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990046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汉区小学“本色德育”地方教材江汉小主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江汉区长港路小学 张剑教材及学情分析: 2011年湖北省城管排名,武汉第七,2012年第三这都源于2011年7月1日武汉启动“城管革命”。2013年3月1日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国内首部城市综合管理地方性法规开始执行,条例中实施“大城管”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市容环卫、城市公共设施等狭义范围,还涉及国土规划、建设、交通、环保、园林、工商、水务等方面,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城市综合管理。本课为江汉小主人第三课,教材以社区改造前后对比图为引子,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环境美的改变,发现城市管理者为我们生活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通过观看“贴心城管”刘汉桥和阅读

2、城市管理者各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了解他们为我们的生活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树立江汉小主人的责任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将文明的语言传递给家人,用文明的行为去影响他人。学生已经学习过江汉小主人第二课走近城管,对城市管理者有初步的认识,特别是读一读中提及的“大城管”让学生感觉到城管工作的繁琐。不过,学生感觉生活中的变化都只是环卫工作和水务工人给我们带来的,只有占道和拆违建只是城管的事,希望通过本学习让学生了解城管工作者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理解和配合他们的工作,从心中向他们表达感谢。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身边环境的变化,感受到城管工作者为我们生活做出的努力。2、阅读城管相关资料袋,了解到

3、城管工作者的苦与累。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身边环境的变化,感受到城管工作者为我们生活做出的努力。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城管工作者。教学准备:师:教学课件;课前调查表;资料袋。生:完成课前调查表。教学过程:一、我们的城区越变越美(创设情境感受新知)1、观看江汉区某一地点前后变化的照片,感受其中的变化。2、学生展示课前调查社区美丽变化调查表,分享社区美丽变化。3、揭示课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过渡语:我们的生活环境越变越美了,离不开城市的管理者城管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身边环境的变化,发现城管工作者为我们生活付出的努力。】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4、1、观看视频:“贴心城管”刘汉桥。(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师:经营户是怎样评价他的?师:在工作中他时时刻刻为经营户着想,耐心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与经营户们心连心,人们都称他“贴心城管”刘汉桥。【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贴心城管”刘汉桥的事迹报道,让学生感受到城管工作的不容易,成为一名好城管需要用心为经营户着想。】2、提供资料袋(见附件),帮助学生了解城管工作。(合作交流构建新知)师:通过阅读,你了解到了什么?(合作交流构建新知)(过渡语:不论白天和黑夜,城市的各个角落都会有城管工作者的身影,他们也在用心做着每一件事,用心管理着我们的城市,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和配合。)【设计意图:阅读资料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5、城管工作者给我们城市带来的变化,体会城管工作的辛苦。】三、理解和感谢城市管理者1、(看到这些城市管理者的身影,你们会做些什么呢?)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迁移应用拓展新知)师:看到这些城市管理者的身影,你们会做些什么呢?(过渡语:身为江汉小主人,我们可以做的还有许多,将文明的语言传递给家人,用文明的行为去影响他人。)2、(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城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学生向城市管理者表达感谢。(结束语:让我们一起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你们”。)【设计意图:了解城管工作的繁琐与辛苦,除了向城管工作者表达感谢以后,引导学生从爱护环境的角度去为我们的城市做出努力。】 附件:环卫工赤身跳

6、进下水道排污 眼角发炎获表彰 本报讯 一名已有50多岁的环卫工人,在疏通下水道时发现有垃圾塞住了排污口,毅然脱下上衣,跳进黑如墨汁的污水池中疏通水管。昨日,一张由网友随手拍下的环卫工工作照在微博上感动了万千网友。记者见到主人公漆家余时,他谦虚地表示,很多环卫工清洁下水道时,都会像自己一样工作。通渠微博被转发近千次网友“微笑柠tea”在微博上写道:“26号下午,这位环卫工人,见容奇福安小区出租屋外面的下水道塞得很厉害,他不怕脏不怕累,赤着上身去通”一时间,该微博被转发了近千次,网友们的评论近百条,不少网友对这名网友使用了“大拇指”的图标,他们大赞这名环卫工人的敬业精神。一名网友表示,自己还见过比

7、照片中更邋遢的环境,环卫工也照样去清理,非常佩服。恶臭污水齐胸漆家余上班时,身上并没有手机,黄经理便带着记者挨家挨户地前往容奇一带寻找,直到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终于见到了正在用三轮车运送垃圾的漆家余。随后,记者与漆家余来到当天清理下水道的卫红小区门口,该下水道已被修好,在污水入口处,仍可以见到该小区居民从高处抛洒到下水道的瓶瓶罐罐等垃圾。漆家余揭开下水道盖子,记者吃惊地发现,下水道的臭味非常刺鼻,当时漆家余跳入的洞口深约1米多,刚刚够一个人的肩膀宽,好在漆家余身材消瘦,他自称下去后还能转身。致眼角发炎至今未愈回忆当时的情形时,漆家余说,当时正值下午3时许,他被派前往这里清下水道,发现抽水泵也

8、弄不走下水道的垃圾。他脱下衣服,只穿着一条内裤便跳下水坑,徒手将垃圾一个个地捡出来,污水已经漫过了胸口,当时在污水里工作了15分钟后,水管就通了。“上来以后,我发现污水溅到了眼睛,就揉了一下,没想到前几天突然发炎,昨天我才去医院开了点药。”漆家余的主管叶先生表示,“公司有防护服的,按规定是要穿上后才能下污水池的,当时我建议漆家余先等同事拿防护服再下水。”“漆家余说小区的下水道已经堵了很久,早一点疏通也好说完就下去了”,叶先生说,“漆家余的事迹已经传遍了整个公司,他将受到表彰。”对话漆家余记者:你做这一行有多久了?漆家余:十一年前,我和几个四川老乡来到容桂,由他们带入行做了清洁工。当时我了解到,

9、清洁工也分很多工种,其中清理下水道工资最高,比扫大街每个月多100元,我那时觉得自己挺能吃苦,所以我就选择这一行到现在。记者:你们整天与污水打交道,会不会容易得病?漆家余:我天天清理垃圾,很容易划伤和发炎,幸好这些年没得什么大病。记者:你每次清洁下水道,都是这样赤膊下去的吗?漆家余:需要像上次那样清理下水道,一年只有一两次。公司虽然有防护服,我用得不习惯,下到污水里用手一摸,就知道哪里堵了,很容易疏通。记者:有没想过换工作?漆家余:我今年五十多了,恐怕没(其他)老板收我。我每天骑着三轮车在外面跑,清洁三个小区的下水道,11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别人都说我辛苦,我觉得自己很自由。如果我的身体不错,我

10、还想再干十年!江汉城管除“癣”用上“五彩笔”(记者吴慧通讯员范俊汉刘文林)骑自行车带上多种涂料,看见“牛皮癣”就下车,拿出毛刷,蘸上与路面、墙壁底色相近颜色的涂料进行覆盖。最近,江汉区城管局整治“三乱”专班,用彩色涂料清除“牛皮癣”,城市原本的美丽。 城管队员用涂料覆盖“牛皮癣”今年42岁的程爱生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清除办证类“牛皮癣”是他的专长。每天,他和除癣人员一起骑车上街,只要是看见路面、墙壁上有“牛皮癣”,他就会马上拿出与路面、墙壁颜色相近的涂料,用毛刷细心的将其覆盖。程爱生说:现在的“牛皮癣”五花八门,有的沥青、水泥等灰黑的路面上有黄漆癣,有的绿色锁链砖上有红漆癣,如果用单一的水泥

11、覆盖很容易形成新的“牛皮癣”。 “白色、黑色、绿色、红色、黄色是常用色,对于复杂点的颜色可现场进行调配。”程爱生告诉记者,此前他还在区城管局整治“三乱”专班接受过专门的调色培训,所以这个工作他干得很顺手,有时一天能够清除覆盖近千个“牛皮癣”。他诙谐地说:“画家们是用色彩绘出美景,我们却是用五彩笔还原城市的美丽”。 据悉,江汉区目前像程爱生这样的除癣队员共有80余名,分别负责主次干道和背街里巷的除癣任务。“以前多用“除癣药水,但它只对大理石、瓷砖等光滑类材质效果较好,对沥青、水泥路面和彩色锁链砖等粗糙类材质的效果则相对较差,而且除癣“药水”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较少使用。”江汉区整治“三乱”专班负

12、责人说:“覆盖三乱也有决窍,要见方见正,用与底色相近的颜色进行覆盖,才不会在清理牛皮癣时无意中制造新的脏乱。” 据统计,六月份以来,江汉区共清除覆盖新华路、解放大道、发展大道、常青路上各类“牛皮癣”2万余处。 “发现的牛皮癣一般都能得到及时很好地清除,使制癣者几乎都没有信心了!”江汉区城管局整治“三乱“专班负责人高兴地说。骄阳似火 他们在城市中定格 夏天最热的日子,正一点点磨掉人们的耐性,我们被逼得有点儿烦躁。 我们可以吹着空调,开着电扇,喝着冷饮,尽力降低身体和周围的温度。 可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必须待在阳光下,被灼人的高温笼罩着,汗如雨下道路“缝补工”刘德木 踩着140的沥青铺路 8月4

13、日上午11点,毒辣辣的太阳直射下来,气温直飙到37,行人要么在树荫下走,要么撑起遮阳伞。 在雄楚大道与石牌岭西路交界处,年近60岁的刘德木,没有躺在空调房里逗孙子,而是穿着长袖长裤和一双特制的厚底帆布鞋,踩在140高温的黑色沥青上忙活着。 在洪山区城管局市政维修队,老刘是一名有着30多年工龄的道路“缝补工”。 4日,他和工友们忙着修补一处120平米的损坏路面。踩着刚出炉的沥青,老刘背着麻绳像纤夫一样拖着抱板,将沥青一点点摊平。 空气中夹杂的沥青味,让人呼吸困难。靠近沥青堆,一阵热浪迎面扑来,踩上去,两股热流从脚心顺着双腿直往上涌。 “只有人工摊平沥青后,压路机才能碾压。”老刘说,刚出炉的沥青温

14、度高达170。 记者拿出特制温度计测了一下,当时的地面温度为51。随后,又将温度计插在刚倒在路面上的沥青中,刻度立即指向了140,然而,老刘和工友们立即跳了上去,趁热将堆着的沥青铺平。 “在高温沥青上作业,一定要穿着特殊的防护装备。”老刘说,夏天修路,除了要长衣长裤,还必须穿特制的厚底帆布鞋,不然,脚就会被沥青的高温灼伤。“每次修完路,沾满沥青的鞋子都重达10多斤。” 越热越忙,印证了老刘的夏日生活。 他说,沥青路面经不起雨水长时间的冲刷和浸泡,今年夏天,江城连降暴雨,洪山辖区的道路损坏较多,珞喻路、武珞路、雄楚大道、卓刀泉北路等都有损毁现象。 “这几天,经常白天夜里倒班修路,每天最少要在高温

15、下工作6个小时。”老刘说,一些主干道,白天车流量大,为了不影响交通,施工要等到晚上才能进行。 他的一天,就待在这不断冒出的沥青热气中。 武汉“最美”城管杨维勋初一拜年执法“新年好,给您拜年啦,感谢您对城管工作的支持!”大年初一早上,被称为“中国最美丽城管”的洪山区城管执法队员杨维勋,来到鲁磨路给各家商户拜年,送上自己买的新春贺卡。“老杨,这大过年的也不能休息,辛苦啦!”商户们与杨维勋互相拜年。一些水果店、副食店主远远看到杨维勋,立即将摆在店外的货物往店里搬。“春节生意好吧,千万别生意一热闹就忘了市容。”杨维勋赶紧上前帮忙,“只要不占道就行,争取多卖点,恭喜发财!”。2小时过去,杨维勋给鲁磨路上30多家开门的经营户拜完年,顺便管理出店经营行为,道路一下“变”宽了。“老杨出名了,可是人没变,作风没变”,百佳超市水果店的陈老板感叹。今年57岁的杨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