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994837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学习物理千万别着急,只要你掌握了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就如同找到了金钥匙,物理殿堂的大门会向你轰然打开,下面是松鼠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1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

2、: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

3、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4、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三、重力: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这个定值用g表示,g= 9.8N/Kg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

4、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2一、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

5、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

6、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

7、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要把“牛顿第一定律

8、”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确定研究对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二、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

9、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1、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

10、体的作用力 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7.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8.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

11、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

12、、变滚动为滑动。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弹簧测力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3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金属类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大多数非金属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国际制单位是千克(kg)

13、4.1t=103kg1kg=1000g=103g1g=103mg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改变而改变。(纸片变成纸团)质量不随物体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改变。(篮球放在教室和太空)5.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改变而改变。(一定质量的水变成冰)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改变而改变。(餐具消毒)6.天平的使用:先看、估测再使用。看天平的称量,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质量)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避免被测物体超过天平的量程;方便加砝码。使用口诀:天平放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码,加码从大;求和为称,正确记录。7.特殊测量:取多测少法例:测量1个大头针的质量m,可取10的整数倍个大头针(一般20-30个),测出总质量m总,再除以

14、总个数就是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写成公式:m=m总/n形状规则:利用数学公式直接计算8.测量物体体积可以下沉的物体:排液法溢液法形状不规则不能下沉的物体:捆绑法悬挂法9.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先把它放在水中吸足水后再测量。10.常用到的体积单位:ml、l、cm3、dm3、m31ml=1cm3=110-3dm3=110-6m311.等容法: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使用,利用的是转换的思想。例:一位同学要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水、量筒、烧杯。结果一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量筒打碎了,问该实验能不能继续进行?如果可以,应该怎么进行该实验?分析: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空。给烧杯中装满水,测出总质

15、量m总,则水的质量m水=m总-m空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V烧杯=V水=m总-m空/水把水倒掉,给烧杯中装满牛奶,测出总质量m总,则牛奶的质量为m牛奶=m总-m空因为是装满,所以V牛奶=V烧杯=V水牛奶=(m总-m空)水/m总-m空12.剩液法:测量具有粘滞性液体的密度。例: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方案一:先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空,然后向其中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总质量m总,然后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测出食用油的密度水=m总-m空/V.评价:该方案的缺点:烧杯中的食用油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食用油的真实体积减小,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方案二:向一个空烧杯中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总质量m总,然后向量筒中任意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烧杯中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剩,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m总-m剩,从量筒上读出食用油的体积V。则食用油的密度为油=m总-m剩/V13.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1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