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讲义中青一10.6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98568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讲义中青一10.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讲义中青一10.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讲义中青一10.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讲义中青一10.6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讲义中青一10.6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讲义中青一1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讲义中青一10.6(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李建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科技哲学教研室教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引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成功的科学方法论。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能力也是现代化的领导者、管理者必须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一种执政能力与

2、实践能力。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系统创新的方法论(一)创生发展的世界人类现代的创新精神,来自于科学对世界进化发展的完整认识,来自于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对社会形成的巨大推动力。因此可以说,今天我们所提倡和运用的创新方法与创新精神,是从对全部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认识中,从世界观和发展观中得到的。从世界观中

3、得到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了这一基本原则,胡锦涛同志说:“我们不仅要从科学理论上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概括现代科学的成果,可以看出,科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整的世界发展图景,它展现了无机、有机、社会和文化4大领域及其27个基本层次。现代科学的唯物论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宇宙万物自我创生,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世界

4、。(二)系统创新的世界观1,世界普遍的系统性:世界是系统的,处处是系统。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个要素的整体。每一层次事物都是具有结构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系统。这构成了现代的“科学世界观”。2,世界统一的发展性:自137亿年前宇宙还是一个混沌团开始,到今天人类智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全部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发展过程。这构成了现代的“科学发展观”。科学文化知识语言符号国际组织国家社会社会组织家庭有机系统态系无机聚集态现代科学的世界图式3、世界发展的创新性:宇宙的发展是通过多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与搭配组合而不断地创生出许许多多具有整体性系统的过程。其中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一个人们通过的有目的实践活动,不断实现

5、的各种理论、体制、科技的创新和创造的过程。这构成了人类今天推动进步与发展的“创新的方法论”。(三)系统创新的方法论整体性是系统科学的核心概念,它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现代系统理论在今天科学的水平上重新发掘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使其在科学技术、社会组织与经济管理的实践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系统的整体性体就是创造、创新性的反映,它可以表现为几个不同的方面:1,多个要素的搭配组合可以创新出新的整体系统。2,相同要素的不同联系组合可以创新出多种整体系统。3,系统结构的转变可能引起系统奇特的行为。二、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十八大报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6、,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和伟大的变革,如果研究一下社会的结构就会发现,这个变革方向就是从一种简单的社会结构转向一种复杂的社会结构。十七大报告指出:“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段论述揭示了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经

7、济体制结构创新的重要的和根本性的作用。系统科学表明,任何系统总是通过内部子系统之间一定的联系形式形成特定的结构,而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或行为。或者说,社会的一定运行规律是由体制内部的联系或结构所决定的。总体来看,事物内部的基本联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因而也构成两类行为规律不同的系统:一类是由“单向作用”联系形成的简单系统,其行为表现出机械性;另一类是由“相互作用”联系形成的复杂系统,其行为表现出有机性。运用这两种结构形式来观察社会的经济系统和管理系统便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变革是将一些不适应发展的单向作用的简单系统转变为具有更大发展能动性的相互作用复杂系统的创新与发展。(一)单向

8、作用与集中化系统的结构与行为由单向作用联系结成的集中化系统,是人类较早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长期运用的一种有效控制系统。如人们在生产中不断创新出的手工工具、机械装置和种种动力机器工具,其内部联系都是单向作用结构;在社会管理系统中,人们所建立的古代官吏制度,军事组织、传统企业管理系统,图书馆的目录检索系统和计算机文件管理系统等等,其中都利用了集中化系统。单向作用与集中化系统集中化的管理系统存在着许多长处和优点。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管理学家麦克斯.韦伯曾经盛赞这种管理系统说:“从纯粹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度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精确性、工作的速度、任务的明确、对文件的熟悉程度、活动的连

9、续性、权限的划分、指挥的统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人员磨擦的控制,以及在物质和人员方面的成本减少,这一切在官僚机构中将达到最佳的状态。”但是,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产生,人类在技术工程领域中开始了对相互作用系统的认识和利用,结果是创新出大量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随着社会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进展,人们也开始探索相互作用能动机制在社会系统中的运用,与此同时也就开始反思集中化系统存在的问题。许多管理学家发现,集中化系统存在着“上下等级森严,横向隔绝无关,动点少而集中,行为机械简单”等缺陷和不足,表现出在规模性、持续性和能动性方面的局限性和不足。特别是在社会的经济系统中,人的积极性

10、和创新性不能充分发挥,缺乏不断实现目的、适应环境的灵活变化的能动协调能力。这种结构在经济系统中的典型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至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许多这类结构的经济系统后来都出现了问题,都被迫进行了改革。因此,现代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变革的主要方向就是从单向作用系统逐步向着相互作用体制机制的创新,从一种机械式的管理转向充满活力的有机化和系统式管理。(二)相互作用与有机化管理系统的创新相互作用又称“互动因果关系”,是指在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相由单向作用联系构成的系统表现出简单性、被动性、直线性等机械性行为;由相互作用联系构成的系统表现出复杂性、自动性、非直线性等有机

11、性行为。现代机电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人工控制系统走向内部具有互动机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同样,现代社会管理的创新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从集中化控制系统走向内部具有相互作用机制的扁平化的自组织管理的系统。计划经济系统的内部主要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单向作用结构,其中包含着垄断性,因而表现出种种脱离市场,轻视消费者需求的倾向,因而使得计划经济系统在数量、质量、创新和服务等等方面都得不到能动的、持久的推动与调整。最终导致生产积极性下降,数量不足、质量低下,创新乏力、品种短缺,服务不周等等问题。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则是一个扁平化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其中没有掌握特权的一方,这使得生产和消费者之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2、的互动机制中:消费者必须依靠生产来获得产品,同时生产者也必须依靠消费者的购买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资本。由于市场中存在着不同生产者的持续竞争,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对产品的选择性购买,来决定生产者的行为。这种互动机制迫使生产必须朝着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数量、质量、品种、服务的方向不断地努力创新发展。整个社会系统表现出能动协调的“自组织化”行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正是对自然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联系方式的反映。恩格斯曾经指出:“相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今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在整体上考察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一系列的运动形式,都是相互转化、互相制约的,在这里是原因,在那里

13、就是结果,因此,自然科学证实了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话: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终极的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这里讲的普遍存在的和作为终极原因的“相互作用”,正是辩证法所讲的“矛盾”。而通过相互作用来看矛盾,则充满了和谐性、创新性和发展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旧的计划经济模式是简单化的经济系统,是机械论思想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反映。而正是通过改革开放是伟大变革,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才开始了走上了运用相互作用机制的辩证法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是这条道路的开拓者,是他把辩证法的思想真正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之中了。三、自组织与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十八大报告关于体制有51

14、处,机制有43处。机制、体制就是具有一定能动性的自组织系统。自组织(又称“复杂性系统”理论,简单的说就是自动化,是现代科学对客观世界进化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认识和理念。是现代科学的前沿,是系统科学的对自然进化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认识和理念。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通过一定相互作用的机制,可以形成种种能动的,具有内在和谐、自动调节、自我完善,能动创新性质的自组织系统。20世纪40年代末,维纳和艾什比提出了控制论,也提出了以正反馈和负反馈为基础的“自组织”的科学概念。(一)正反馈、负反馈的结构正反馈是由两个正相关因果关系或两个负相关因果关系形成的互动循环,负反馈是由一个正相关因果关系和一个负相关因果关系形成的

15、互动循环。这里的“正相关”是指一种“同涨同落”的因果关系,“负相关”是指一种“此涨彼落,此落彼涨”的因果关系。+-+ABABAB-正反馈负反馈(二)正反馈和负反馈系统的自组织作用与社会机制创新“正反馈”是一种自推动性的循环,它能够能动地推动系统离开原有状态,自动地、加速度地走向新的状态。比如马克思提出的“多劳多得”原则,显然“多得”是“多劳”积极性的根源,而两者的互动就成了生产积极性的不竭源泉。由此创新出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目标管理”制度都是矛盾原则、生产力原则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由于社会生产力是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除了体力劳动的生产外,还有智力、技术、管理等复杂劳动力,如医

16、生的劳动管理仅仅按劳动时间、技术、学术等级还是不够的,还要创新,还有非劳动的生产资本、生产资源和生产资料种种要素,都要不断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如:效益与收益的原则。而要使这种种生产力要素的活力奇迹般地迸发出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合理的正反馈机制是重要的创新手段。再如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阶级分析的理论,在对农村调查和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土地与政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和谐的基本动力机制,创造性是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推动着中国革命事业从小到大,革命战争中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负反馈”是一种自稳定性的循环,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抗拒和消除干扰,使系统自动恢复原初状态。利用负反馈机制,在技术上创新制造出无人控制的自动机、自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