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轮 第1-4讲 综合能力检测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984775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轮 第1-4讲 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轮 第1-4讲 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轮 第1-4讲 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轮 第1-4讲 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轮 第1-4讲 综合能力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轮 第1-4讲 综合能力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轮 第1-4讲 综合能力检测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6,达州模拟)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2(2016,绵阳)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1/4,再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 B )A声音变大B频率变高C振动变慢D响度变小3(2016,西宁)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A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 B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4(2016,乐山)声能够传递“信息”或“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D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5(2016,枣庄)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C

3、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6(2016,武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 m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7(2016,大庆)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B )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B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水中倒影光的折射8(2016,淮安)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

4、蜡烛a在平面镜中( D )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9(2016,资阳模拟)下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2016,孝感)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11(2016,通辽)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应用广泛,下

5、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12(2015,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A. 4 cm B6 cm C7 cm D12 c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2016,徐州)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_振动_,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_声波_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_噪声_。14(2016,锦州)

6、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_音色_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_真空不能传声(或声音传播需要介质)_。15(2016,玉林)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_定位_;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_鸣笛_的标志。,第16题图)16(2016,巴中模拟)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_凹_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的_虚_(填“实”或“虚”)像。17(2016,宁波)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

7、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浅_的虚像。(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B,则B_C。18(2016,绵阳)让一束光从某介质以不同角度射入空气中,观察光束在介质和空气中的径迹变化,得到光束在介质中的入射角i及其正弦值sini、折射角r及其正弦值sinr如下表所示。从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出:折射角总是_大于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我们

8、可以得到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_1.50_(保留两位小数)。数次 据数物理量123456i102030405060sini0.1740.3420.50.6430.7660.866r15.130.948.776.5sinr0.260.5130.7510.97219.(2016,荆门)有一种新型自拍神器(如图),可用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来遥控它在空中悬停、飞行、拍照。其镜头部分相当于一个_凸透镜_。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_缩小_的实像。现使自拍神器远离自己,同步传播到手机上自己的像会变_小_。第19题图第20题图20(2016,北海)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

9、图,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10_cm,若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_20_cm。21(2015,枣阳)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得益于光导纤维的发明和使用,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时实际上是光的一种_全反射_(填“全反射”或“折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前_(填“前”或“后”),需要配戴用_凹透镜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三、作图题(共12分)22(3分)(2016,丹东)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

10、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A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第22题图第23题图第24题图解:第22题图第23题图第24题图23(3分)(2015,德阳)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24(6分)(2016,广州)(1)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与物比较,物体MN经凸透镜成_放大_(填“放大”或“缩小”)_倒立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四、实验探究题(共31分)25(9分)(2016,大连)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

11、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 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1)该实验应该在较_暗_(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实验次数123456物距u/cm相同物高h1/cm相同像距v/cm4.08.012.016.020.024.0像高h2/cm2.04.16.08.09.912.0解:图略(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_。(4)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外

12、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 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好处是_方便改变像距_;不足是_像高不方便测量_。26(6分)(2016,南平)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B_(

13、填字母)。A光沿直线传播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显示光路或便于确定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_(写出一条即可)。(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不在_(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填序号)。27(5分)(原创)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B,高为7 cm。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 cm。(1)最好选用_茶色_(填“茶色”或“无色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14、。(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像与物大小的关系_。(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虚_(填“实”或“虚”)像。(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 m的人,站在镜前5 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5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不变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11分)(2016,陕西)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他们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所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放大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幻灯机(投影仪、放映机等)_(写出一个即可)。(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