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98559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docx(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1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1第一节 发展基础1第二节 发展环境7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9第一节 指导思想9第二节 发展定位10第三节 指导原则11第四节 发展目标12第三章 全面推进工业向中高端水平提升14第一节 着力培育新兴主导产业14第二节 优化发展传统优势产业18第三节 推动工业集聚优化发展19第四章 全力打造赣中地区重要服务业聚集区21第一节 强力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22第二节 积极建设南昌休闲度假后花园23第三节 大力构建新兴服务业集聚区24第四节 有效推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26第五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27第一节 做优做强特色优势农

2、业27第二节 创新融合发展新型农业29第三节 创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30第六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32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32第二节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35第三节 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35第七章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6第一节 加强村庄规划与建设美丽乡村36第二节 完善城乡一体的农村基础设施36第三节 创建城乡均等的农村公共服务37第四节 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38第五节 建设新型村庄治理机制38第六节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38第八章 着力增进人民福祉39第一节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39第二节 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39第三节 有效完善公共安全体系42第四节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43第九章 建设

3、生态丰城44第一节 优化水资源环境44第二节 强化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45第三节 加强生产生活环境综合整治46第四节 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46第五节 完善城市生态格局47第六节 发展循环经济48第十章 建设开放丰城49第一节 全力对接丰昌同城化49第二节 加强周边地区协作互动50第三节 积极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50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51第一节 深入推动省直接管理市体制改革51第二节 积极推动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51第三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52第十二章 重大保障措施53第一节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53第二节 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能力55第十三章 健全规划纲要管理机制5

4、6第一节 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56第二节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564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是丰城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高效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的历史机遇期。全市上下要抢抓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依据国家、江西省、宜春市有关精神,结合丰城市实际,特制订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本规划纲要是“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高效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全市人民步入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发

5、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丰城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按照“担当领头羊、领先中西部、百强再进位”的总要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务实创新,克服各种困难,基本完成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丰城市“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丰城综合实力持续增长、城乡面貌持续改观、人民实惠继续增加。面向未来,丰城市已经站在一个全新、更高的起点上。专栏1 丰城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及完成情况指 标“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说明2015年年均增长%2014年2015年(预计)年均增长%经济增

6、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0010370.49390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2941510.2274952885710.0财政收入(亿元)6318%56.662.2817.7经济结构工业增加值比重(%)46.7046.70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0.131.5城镇化率(%)37.436.537.4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693024596268101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0251322815.2城镇登记失业率(%)4.53.133.1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595.696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比例(%)9594.9696.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7、(%)9599.899.9人口自然增长率()8.28.157.58资源环境单位地方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98120.9551-2.66森林覆盖率(%)4235.3535.45城镇污水处理率(%)827582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8590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00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40.87亿元(当年价,下同)提高到2014年的370.49亿元,预计2015年为390亿元,“十二五”预计年均增长10.1%。财政总收入由2010年的27.55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56.6亿元,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二位,预计2015年财政总收入为62.2

8、8亿元,“十二五”预计年均增长17.7%,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人均GDP2014年达到27495元,突破4000美元大关。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丰城排名从2010年的第99位提升至2015年的第78位。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36.5%,比2010年提高了8.02个百分点。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丰城市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促进城市提质扩容和功能重建,到2014年底,建成区面积达48.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突破40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园区(基地)为发展平台,促进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

9、结构从2010年的18.1:52.8:29.1调整为2014年的15.6:54.0:30.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以煤炭、电力、房地产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加快调整步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逐步成为产业升级主力军,生物食品产业链条向纵深拓展,机械电子继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以唯美、东鹏、斯米克等陶瓷企业为骨干,陶瓷生产基地正在形成,富硒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节能降耗取得一定成效,单位GDP能耗由2010年的1.1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4年的0.98吨标准煤/万元。对内对外全方位加快开放。“十二五”前四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545万美元,是“十一五”期间实际

10、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396万美元的1.13倍;出口创汇总额高达50292万美元,是“十一五”期间出口创汇总额15471万美元的3.25倍。对域外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冠今废旧塑料、瑞林稀贵金属、金洋金属电源等重大项目落地丰城,引进建成格林美废旧家电拆解基地。区域合作更加紧密,以骨干交通网络为纽带,丰昌同城化稳步推进,加快融入南昌大都市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加大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关闭取缔了一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十五小”污染企业,对其它污染企业实行限期整顿。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标准;饮用水源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

11、0%。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成效,2014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大力推进人工造林和森林抚育,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5.35%。积极推进生态乡镇建设,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17个。社会民生事业实现新发展。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领域投入,截止2014年民生领域财政支出达211.5亿元,是“十一五”的2.86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取得成效,体育事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丰城九中、洪州职业学院、特教学校等一批教育项目建设完成,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不断增

12、加就业,累积新增就业35808人。逐步建立以市级为主导、乡镇为纽带、村组为重点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竣工投入使用,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市精神病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逐步健全“中心城区、乡镇、村”三级医疗体系,强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014年达到99.8%。基本形成市、街道(乡镇)多级公共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从制度上实现对城乡居民全覆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比例2014年达到94.96%。建设保障性住房截至2013年底共建成12820套,截止2

13、014年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投入15.2亿元,丰城连续7年被评为宜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先进县市”。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丰城争取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全省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等多项综合性改革试点,通过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尝试创建“包容发展、创新发展、规模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的中小城市发展机制。简政放权稳步推进,积极承接上级政府下放权限,减少审批环节、审批时间,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科技创新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稳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阳光征迁模式

14、全面推行。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全力实施“五个再造”工程(再造一个新城、再造一条快速通道、再造一座赣江大桥、再造一个火车站、再造一条赣江大堤),全面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行政村通水泥路任务,丰城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高速绕城、高速绕园区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以建设中心集镇为重点,城乡公共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13亿元实施城西防洪大堤工程,开展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沙湖公园改造工程、杨柳湖公园改造工程,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绿色空间。完成自来水一水厂扩建工程、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开展城区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至2015年底,人均绿地面积达人均绿地面积达7.23 m2,城镇道路硬化率达95.3%,城镇自来水普及率为93%,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80%以上。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市乡村。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25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236元和5500元。“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的基本完成,为“十三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但是还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