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00250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2060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

2、重难点:1.发现土壤里的生命。2.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二、自主学习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2、挖土壤(室外活动)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小

3、组内交流(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三、课后研究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第2课、了解土壤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3、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4、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2、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三、教学准备: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2、生回答。3、师讲:今天

4、我们就来探究土壤。(二)新授1、观察土壤(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2、自主研究(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记录在记录本上)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小结: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5、探究透水性能:

5、(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倒入相同的水。 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分组讨论大组交流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五、课后作业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实验册第3课 肥沃的土壤教学目标:

6、过程与方法: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3、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教学重难点: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2、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二)自主学习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2、自主研究(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

7、能与什么原因有关?3、制作肥料袋(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4、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5、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

8、,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三)总结巩固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1、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2、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四)、课后作业1、继续观察自己

9、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2、完成实验册第4课、土壤的保护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2、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3、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4、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二、教学重难点:1、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2、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

10、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

11、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三)巩固应用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五、课后作业1、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2、完成实验册。第二单元第1课、果实和种子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

12、周期的资料。知识与技能1、认识果实和种子。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和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2、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种子的构造。难点:设计种子萌发的实验。三、教学准备:植物挂图和一些图片。一些种子和与水浸过的。放大镜等。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回忆原有知识,引发研究内容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3、了解种子吗?发表自己的看法,填写活动记录。4、学生提出种子构造!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较快的记录;对研究问

13、题有兴趣。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1、提出: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2、提出: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5、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6、讨论发表注意点。7、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8、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讨论归纳9、讨论积极,认真倾听。10、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三、讨论种子的萌发1、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2、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3、讨论,发表意见。4、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5、积极发现问题。6、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四、交流问题

14、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共同讨论第2课 根和茎教学目标 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同之处。 2、能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茎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区分直根和须根。 1、 出示大蒜和菠菜。你认识这两种植物吗?2、 观察它们的根有什么不同? 3、 讲述:像菠菜这样,有明显的主根,侧根小于主根的,我们叫它是直根。像大蒜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在茎的周围长出很多粗细相似须毛状的根,我们叫它是须根。 二、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1、 讲述:根对于植物来说非常重要,你知道根有哪些作用吗? 2、提问:你能设计一个证明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吗? 3、小组讨论。汇报实验方案。注意几个条件的控制。 三、了解茎有各种形态。 1、刚才我们认识了植物的根多种多样,那么它们的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看书上图片,提问: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 2、汇报并填写习作第三题。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四、认识茎的作用。1、讲述: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植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