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98858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贾老师教作文系列讲座第一讲学写作文要有信心作文,就是写文章。 我们小朋友写的文章跟大人们写的文章有些不一样。我们主要学写简短的记叙文,即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 作文,既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人人都能写好作文。试想,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告诉别人,让别人与自己一起分享生活的乐趣,那该是多么快活的事啊! 然而,许多小朋友怕写作文,视作文为洪水猛兽。老师出了题,愣了两节课,硬是写不出几个字。老师批评,家长责怪,孩子们十分苦恼。 我小时候,跟许多小朋友一样,不喜欢作文。作文的成绩经常得“

2、劣”(劣是最差的一个等第,即不及格)。为此,老师用戒尺打过我的手心,还罚我抄书、背书;父亲说我不是读书的料,还说,已经为我买好了一辆黄包车,长大了上街去拉黄包车。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作文的秘密。进中学了,一次,老师出了个题“快乐的星期天”,让我们作文。写什么呢?我突然想起,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随堂叔去竹林打鸟的事儿。哈,那一天,我过得可真快乐。这片竹林里的鸟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堂叔的枪法真准,没过多久,他打下了许多鸟。他打我捡,急得我手直痒痒,也跃跃欲试。堂叔看出我的心思,把枪交给我,让我打几枪过把瘾。我托不起枪管,就把抢搁在树杈上,眯起左眼,对准目标,真是瞎猫逮着死老鼠,居然也让我打

3、下了一只麻雀,我扔掉枪去捡那只被打下了的鸟。当时,我那股高兴的劲儿简直无法形容。这一天,我好高兴。 我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意想不到的是,在讲评课上,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我的这一篇作文,说我写得生动、具体,描绘细腻,感情真实,引得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我。 作文本发下来了,我发现本子上有好多红杠密圈,题目的左边批了个“优”。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打这以后,我初步认识了作文: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实写下来,只要肯动脑,只要下功夫,谁都能写好作文的。我树立起信心了。 打这以后,我渐渐地不怕作文了。每逢作文,我总是仔细地考虑,认真地回忆。写好作文以后,又多读几遍,发现写得不贴切,读起来

4、不顺口的地方,就反复揣摩,认真修改。没过多久,我的作文成绩提高了许多。这一下,我的信心更足了。 “不是读书料”的我,也能学会写作文了,可见,作文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现在的生活比我们小时候丰富,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也比我们小时候好得多。再者,你们比小时候的我更聪明。我深信不疑,只要你树立起信心,只要你刻苦努力,只要你明白道理、掌握规律,一定能学会作文,并能写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作文来的。 拿起手中的笔,做好准备吧! 第二讲语句要通语气要顺 小朋友学写作文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好不容易写下了第一句话,却不知道下一句话该写什么。于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陷入了困境。

5、熬到了下课,草稿本上留着的还是那么一句话。 我们知道,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语句通顺,语气连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办法是:我们在作文时,思想必须集中,不分散注意力,想清楚、想妥帖了再写。写好了一句话以后,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和“为什么”,然后再写下去。总之,话要一句挨着一句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语句要通,语气要顺,意思要表达清楚。 小朋友很喜欢巴金爷爷在年轻时候写的那篇海上日出的课文,我们不妨看看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吧! 仔细分析文章第一节的文字便可以发现,它下面的话总是顺着上面的一句话说的。 比如,为了看日出,(我怎么样?)我常常早起。那时(怎么样?)天还没有大亮,(四周怎么样?)周

6、围很静,(怎么样的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它一句话挨着一句话说,通畅、明达。因此,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一点都不觉得拗口。 平时,我们排队要有个序,或由矮到高,或由高到矮,同样的道理,说话、写话也要有个序,一句挨着一句说。 有一位小朋友要表达“我非常喜欢看书”这一个意思。如果光这么说:“我爱看课外书,一有空就看书,我爱看书简直到了入了迷的地步”内容既空洞,语句也不流畅。后来,他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自问自答,结果写成的一段话,既通顺又连贯,效果好多了。他是这样写的: “我是个小书迷,(开宗明义,点明我要告诉别人的是我爱看书这一个意思。接着,问自己:为什么会迷上书的?)书

7、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读一本好书就好比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从哪里可以说明你是一个书迷呢?)我看到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喜滋滋地捧着它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有时甚至连饭也忘了吃。(有多少书?)我有好多好多的书,一个书橱都放不下。(有些什么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中国古代寓言猪八戒吃西瓜等。(怎么爱书的?)买了一本新书,我就用书皮把它包好,翻阅的时候又十分小心,惟恐弄脏了书。(迷上书以后,带来什么好处?)自从我跟图书交上了好朋友以后,我的知识丰富多了。(能举个例子吗?)有一次,一个同学说:海洋里的鲸鱼可大呢!我马上纠正他的说法:鲸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因此,不能说它是鱼。同学们好奇地问

8、我:你怎么知道的呢?我说:十万个为什么里写得清清楚楚。在我的影响下,好多同学跟我一样,也跟图书交上了朋友。” 你看,这一段话写得多生动、多精彩呀!达到了“语句通顺,语气连贯”的要求。 文章写好以后,还得认真阅读,反复修改,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不连贯的地方改连贯。可以这么说,文章是写出来的,文章又是修改出来的。 词和句子要琢磨,连小小的标点也不能放过。你看到过78岁的孩子吗?你一定会说,天大的笑话,哪有这么大岁数的孩子?然而,一个同学确确实实写了这么一句话: “毛毛是个78岁的孩子。” 很明显,毛病就出在“7”和“8”之间漏了个顿号。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

9、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哈,删还能删出好文章呢! 还是那么一句老话:作文要多动脑,多动手。 第三讲作文应该写自己的话 有的同学看了题目心里就嘀咕起来:作文是我自己写的,难道会写别人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写出来的文章成人腔比较严重,缺乏少年儿童特有的情趣。这些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千人一面,千句一腔,千篇一律,读了叫人浑身不舒服。 首先,表现在选材范围狭窄,缺乏新意。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之类的题目年年做,而小朋友写的“公交车上让位子”、“马路上捡到皮夹子”、“桥头推车子”、“公园里送回迷路的小孩子”、“十字路口搀扶瞎子”之类的题材也年年看到。可见,小朋友没有拓展视野,因此,不

10、断重复着别人一直在说的话。 其次,表现在文章语言干瘪,说成人的话,缺乏少年儿童的生活气息。 比如,有一位同学在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一文中写了这么一段话: “小弟弟明明吃饭时把饭米粒都掉在桌子上,看到这里,我气愤极了,说: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古人也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快把这些米粒捡起来吃掉它!” 显然,这不是孩子所说的话,吐露的也不是孩子的真情实感。 同学的作文中犯有“没有儿童的情趣,缺乏真情实感,成人腔很重”的毛病不在少数,要治好这种毛病也不难,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 从选材上说,应该积极地去反映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切的事。 文贵以真。孩子有孩子的视角,

11、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法,孩子们的语言习惯跟成人也不一样。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别人的话,总让人感到别扭、不自然。所以,十分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不生搬硬套成人话,要吐真言、抒真情,让人读了感到朴实无华,真实可信。 不妨举个例子来说吧。 如今,随着通讯事业越来越发达,寻呼机(俗称Bp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十分普及。然而,很少见同学在作文里能反映这方面的材料。有一位二年级的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爸爸的Bp机的作文。文章写道: “爸爸是做生意的,腰间佩着一个Bp机。Bp机一叫,他就忙着去打电话。有时妈妈忘了买菜,就Bp机呼叫爸爸:下班后请带一块冬瓜。过了一小时,爸爸果然带回了一块冬瓜

12、。有一次,我作业没有完成,张老师批评了我。回到家,我不敢把这事告诉爸爸。谁知,爸爸对我直瞪眼,很生气地Bp机给我看,只见中文显示着:陈彬作业未完成,张老师呼叫。” 文章在结尾时写道: “爸爸的Bp机真顶用,能帮爸爸做生意,能助妈妈做家务,还能让张老师管住我。” 作文讲的是孩子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特有的情趣,没有一点儿成人腔调。事情并不复杂,但是平中有奇;语句并不优美,但是前后有联系。读了这种作文,我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二、从表达方式来说,语言要朴实,抒发感情要实事求是,分寸要掌握好。不随意夸大,不借助于想象来写自己并没有产生过的感情。尽量使自己沉浸在所写的事情之中,这样,

13、就能比较深刻、比较贴切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一位小朋友写了一篇题为百灵鸟的苦恼的文章。文章介绍道: “我”爱唱歌,想参加学校百灵鸟合唱团,却遭到父亲的百般阻挠,说“什么小百灵,大百灵的,只要读好书,什么都灵了”。因此,小作者十分苦恼。文章最后写道: “百灵鸟是最爱唱歌的。然而,百灵鸟唱不了歌,你说,可恼不?” 文章的主题是严肃的,深刻的,有着普遍的意义的。小作者的父亲所说的话是极其普通而又有趣的,没有一点儿成人的腔调、说教的味儿。正由于这一点,便可以这么认为,这样的作文是成功的。 还是回到题目上那句话:“作文应该写自己的话。” 第四讲作文要写出新意作文切忌落俗套,切忌写得一般化。 一般化的作

14、文表现在选材雷同,叙述平平,读了之后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叫人不喜欢看或者缺乏看下去的耐心。 北方有句俗话: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意思是要创新求异,要别具一格,要独树一帜。 落俗套、一般化的作文必然是不动脑筋草草写出来的,而优秀的作文则必定是下了很多功夫才写出来的,这里说的“下工夫”,指的就是不断地思考,反复地研究,一次又一次地酝酿与琢磨。 比如说,老师出了个作文题:家乡变了。 落俗套、一般化的写法是:过去,家乡如何如何的落后,如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最后点明题旨家乡变了。 一位同学屏弃了这种写法,他独辟蹊径: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全家在院子里纳凉,闲谈中谈到了母亲河黄浦江。 、爷爷感慨地说,他小时侯过黄浦江得乘坐小舢板,既费时又不安全。 、爸爸接过话茬:我小时侯过黄浦江则乘坐轮渡船过江,安全多了,可是逢到迷雾天,则过不了江了。 、我高兴地说,如今我过黄浦江全然不愁这些了,去,过隧道;回,奔大桥。 、奶奶作了总结:世道变了,家乡也变了。 另一位同学的构思更是独具匠心: 、爷爷是个“老上海”,自诩能闭着眼睛摸到外滩。 、爷爷退休以后,去乡下小住三年。 、这三年,正是上海“三年大变样”的时候。 、今年岁末,爷爷从乡下回到上海,却迷了路,最后还是“打的”回到了家。 、爷爷一跨进家门,一个劲地说:我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