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景区导游词.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00208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园景区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桃园景区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桃园景区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桃园景区导游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桃园景区导游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园景区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园景区导游词.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园景区导游词游船上岸: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东岸桃园。【吕岱碑】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石碑上刻的是三国名将吕岱的生平介绍。吕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东吴政权元勋重臣之一,深受孙权的赏识。他戎马一生,为东吴的发展和巩固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吕岱还是一位高寿将军,70岁仍领军打仗,多有战功,在92岁时担任东吴大司马,于96岁逝世。临终前,仍嘱咐家人丧葬礼仪一切从简,自己的棺木不用油漆,以保持其一贯的清廉简朴的作风。据史籍记载,吕岱是泰州海陵人,也是登上中国政坛担任军政要职的第一位泰州人。【踩菱榭】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走的这个水榭叫做踩菱榭。 “踩”是足字旁的踩,“菱”是菱角的“菱”,取名

2、“踩菱榭”是因为这个平台的下面种有大片的菱角。可能有人会奇怪,菱角难道是用脚踩吗?其实,我们站的这一平台设计高度为3米,而凤城河在夏天涨潮的时候,水位普遍高于3米,走在上面也就相当于将菱角踩在脚底。据本草纲目记载,菱角能补脾胃、健力益气,清热去火,有很好的养生功能。泰州城河水质清澈,是适合菱角生长的地方。泰州的菱也有很多的讲究,有城河菱与下河菱之分。城河菱多为四角菱,菱肉饱满,清洗时菱角大都沉于水底,也称老菱。下河菱清洗时,大多浮于水面,因此称嫩菱。嫩菱吃起来口感就比老菱差多了。因此泰州的老人在买菱时还常常要问一声:“这是不是城河菱?”现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将会在这里举办大型的采菱节,到时大家

3、可以在城河里划船采菱,既可以享受动手的乐趣,还可以品尝到泰州的特产城河菱的美味。【桃园简介】请大家跟我沿石阶上去,现在我们来到了桃园景区,它是我们泰州凤城河风景区的一部分。景区占地180亩。取名桃园,一是因为桃园景区遍植桃花;二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的大戏剧家孔尚任在这里完稿了桃花扇这部中国戏曲上的传奇。其实泰州还有两个园子是因为戏曲而建园的。桃园对面的梅园,就是为了纪念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而建。梅兰芳是“梅派”的创始人,也是“四大名旦”之首,他是把京剧传送到国外的第一人。早在1984年,为了纪念梅兰芳90诞辰在凤凰墩上建了梅兰芳纪念亭,1987年又兴建了梅兰芳史料陈列馆,1996年地级泰州市诞生,

4、组建了梅兰芳公园。除此之外,在桃园的西边还有个柳园,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评话宗师柳敬亭所建。柳敬亭是明末泰州人,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说书艺人,被评为“一代评话宗师”。已故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生前曾来泰州寻访柳氏遗迹,并反复自语:“我是寻宗来了。”这样梅、桃、柳三种植物分别代表戏剧、传奇、评话这三个戏曲方式,三园连成一线,构成了我们泰州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戏曲文化三家村。【过渡句】各位游客,刚刚您在望海楼景区感受到的是泰州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而现在我们身处的桃园景区则是以民间传说为代表,彰显泰州民俗文化。在桃园会让大家感受的是一个更加富有传奇色彩的泰州。【十胜桥】在我们桃园景区内

5、就有三座桥是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现在我们经过的这座曲桥就是其中一座,叫做十胜桥。据说当年赵匡胤在起兵之时,连续征战,一日十战,连获大捷,终得天下,泰州人为了纪念这位英明的皇帝,取名“十胜桥”,以此表达对他的敬仰。【桃花岛】您现在来到的是桃花岛景块。桃园里的桃花主要都集中在这个岛内和四周,桃花的种类有紫叶桃、菊花桃、五色桃、碧桃、寿星桃、垂丝桃等计107个品种。这里种植了3000多株的桃花,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观赏桃品种,达到百十余种,这在全江苏省都是少见的。而这里面又以碧桃为主,碧桃是重瓣花桃的总称,有红碧桃、洒金碧桃等,在桃园里基本上都是以观赏桃为主,没有果桃。桃花花期在每年阳历的三月底

6、四月初,因此大家记住了:一月金陵看梅花,三月海陵赏桃花。每年的三月,我们热诚的欢迎您再来我们景区欣赏桃花。【隐龙桥】大家眼前的这座拱桥叫隐龙桥,也称巴掌桥,叫巴掌桥倒不是因为它小,其实是有段故事呢。相传赵匡胤在没有做皇帝之前,一次在泰州兵败,为了不让后面跟来的追兵发现,他急中生智,翻身躲到桥下,但桥身因为年久失修,被大队人马踩得摇摇晃晃,赵匡胤只得举起手臂,撑住桥顶,才得以安全脱险。事过之后,有人无意之中发现桥背面留有两个深深的大巴掌印。不久,这件事传扬开来,巴掌桥的名字也就渐渐被人喊起来了。后来,赵匡胤登基做了宋代的太祖皇帝,于是改名为“隐龙桥”,意思是龙隐泰州。 【渔壮园】各位游客,我们现

7、在来到的这一片叫做“渔壮园”。 您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渔壮园是什么地方呢?它和桃花扇又有什么关系?据道光泰州志记载,这渔壮园的主人叫俞锦泉,是康熙年间泰州的大户人家,他在自己的私家花园专门开辟了一处“渔壮园”,园中有池,中建舫亭,供演剧用。在清朝,泰州一些官宦门第蓄养的家班阵容之大是全国罕见的。当时的家班,以俞锦泉家的女昆部为最,人数达到了百十余人。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贾家也有家班,但人数不过二三十人,而俞家当时在园中蓄养的家班有百十余人,常于园中表演,可见规模之大。俞家世代为官,深受皇帝宠幸,孔尚任在泰州与其交往甚密,常常应邀前来观剧,耳濡目染,因此在他创作经典名剧桃花扇时在这里得到了很多

8、的启示和借鉴。桃花扇脱稿后的首场演出也是在这里,由俞锦泉家的女昆部谱曲试演的。大家眼前所看到的这艘石舫就是当年“渔壮园”内的核心建筑,它其实是个古戏台。古代演员们在船上演出,前面的船头就是戏台,四角的小亭子下面是奏乐池,后面的两层阁楼是供演员化妆和休息的地方。这艘石舫傍水6米而建,舫约30米长、5米宽。整个石舫在国内来说,建筑规模仅次于北京颐和园的,只比颐和园船身短1.6米。与颐和园的不同之处在于,颐和园的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中式的船身,西式的廊柱。而渔壮园的这艘石舫则是纯中式风格。与石舫相对面的这一排排石阶是观戏台,这里可以同时容纳600人就座。在我们右侧还有座小亭子,叫做流香亭。两边的甲骨

9、文楹联“风前燕子归寝室,水上鱼儿逐柳花”出自泰州书法家顾印祖手笔。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如果坐在亭内,喝上一杯茶,看着来往的游船,听着桃花扇,是何等惬意的事情啊!【清风阁】(面向清风阁,边走边说)现在我们前面这个高约20余米,三层八角重檐建筑叫做“清风阁”。它始建于五代,原名清风楼,取义清风徐来,登高望远的意思。清风阁多有文人登楼赋诗,北宋泰州知州曾致尧曾经赋诗清风楼。后来王安石看到这首诗后,对清风楼也极为向往,他在庆历二年(1042年)担任扬州节度判官时,也曾多次带友人来泰州登临此楼,并赋诗清风阁。(指着对面这块石头)这块石头上刻的就是清风阁诗,“飞甍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远引江山来控带,

10、平看鹰榫去飞翔;高蝉感耳何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王安石是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宰相。他是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神宗年间,王安石因为大力推行新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被罢官。这座 “清风阁”也是寄托着泰州人对这位两袖清风、忧国忧民的一代名相的追念。请大家抬头看,在清风阁上有块匾额,匾额上的三个大字“清风阁”是由我们泰州籍书法家姚家齐老先生所书。大家可能对姚家齐这个名字不是很熟悉,其实大家每天接触的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那几个大字就是由姚老先生所书。【齑汤桥】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

11、这座桥叫做齑汤桥。这个齑,是剁碎的意思,齑汤其实指的是一种野菜汤。那么这座桥为什么会叫这么奇怪的名字呢?那还得从赵匡胤说起。相传赵匡胤在隐龙桥下躲过了南唐的追兵之后,只身一人流落到此桥畔,饥寒交迫,幸好获得桥边老百姓的一碗野菜汤得以救急。这碗野菜汤给了后来的这位天子莫大的感动,在他得天下后,仍然念念不忘泰州百姓的恩情,特地派人到泰州寻访此桥,并且赐名为“齑汤桥”。【藕花洲】(站在齑汤桥上停驻时讲解)我们眼前的这片水池叫做藕花洲,这片藕花洲最初是南宋时期泰州知州王日奂修建在州署里的。藕花洲里遍植莲藕,而州边又有大片的梅花,夏日荷叶田田,冬日梅花绽放,满亭香味扑鼻,旁边这座亭子浮香亭也是由此得名。

12、从我们现在这个角度看过去,浮香亭好像是双亭并立,其实它是一个亭身两个亭顶,造型别致,形影相依,所以还被俗称为“鸳鸯亭”。(走下齑汤桥)这座亭子是南宋泰州知州陈垓修建的。浮香亭内刻有四首梅花诗,这四首诗作者是苏轼、苏辙、秦少游、道潜。当年他们与泰州的通判黄法曹结有情谊。在泰州交游时,大家就提议以梅为题,咏以诗词,留下了这珍贵的四首和梅花原韵。知州陈垓在修建浮香亭时,专门把梅花诗刻入石碑,嵌在亭中墙壁上,称之为“四贤诗”。“四贤咏梅”的佳话也是泰州“文昌北宋”的一个高潮之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仔细欣赏。【凤凰墩】现在我们前往下一个景块凤凰墩。泰州没有山,四面都是水,在古代,这里就是泰州地势的最高点

13、了。古城海陵的分布格局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腾飞展翅的凤凰,而凤凰墩就像是凤凰的翅膀。随着历史的演变,昔日形似凤凰的城市虽已难觅踪迹,但凤凰墩上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传说明朝嘉庆年间,这座土墩原归一姓龚的财主所有,人们叫它龚家墩。墩旁有个村落,有一年,龚家墩周围四十八村染上一种严重的瘟疫。当时龚家村张大夫的独生女凤凰是唯一还没有染上瘟疫的,听父亲说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岛上有一种草参能够治这种瘟疫。她毅然一个人独自前往。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草参并且要采摘的时候,突然狂风四起,天崩地裂,岩石突然开口说话:“守岛三千年,专为护草参,谁敢来采摘,化作鸟雀群。”凤凰姑娘想到乡亲们的苦痛,不顾岩怪的恐吓,毅然采下

14、草参。当她回到村子,就在到达龚家墩下的时候,天边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怒吼,暴雨倾盆,突然一声霹雷在她身边炸开,凤凰姑娘一下子跌倒在龚家墩前。次日天明,雨过天晴,人们发现凤凰姑娘面带微笑,安祥地躺卧在路边,手中紧握着一把草参,周围飞绕着无数羽毛艳丽的鸟雀。人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忍着悲痛,把凤凰姑娘埋藏在墩下,用她采来的草参解救了许多病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龚家墩改名凤凰墩。以后,每当新春佳节,人们就用彩纸、竹篾扎制成凤凰鸟的样子,敲着锣,打起鼓来尽情歌唱这位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姑娘。至今在泰州民间都有唱凤凰的习俗,就是对凤凰姑娘舍生取义,涅磐重生的一种纪念。(站在凤凰涅磐处)现在我们眼前的这

15、块石头,它就是“凤凰涅磐”,就是用来纪念凤凰姑娘的,大家看是不是像是一只仰卧着的凤凰呢?这是一块天然的象形石,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修饰。【来凤楼】各位请跟我继续往上走。我们去来凤楼撞一撞钟,祈一祈福。(指着来凤楼左侧的石头)这块石头上刻的是关于来凤楼里飞来钟的传说。传说在五代十国时期,从杭州飞来两口钟和一块石头,飞到泰州上空的时候,突然偏离了原先的轨迹,在空中相撞,便坠落下来。石头就落在了凤凰墩顶,一只钟落入泰州的钟楼巷,现安置在光孝寺;另一只钟落入城河里,城河边的百姓对这个天外来物非常好奇,都想从城河里把它捞上来看个究竟。可大钟极其庞大,要抬起它,据说一定要一家十子同时抬才能抬起,哪户人家若能

16、抬起,一定会全家都幸福美满。在泰州有“一个女婿半个儿”的说法,于是有户人家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婿就去试一试了。抬的时候,女婿这个地方有点倾斜。小儿子就对他说:“姐夫,用点力啊!”这一声“姐夫”可泄露了天机。钟一下子又落入城河。现在我们来凤楼里的这口钟就是从城河里打捞上来的。虽然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也是人们家庭美满幸福的一种寄托。(站在来凤楼前)眼前这座飞檐翘角的楼宇就是来凤楼,匾额“来凤楼”三个大字是苏州寒山寺的住持秋爽大和尚所书。而大家左侧的这块石头上“飞来钟”是由秋爽大和尚左手所书。为什么寒山寺住持秋爽会为我们来凤楼题写匾额呢?其实秋爽大和尚和他的师傅,寒山寺的法祖性空长老都是我们泰州人,他们一直有个弘愿要为泰州立一口钟,希望江南、江北的钟声可以遥相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