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19348期(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989403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382 大小:21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19348期(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2页
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19348期(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2页
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19348期(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2页
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19348期(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2页
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19348期(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19348期(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19348期(含答案解析)(3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含答案1. 试题: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析取概念E、关系概念答案:C,D,E解析2. 试题:学校最早出现在()。单项选择题A、雅典B、中国C、斯巴达D、欧洲答案:B解析3. 试题: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答案:D解析4. 试题:教育法律事件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所需要的条件或根据。()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解析5. 试题: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方法

2、B、教学过程C、教学原则D、教学目标答案:C解析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6. 试题: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地区的是()。单项选择题A、塔里木盆地B、云贵高原C、渤海湾D、四川盆地答案:B解析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海和东海。7. 试题: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主体性B、复杂性C、示范性

3、D、创造性E、协作性答案:A,B,C,D,E解析8. 试题:教师通过采用讨论、试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的结课是()单项选择题A、归纳结课B、拓展延伸结课C、比较结课D、活动结课答案:D解析9. 试题:教育能使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并使人的个性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解析略。10. 试题: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单项选择题A、白毛女B、小二黑结婚C、刘胡兰D、江姐答案:A解析【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诞生于1945年的大型民族歌剧白毛女,是我国第一部新歌剧,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1. 试题: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

4、D、班杜拉答案:C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鲁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的80%-90%的评价项目)。12. 试题: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单项选择题A、活动性B、目的性C、实践性D、预期性答案:B解析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13. 试题: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是()的实质。单项选择题A、大众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答案:B解析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是学校教育的实质。14. 试题:编撰四书集注,提出读书六法:“循序

5、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做持志”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张载D、朱熹答案:D解析15. 试题: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是()多项选择题A、传道、授业、解惑者B、示范者C、管理者D、父母与朋友E、研究者答案:A,B,C,D,E解析16. 试题: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多项选择题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环境E、教学手段答案:A,B,C,E解析17. 试题: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客观性、综合性、可操作性B、外显性、整体

6、性、灵活性C、简约性、客观性、整体性D、综合性、灵活性、可操作性答案:D解析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18. 试题:学校教育产生于()单项选择题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就我国而言,夏代属于奴隶社会初期,据古书记载,夏代有“序”、“校”,是当时的学校,说明学校教育已产生。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19. 试题

7、:决定班主任报酬、使用、奖罚、培训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监督B、评价C、反馈D、对比答案:C解析反馈是决定班主任报酬、使用、奖罚、培训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20. 试题: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单项选择题A、学校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国民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答案:A解析21. 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包括()多项选择题A、生存权B、发展权C、受保护权D、参与权E、受教育权答案:A,B,C,D,E解析22. 试题:讲授法是较为古老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注入式教学,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符,应逐渐淘汰。

8、()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解析虽然讲授法是较为古老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注入式教学,但是它在概念教学以及较为抽象的内容的教学方面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使用讲授法的时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以扬长避短。(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3. 试题: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解析学校不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24. 试题: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资本主义制度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答案:D解析我国教育目的建立在

9、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本解析由何龙提供)25. 试题: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单项选择题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答案:C解析都否认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本解析由233网校学员提供)26. 试题:“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单项选择题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答案:D解析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10、。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27. 试题: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解析28. 试题:德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单项选择题A、政治教育、法制教育B、政治教育、心理教育C、法制教育D、政治教育答案:B解析29. 试题: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答案:B解析“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30. 试题:当被催眠者被告知自己是聋子后,再问他们能否听见催眠者说话时,他们回答“听不到”。一些学者试图解释这一现象,

11、认为被催眠者的“自我”被分裂为各个零散的部分,聋了的那一部分和回答的那一部分是相互分裂的。以下哪项质疑最能削弱以上解释?()单项选择题A、为什么回答的那一部分不答“能听到”呢B、为什么观察到的事实都必须有个特定的解释呢C、为什么被催眠者表现出已接受催眠者的暗示,觉得自己是聋子呢D、为什么所有被催眠者在上述情况下都做出同样的反应呢答案:A解析31. 试题: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让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

12、的学生能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案例中反映问题的认识。简答题 答案:解析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方式学习必须具备的前提:第一,牢固树立教材是素材、学本、平台的教学观念。我们要从过去的教教材、学教材变成师生共同创造地用教材,教学设计要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师的聪明才智,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学习目标的落实,体现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第二,积极形成平等、尊重、和谐、交往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塑造新的教师形象,建立新的师生关系非常关键,我的体会是,教师在课堂上力求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