所处的位置、上下游水位变化幅度、降雨 量强度和筑坝材料的渗透性等因素有关。由于库水

9、位变化传递到测压管位置存在一 定的滞后时间,所以测压管水位变化还与前期库水位有关。此外,象土体固结,坝 前淤积,下游冲刷等因素对渗流状态亦会产生影响。归纳起来,影响测压管水位的 因素主要包括库水位、降雨量和时效3 个方面,根据具有自由面的无压渗流支配方 程的基本特性,库水位与测压管水位并不成线性关系,但它们的平方项则基本满足 线性关系。故库水位与测压管水位(以相对不透水层面为基面)之间合理的回归方程 型式可表示为:/二久tX , % +珀鶴右 +人風ln 1 +刖式中:h为测压管水位;H为当日库水位;H为前期库水位的均值;R为当日降雨oi-j0量;R为前期平均降雨量;。为时效。i-j针对青山水

10、库0+400断面的4支坝体测压管,参照上述模型,其回归方程为(4)直=% +直丹:+占丹;_孑 H-54-5 +。4丹1規 + aW-2S +%用9-聘+衍居IE +如加3 +10円74881189-10312104-123 + 13旧 124143 + 总 1电应0 +门15农 1-3 + 叭庁氏+ 盘丁+ 位g 石 + a 19 也 + ”釦& + *21 血(1 + H)式中:H。为观测日当天的库水位;片勺为观测日前第i天到第j天的平均库水位;Ro 为观测日当天的降雨量;R为观测日前第i天到第j天的平均降雨量;。为观测i-j日至正常观测起始日天数的百分之一;a (k=021)为待定系数;

11、k根据选定的统计模型,取各测压管所有的观测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并求出其最佳的回归方程,简要回归成果见表2,测压管水位实测值和回归值的过程线见图3。从表 2 各坝体测压管回归分析简要成果测压管号XXi I .复相关系数标准差F 检验值F0.0临界 值样本数A43530.9500.3581872.13C4850.8810.361453.24G412840.8940.2391222.25G423490.9450.1663442.854 渗流量观测资料的分析 渗流量观测不仅能了解水库的渗漏损失,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地监视土石坝的安全 情况,如果渗流量随时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则意味着渗流场内可能己产生局部的

12、 渗透破坏现象,就应及时找出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大坝总渗流量通常由 3部分组成:(1)通过坝体的渗流量;(2)通过坝基的渗流量;(3)通过两岸绕渗或 两岸地下水补给的渗流量。为了监测各部分的渗透稳定性,应尽量做到分区观测。渗流量的大小除直接受上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还与大坝断面轮廓、坝体和坝基土 渗透系数大小以及其防渗排水设施等因素有关。此外,由于土体固结、坝前淤积, 坝体或坝基产生渗透变形而导致渗流出口土体被冲刷。由于温度变化而会改变水的 粘滞性和影响基岩裂隙的张开度等,以上这些因素均会对渗流量产生影响。综上所 述,影响渗流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上下游水位、降雨量、时效及温度等。但在土石

13、坝中,温度通常影响较小,可不加以考虑。由前述渗流支配方程可见,对于有压与 无压渗流共存情况,其渗流量应为大坝作用水头H和出的函数。由库水位和渗流 量过程线可见,渗流量随库水位的变化同样亦存在滞后时间,故它亦与前期库水位 有关。其合理的回归方程型式为:Q =兀九,比,兄H二)+珀(血.殆J +齐In 1 +刖(5)式中:Q为渗流量;H为当日库水位;H为前期库水位的均值;R为当日降雨量;0 i-j 0R为前期平均降雨量;0为时效。对河口水库是浙江省的大(2)型水库,主坝和副 i-j坝坝区均设置了量水堰。主坝 1 号堰测量主坝坝体渗流量,2 号堰测量绕坝渗流量。(6 )副坝1号堰测量副坝坝体渗流量,

14、2号堰测量绕坝渗流量。针对对河口水库的具体情况,可参照上述回归方程,其具体形式4取为表 3 各渗流量回归分析简要成果量水堰号.、人 r .复相关系数标准差F 检验值F0.嘔界 值样本数主坝134890.8750.2607072.00主坝 230500.8200.2254800.14副坝 136070.8560.3756562.04副坝 231610.8580.1005492.00式中:Q为渗流量;H为观测日当天库水位;H为观测日前第i天到第j天的平均0i-j库水位;R为观测日当天的降雨量;R为观测日前第i天到第j天的平均降雨量;0i-j。为观测日至正常观测起始日天数的百分之一;a (k=018

15、)为待定系数。k根据选定的统计模型,选入和剔除因子的 F 检验值取2.50,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 求出最佳回归方程,回归简要成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4 个量水堰所测得渗 流量的复相关系数都在0.82以上,剩余标准差为0.10.375,说明回归方程具有 一定的精度。根据回归方程选入因子,对各分量进行偏相关分析,求得渗流量与各分量的偏相关 系数,结果见表 4。从表4 可见,影响渗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其次是库水位 与时效分量、说明量水堰测出的渗流量受降雨影响较大。故在坝址设置量水堰时应 尽量减少或消除地面径流和降雨对渗流量的影响,通常可在坝面及两岸设置排水沟 将非渗流水另行排除,此外设置量水堰的位置亦应考虑到尽量不受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