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发展概述81516.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98365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815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815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815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8151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8151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815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铁路发展概述81516.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石三中 www.hssz,中国铁路发展概述中国铁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1/3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55%。中国铁路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铁道部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部行使政领导和管理全国铁路的职能。铁道部机关共设置1

2、6个机构,有办公厅(政治部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学技术司、人事司(政治部组织部)、劳动和卫生司、建设管理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安全监察司、运输局(运输指挥中心)、公安局、政治部、宣传部、部纪委、监察局、全国铁路团委、直属机关党委。铁道部部属企业有20个:哈尔滨、沈阳、北京、呼和浩特、郑州、济南、南昌、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柳州、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建设开发中心、青藏铁路公司等。铁道部部属事业单位有16个:运输指挥中心(运输局)、资金清算中心、

3、统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多种经营发展中心(直属企业和多种经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史志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心、工程管理中心、铁道部党校、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出版社、人民铁道报报社、专运处、中国铁路文工团。铁道部所属协学会、协会12个:中国铁道学会(含中国蒸汽机车协会)、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中国铁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会、铁路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铁道物资流通协会、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铁总体工部)。中国铁路主要指标全国铁

4、路营业里程:73002公里国家铁路运输收入:1483.4亿元,客运:476.7亿元,货运:784.3亿元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9.73亿人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22.12亿吨全国铁路换算周转量:22035.26亿吨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4788.61亿人公里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17246.65亿吨公里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16320台,内燃:11355台,电力:4622台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40487辆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510327辆国家铁路职工人数:228.41万人,运输业:152.68万人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533.47亿元运输设备更新改造投资:128.71亿元机车车辆购置投资:16

5、7.55亿元运输业劳动生产率:145.2万换算吨公里/人(按价值量计算)跨越式发展战略2003年铁道部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提升技术装备为主线,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服务质量基本满足旅客货主需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1)在运输能力上,到2020年,使铁路网规模有一个较大

6、发展,路网结构更加合理,建成京沪高速铁路,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主要通道改变能力紧张的状况,形成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和大能力货运网络。(2)在技术装备上,以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快捷、重载为重点,使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线路桥涵技术、通信信号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铁路信息化。(3)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主辅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政企分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4)在运输服务上,改善服务设施,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为旅客货主提供优质服务。(5)在运输经营上,稳步提高铁路运量,实现市场份额最大化,发挥铁路在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作用。(6)在职工生活上

7、,随着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断,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任务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加快实现铁路信息化;全面调整运输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推进既线列车提速;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运输经营的良好效益;确保运输安全和铁路稳定;(1)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2004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中国铁路网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km,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是建设

8、客运专线。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km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km及以上。二是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km。三是强化路网既有线。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km,既有线电气化1.6万km。到200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万km,其中复线铁路2.5万km,

9、电气化铁路2万km以上。到2010年,中国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8.5万km左右,其中客运专线约5,000km ,复线3.5万km,电气化3.5万km。(2)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是增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的重要基础,是确保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提升铁路服务质量的基本条件,是提高铁路运输效益的重要源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了历史性的进步,特别是1997年以来的五次大面积提速,推动了机车车辆装备水平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中国机车车辆装备在安全可靠性、运营维修成本、舒适度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时速200km及以上机车、客车和动车组技术不成熟,难以适应继续推进客运提速、未来客

10、运专线运输和保证客车安全的需要。要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快速客运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快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实现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要坚持“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和“标准化、系统化、规模化、信息化”的技术要求。要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妥善处理好引进技术与扶持国内既有品牌的关系,充分利用中国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优势,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走技贸结合、自主创新的路子,切实提高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研发、设计和制造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中国机车车辆生产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加快实现铁路信息化着眼未来铁路发展需求,站在更高层

11、次、更高标准上,确立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一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运输生产组织,发展调度集中,强化安全控制,提高运输效率。二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客货营销,建设和完善客货营销信息系统,发展电子商务,为旅客货主提供最大方便。三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管理现代化。以上述三个方面为重点,带动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可靠、保障有力的铁路信息系统。(5)进一步推进既有线列车提速1779年以来,中国铁路连续进行了五次大面积提速,提速范围覆盖全国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通过2004年4月18日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全路时速160km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由不足

12、400km延长到7,700km,其中时速200km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960km。下一步,我们将在加快建设客运专线的同时,把既有线列车提速作为发展我国快速客运网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力争使我国铁路既有线列车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提速干线客车运行速度。未来几年,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浙赣、胶济等有条件的干线,提速客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00km,并逐步向其他干线扩展。二是扩大提速范围。2005年以陇海线郑徐段电化,兰新线全线贯通复线,沪杭线电化,浙赣线电化,渝怀线、遂渝线建成投产,达成线改造,武九线建成复线,胶济线电化等为主要内容,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使全国铁路快速线路总里程

13、达到2万km左右。三是实施货车提速,由目前时速不足80km提高到120km,使提速线路的货车速度与客车速度相匹配。全面调整运输生产力布局。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铁路生产力布局的标准和经验,进行总体规划,分步操作实施,到2020年使中国铁路资源配置、劳动用工和设备综合利用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是对车站布局进行全面调整。根据在路网中的位置分类确定路网性编组站和区域性编组站,减少编组站数量。根据旅客集散数量分类确定路网性客运中心、区域性客运中心、大型客运站和一般客运站。对大城市和枢纽内的货运站进行专业分工,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关闭客货运量小的中间站。二是优化机务和车辆布局,推行机车运用长交路、轮乘制

14、;实现机车车辆检修资源的集中,形成规模效益/改革机车车辆 的维修制度,合理确定检修周期,扩大机车的适情修、换件修和主要部件的专业化集中修;减少货车列检所数量,逐步撤消区段列检所。三是调整工务和电务布局。工务实行养修分开,工务段主要负责线路保养和临修,逐步取消中修,广泛采用大型养路机械。信号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修理工作分开,实行专业化集中修。电务段设集中维修基地。(6)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铁路将根据国家的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铁路改革。一方面要对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为管理体制的根本性转换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要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社企分开的要求,大力推进

15、基础性改革,为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在基础性改革方面,一是要实施主辅分离。将企业承担的政府职能回归政府,社会职能回归社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进行辅业改制,实现辅业与运输主业分离。二是推进运输主业减员。在推进主辅分离的同时,努力实现运输主业减员,通过发展多元经营等方式对富余人员作出妥善安排。三是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构建多元投资主体,拓宽多种投资渠道,形成多样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探索低成本扩张的道路,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才力支持。四是推进专业运输公司体制改革。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铁路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行包运输等专业运输公司成为具有相当经营规模、核心

16、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铁路专业运输市场主体。(7)创造运输经营的良好效益大力开拓市场,提升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一是不断提升铁路在客运市场中的份额。以方便、快捷、舒适为重点,改进服务,增加运量。把发展中长途客运作为重点,实现中长途客运量的持续增长;努力开拓城际客运市场,积极争取短途运输市场;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客运产品,充分发挥各种旅客列车的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影响力。二是扩大铁路在货运市场中的份额。发展货运重载,增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保证大宗货物运量的持续增长;加快发展货物快运,开行行包邮政、特种货物等快运列车;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实现集装箱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同时强化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严格控制运输支出,在改革成本管理上取得实效。(8)确保运输安全稳定运输安全稳定是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安全基础建设,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