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水培和雾培技术.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98472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 水培和雾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6章 水培和雾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6章 水培和雾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6章 水培和雾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6章 水培和雾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 水培和雾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水培和雾培技术.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水培和雾培技术学习目标:掌握深液流技术和营养液膜技术的特征、设施结构与栽培管理要点;理解雾培、浮板毛管水培、浮板水培技术等其他水培设施的构成与管理要点。学习提示:采用对比的方法,理解深液流技术、营养液膜技术和其他几种水培设施的基本组成、差异和特点。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之上,辩证分析各水培设施中种植槽的深浅、营养液量的多少以及营养液各种性质的变化特点和栽培管理技术。水培是植物根浸润在营养液中的一类无土栽培方法,又称水耕栽培或营养液栽培。雾培是指植物根系生长在雾状营养液环境中的一类无土栽培方法。本章介绍常见的几种水培技术和雾培技术。第一节深液流技术深液流技术简称DFT(Deep Flow Tec

2、hnique),是最早开发成可以进行农作物商品生产的无土栽培技术。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通过改进,被认为是比较适用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类型。DFT在日本普及面广,我国的台湾、广东、山东、福建、上海、湖北、四川等省市也有一定的推广面积,成功地生产出番茄、黄瓜等果菜类和莴苣、茼蒿等叶菜类蔬菜。因此,这种类型的水培设施也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一、设施结构深液流水培设施一般由种植槽、定植板(或定植网框)、贮液池、营养液循环流动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由于建造材料不同和设计上的差异,已有多种类型问世。例如日本就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全用塑料制造,由专业工厂生产成套设备投放市场供用户购买使用,用户不能自制(日本

3、的M式和协和式等);另一种是水泥构件制成,用户可以自制(日本神园式)。实践中试用,认为神园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现将改进型神园式深液流水培设施作一介绍(图61)。(一)种植槽种植槽一般宽度为80100cm,槽深1520cm,槽长1020m。原来神园式种植槽是用水泥预制板块加塑料薄膜构成,为半固定的设施,现将其改成水泥砖结构永久固定的设施(华南改进型)。槽底用5cm厚的水泥混凝土制成,然后在槽底的基础上用水泥砂浆将火砖结合成槽周框,再用高标号耐酸抗腐蚀的水泥砂浆抹面,以达防渗防蚀的效果(见图62)。图6-1改进型神园式深液流水培设施组成纵切面示意图1.水泵2.充氧支管3.流量控制阀4.定植杯5.定

4、植板6.供液管7.营养液8.支撑墩9.种植槽10.地面11.液层控制管12.橡皮塞13.回流管14.贮液池图62种植槽横切面示意图1.地面2.种植槽3.支撑墩4.供液管5.定植杯6.定植板7.液面8.回流及液层控制装置这种槽不用内垫塑料薄膜,直接盛载营养液进行栽培。但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选用耐酸抗腐蚀的水泥材料。这种槽的优点是农户可自行建造,管理方便,耐用性强,造价低。其缺点是不能拆卸搬迁,是永久性建筑,槽体比较沉重,必须建在坚实的地基上,否则会因地基下陷造成断裂渗漏。(二)定植板定植板(图63)用硬泡沫聚苯乙烯板块制成,厚约23cm,板面开若干个定植孔,孔径为56cm,种果菜和叶菜都可通用。定

5、植孔内嵌一只塑料定植杯(图64),高7.58.0cm,杯口的直径与定植孔相同,杯口外沿有一宽约5mm的唇,以卡在定植孔上,不掉进槽底。杯的下半部及底部开有许多3mm的孔。定植板的宽度与种植槽外沿宽度一致,使定植板的两边能架在种植槽的槽壁上,这样可使定植板连同嵌入板孔中的定植杯悬挂起来(图62)。定植板的长度一般为150cm,视工作方便而伸缩,定植板一块接一块地将整条种植槽盖住,使光线透不进槽内。悬杯定植板定植方式,植株的重量为定植板和槽壁所承担。当槽内液面低于槽壁顶部时,定植板底与液面之间形成一段空间,为空气中的氧向营养液中扩散创造了条件。在槽宽80100cm,而定植板的厚度维持2.02.5不

6、变时,需在槽的宽度中央架设支承物以支持定植板的重量,使定植板不会由于植株长大增重而向下弯成孤形。支持物可用截锥体水泥墩制成,沿槽的宽度中线每隔70cm左右设置1个,墩上架一条硬塑料供液管,一方面起供液作用,同时起支持定植板重量的作用(见图61、62)。水泥墩的截锥底面直径为10cm,顶面直径为5cm,墩的高度加上供液管的直径应等于种植槽内壁的高度,墩顶面要有一小凹坑,使供液管放置其上时不会滑落。架在墩上的供液管应紧贴于定植板底,以承受定植板的重力而保持其水平状态。在槽壁顶面保证是水平状态下,定植板的板底连同定植杯的杯底与液面之间各点都应是等距的,以使每个植株接触到液面的机会均等。要避免有些植物

7、的根系已触到营养液,而另一些则仍然悬在空间而造成生长不均。图6-3定植板平面图(单位:cm)图6-4定植杯(单位:cm)(三)地下贮液池地下贮液池是作为增大营养液的缓冲能力,为根系创造一个较稳定的生存环境而设的。有些类型的深液流水培设施不设地下贮液池,而直接从种植槽底部抽出营养液进行循环,日本M式水培设施就是这样。这无疑可以节省用地和费用,但也失去了地下贮液池所具有的许多优点。地下贮液池的功能见第四章内容。(四)循环供液系统包括供液管道、回流管道、水泵及定时器,所有管道均用塑料制成。1供液管道由水泵从贮液池中将营养液抽起后,分成两条支管,每支管各自有阀门控制。一条转回贮液池上方,将一部分营养液

8、喷回池中作增氧用;若要清洗整个种植系统时,此管可作彻底排水之用。另一条支管接到总供液管上,总供液管再分出许多分支通到每条种植槽边,再接上槽内供液管。槽内供液管为一条贯通全槽的长塑料管,其上每隔一定距离开有喷液小孔,使营养液均匀分到全槽。在槽宽为8090cm的种植槽内的供液管,用25mm的聚乙烯硬管制成,每距45cm开一对孔径为2mm的小孔,位置在管的水平直径线以下的两侧,小孔至管圆心线与水平直径之间的夹角为450,每条种植槽的供液管在其进槽前设有控制阀门,以便调节流量。2回流管道及种植槽内液位调节装置回流管道与种植槽内液位调节装置(见图61、图62、图65)。在种植槽的一端底部设一回流管,管口

9、与槽底面持平,管下段埋于地下外接到总回流管上去。槽内回流管口如无塞子塞住,进入槽内的营养液可彻底流回贮液池中。为使槽内存留一定深度的营养液,要用一段带橡胶塞的液面控制管(见图66)塞住回流管口。当液面由于供液管不断供液而升高,超过液面控制管的管口时,便通过管口回流。另可在液面控制管的上段再套上一段活动的胶管,将其提高,液面随之升高,将其压低,液面随之下降。液面控制管外再套上一个宽松的围堰圆筒(用塑料制成,筒内径比液面控制管大1倍即可),筒高要超过液面控制管管口,筒脚有锯齿状缺刻,使营养液回流时不能从液面流入回流管口,迫使营养液从围堰脚下缺刻通过才转上回流管口,这样可使供液管喷射出来的富氧营养液

10、驱赶槽底原有的比较缺氧的营养液回流,同时围堰也可阻止根系长入回流管口。若将整个带胶塞的液面控制管拔去,槽内的营养液便可彻底排净。每条槽的回流管道与总回流管道的直径,应根据进液量来确定。回流管的直径应大到足以及时排走需回流的液量,以避免槽内进液大于回液而泛滥。图65液层控制装置 图66罩住液位调节装置的塑料管1.可升降的套于硬塑管外的橡皮管 l.带缺刻的硬塑料管2.液位调节管2.硬塑管3.橡皮塞4.回流管 3.PVC硬管4.橡胶塞5.液面6.槽底5.种植槽底 7.营养液及其液向(箭头表示)3水泵和定时器水泵选择见第四章内容。水泵配以定时控制器,按需控制水泵的工作时间。大面积栽培时,可将温室内全部

11、种植槽分为四组,每组有一供液控制阀,分组轮流供液,以保证供液时从小孔中射出的小液流有足够的压力,提高增氧效果。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一)种植槽处理1新建种植槽的处理新建成的水泥结构种植槽和贮液池,会有碱性物质渗出,要用稀硫酸或磷酸浸渍中和,除去碱性后才开始使用。开始时先用水浸渍数天洗刷去大部分碱性物质,然后再放酸液浸渍,开始时酸液调至pH2左右,浸渍时pH值会再度升高,应继续加酸进去,浸渍到pH值稳定在67之间,排去浸渍液,用清水冲洗23次即可。2换茬阶段的清洗与消毒换茬时对设施系统消毒后方可种植下茬作物。(1)定植杯的清洗与消毒将定植板上的定植杯捡出,集中到清洗池中,将杯中的残茬和石砾脱出,

12、从石砾中清去残茬,再用水冲洗石砾和定植杯,尽量将细碎的残根冲走,然后用含0.30.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消毒,浸泡1天后将石砾及杯捞起,用清水冲洗掉消毒液待用。如当地小石砾价格很便宜,用过的小石砾可弃去,以省清洗消毒费用,只捡回定植杯重新使用。(2)定植板的清洗与消毒用刷子在水中将贴在板上的残根冲刷掉,然后将定植板浸泡于含0.30.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中,使湿透后捞起,一块块叠起,再用塑料薄膜盖住,保持湿润30min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待用。(3)种植槽、贮液池及循环管道的消毒用含0.30.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喷洒槽、池内外所有部位使湿透(每m2面积约用2

13、50mL),再用定植板和池盖板盖住保持湿润30min以上,然后用清水洗去消毒液待用。全部循环管道内部用含0.30.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循环流过30min,循环时不必在槽内留液层,让溶液喷出后即全部回流,并可分组进行,以节省用液量。(二)栽培管理1栽培作物种类的选定初进行水培生产时,应选用一些较适应水培的作物种类来种植,如番茄、节瓜、直叶莴苣、蕹菜、鸭儿芹、菊花等,以取得水培的成功。在没有控温的大棚内种植,要选用完全适应当季生长的作物来种植,切忌不顾条件地去搞反季节种植,不要误解无土栽培技术有反季节的功能。2秧苗准备与定植(1)育苗用穴盘育苗法(见第五章内容)育出幼苗(育苗穴盘的穴孔

14、应比定植杯口径略小)。(2)移苗入定植杯准备好稳苗用的非石灰质的小石砾(粒径以大于定植杯下部小孔为宜),在定植杯底部先垫入12cm的小石砾,以防幼苗的根颈直压到杯底,然后从育苗穴盘中将幼苗带基质拔出移入定植杯中(不必除去结在根上的基质),再在幼苗根团上覆盖一层小石砾稳住幼苗。稳苗材料必须用小石砾,因其没有毛管作用,可防营养液上升而结成盐霜之弊(盐霜可致茎基部坏死)。不能用毛管作用很强的材料(很细碎的泥炭、植物残体等)来稳定幼苗,因这类材料易结成盐霜。(3)过渡槽内集中寄养幼苗移入定植杯后,本可随即移入种植槽上的定植板孔中,成为正式定植,但定植板的孔距是按植株长大后需占的空间而定的,遇上幼苗太细

15、,很久才长满空间。为了提高温室及水培设施的利用率,将已移入定植杯内的很细小的幼苗,密集置于一条过渡槽内,不用定植板直接置于槽底,作过渡性寄养。槽底放入营养液12cm深,使能浸住杯脚,幼苗即可吸到水分和养分,迅速长大并有一部分根伸出杯外,待长到有足够大的株形时,才正式移植到种植槽的定植板上。移入后很快就长满空间(封行)达到可以收获的程度,大大缩短了占用种植糟的时间。这种集中寄养的方法,对生长期较短的叶菜类是很有用的,对生长期很长的果菜类用处不大。(4)正式定植后槽内液面的要求将有幼苗的定植杯移入种植槽上的定植板上以后,即为正式定植。当定植初期根系未伸出杯外或只有几条伸出时,要求液面能浸住杯底12cm,以使每一株幼苗有同等机会及时吸到水分和养分。这是保证植株生长均匀,不致出现大小苗现象的关键措施。但也不能将液面调得太高以致贴住定植板底,妨碍氧向液中扩散,同时也会浸住植株的根颈使其窒息死亡。当植株发出大量根群深入营养液后,液面随之调低,空间得以扩大,露于湿润空气中的根段就较长,这对解决根系呼吸需氧是相当有用的。由于悬挂栽培,植株和根系的绝大部分重量不是压在种植槽的底部,而是许多根系漂浮于液中,不会形成厚实的根垫阻塞根系底部的营养液的流通,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