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报告和科普文章配套训练 苏教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99503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报告和科普文章配套训练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报告和科普文章配套训练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报告和科普文章配套训练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报告和科普文章配套训练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报告和科普文章配套训练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报告和科普文章配套训练 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8 报告和科普文章一、(2019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没 有 天 堂赵鑫珊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任何星球可去!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

2、,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C)。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C,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

3、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C,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

4、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

5、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因为,天堂是没有的。(选

6、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1.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开头的作用一般是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美好的“天堂”,接着进行了否定,有引出话题、突出人们幻想的天堂是虚幻的作用。下文写“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任何星球可去”,并详述了其它星球的恶劣环境,因此开头的关于“天堂”的描述还有为下文做铺垫、做对比的作用,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参考答案: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2结合

7、文意,简要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认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其次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3.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答: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段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文章的中心是否定“天堂”“移民外星”之说,告诫

8、人们善待地球。金星的名字很美、很温柔,更能引发幻想移民外星的人们的想象。但是它的大气和地表环境都很恶劣,根本不适于人类生存。金星经历了一个环境由好变坏的过程才变成了今天干旱的不毛之地,作者担心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因此写金星的情况能更好地警示人们保护地球。参考答案: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4.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答: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9、,一定要注意“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浅层、深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思考哪里“没有天堂”,没有什么样的天堂,没有天堂该怎么办等问题。参考答案: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它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二、(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题。生物能源在我国农村被广泛使用。直接燃烧秸秆做饭烧水是最

10、普遍的使用方式,但这种方式,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农户乃至县镇居民生活提供清洁、高效的生物能源已成为可能。在A市J庄我们参观了户用秸秆气化炉的适用。这种气化炉比家用的液化气罐大不了多少,它通过燃气管和焦油滤清器接到灶台上。滤清器由两个串联的圆柱体小罐(直径约10厘米、高约30厘米)组成,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种气化炉适用燃料广泛,秸秆、树枝、杂草都可粉碎使用。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的灰分只有2%3%。一个四口之家,只需一吨秸秆(干物质)就能满足一年烧水

11、做饭的能源所需。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国外重点发展的是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S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9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利用生物能源还可直接制取液态燃料。在D县我们参观了一个通过秸秆酶解来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秸秆本身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如不将它们分离开是没办法酶解的。以前用酸解法分离,产生大量废水,环保问题很难解决,现在用汽爆工艺代替了酸解工艺。汽爆之后,就可利用其中的纤维素进

12、行酶解(酶解所用的纤维素酶是自行研制的)。酶解后纤维素就变成葡萄糖,同时加入酵母,就将葡萄糖变成工业乙醇,然后提纯、脱水,就生产出燃料乙醇。汽爆所用燃料,可全部使用秸秆废渣。两吨渣子可顶一吨原煤,基本不含硫,很清洁。这个示范项目的几个关键技术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鉴定。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焦油滤清器的研制,使柴草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灰分远远少于原煤。B.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C.利用秸秆酶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利于环保。D.我国农户、村镇、县市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已取得了重要成果。【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A项原文第二段中说“秸秆、树枝、杂草都可粉碎使用”,而不是直接燃烧。B项原文第二段说我国直燃发电有突破,气化发电原文没有提及。D项没有表述,属于无中生有。2.文中谈到秸秆酶解生产燃料乙醇有“几个关键技术”。请根据文意简答这是些什么技术。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从倒数第二段可以找出有关技术。参考答案:汽爆分离技术、酶解过程技术、制造纤维素酶技术、提纯脱水(或提取酒精)技术。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