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永生 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995060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永生 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普永生 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普永生 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普永生 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永生 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永生 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猫教学语言的“语文味”例谈镇沅县者东镇马邓小学 普永生【内容提要】:本文以猫的教学活动富有“语文味”为例,来探讨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本文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言文字在生产生活中作为交际的工具运用极为广泛,不可或缺;在运用过程中还陶冶人文情操,使人懂得追求真善美,就是“人文性”。在这种定位下,学习语文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语言,学习运用语言,进行语言实践,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关键词】:学科性质 工具性 人文性 语言实践 语文味在一次“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教研活动中,我镇

2、教导主任、语文学科教研员杨忠林老师执教的名家(老舍)名篇猫,独具匠心,精彩纷呈,整个教学过程都散发着浓浓语文味。让我们领略到了杨老师独特的教学风采,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一、例谈精彩课例。1、别开生面的导入。一开课,杨老师就以“学说话机智应答”为话题与学生进行了如下交流: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师:“认识你真高兴。” 生:“认识你真高兴。”师:示意一个学生作答,“我叫杨忠林。” 生:“我叫。”师:“你长得很帅。” 生:“你也长得很帅。”师:“我这个样子也叫很帅吗?”另一生抢答:“你长得很胖!”师:“你这样说我,我心里会高兴吗?”学生窘迫,一时语塞。师:你们该怎样说呢?师:我

3、们继续。“同学们请坐。”生:“老师请坐。”师:“我坐哪儿?”学生又一时语塞,沉默片刻,终于恍然大悟:“老师,请给我们上课。”他的对话,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暗藏玄机:其一,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其二,让学生深切体验到了表达,交流、沟通要根据具体的对象和环境,否则,会弄巧成拙。如,“帅”,如果不看对象,就会成为一种讽刺;又如,教师明明没有坐处,还说“老师,请坐。”显然很不合适宜;其三,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学习状态。2、精彩的教学片段。精彩片段之一,对“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一句的学习理解。他让学生扮演猫进行不同的叫唤,长、短、粗 、细 ,各不相同,学生非常积极、踊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但理解掌握了

4、“丰富多腔”的含义,而且会正确运用了。精彩片段之二,对“任凭谁怎么”一句的学习理解。杨老师先让学生比较:“任凭谁怎么呼唤”和“任凭你怎么呼唤”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先让学生进行比较,然后再说明如果是“你”的话,“呼唤”的对象只限于某一个人,但是“谁”的话,“呼唤”的对象就不再限于某个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身份“呼唤”猫,如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呼唤”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学生的精彩表现有:咪咪,快回来,家里有好吃的;咪咪,快回来,天要下雨了;咪咪,快回来,家里有老鼠。,但是,猫回来了吗?没有!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理解了猫的古怪性格,还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精彩片段之

5、三:理解体会“屏息凝视”一词。杨老师先让学生进行动作表演:忍住呼吸,不动眼珠地盯住目标。时间为20秒,学生表演,教师倒数计时。表演结束后,再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在表演、交流中,学生明白了因为呼吸会产生动感,会惊动老鼠,所以猫要屏息凝视,而且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在结合后文“非不可”一句,轻松理解了词语 “屏息凝视”,也体会到了猫的尽职。更感受到了作者潜词用字的精妙。同时,也感知了修辞的作用,“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为了突出猫的尽职,表现猫的性格的古怪,并不是真能这样,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精彩片段之四,对“蹭”字的体会。杨老师先质疑:谁能把“蹭”这个动作表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表演,用肩膀“蹭

6、”自己。在学生的表演中,他不断的点拨、理解、感悟:你这叫“撞”;你这叫“擦”;你这叫“顶”;你这叫“”。最后再引导小结:这个“蹭”字,刚才你们所表演的动作含义都包含有,但又不仅含有那些动作的意思,它还含有一种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温柔,灵巧等。理解了“蹭”字以后,杨老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体会:你们看,一个“蹭”就包含有那么丰富的含义,真是怎一个“蹭”字了得!这一蹭,会蹭出什么来呢?学生非常积极、活跃,畅所欲言。学生的精彩表现有:蹭出了猫的“温柔”;蹭出了猫的“可爱”;蹭出了人与猫之间的“友情”;蹭出了人与猫之间的“默契”;蹭出了人与猫之间的“和谐”;这样的理解,这样的感悟,不是在教学技能高超的老师指导

7、下是做不到的,不是在那种学习环境中,不是在那种学习氛围里是不可能达到的。二、定位学科性质听了杨老师对猫的教学后,我想起了上海市语文学科专家、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徐根荣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小学语文姓“语”。这句话充分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言是人在生活中用来“交流、交际、沟通和进行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何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来进行表情达意。感知文本中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无穷和博大精深,学习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进行交流、交际和沟通。所谓“人文性”是

8、指通过学习、理解和感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无穷和博大精深,挖掘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对创造文字的先人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向往、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学习、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高尚事物的向往之情。使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涤荡灵魂,塑造人格;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人文修养,培养人文情怀。三、探究根本任务语文学科的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夯实语言文字功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杨老师的课之所以如此精彩,是因为他对学科性质的定位准确,对根本任务的把握到位。进入了学习状态后,他就突出强调,本文的作者老舍是我国的语言大师,语言大师的语言自然是不一般。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学习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词用字的精妙之处。把目标准确定位于学习语言文字,学习语言,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抓住“语言实践”这个重点,来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才有了那么成功的教学。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不是学习文本内容,而是学习文本语言,积累文本语言,运用文本语言。作者简介:普永生,男,苦聪人,1979年12月生。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共产党员。省级优秀教师、语文学科省级骨干教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