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工作总结5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98323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委工作总结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委工作总结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委工作总结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委工作总结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委工作总结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委工作总结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委工作总结5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委工作总结5篇xx年,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带领全体农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以提高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契机,围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试验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工作如下:一、业务工作方面1、“三区一田”建设在全市15个乡镇进行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高产攻关田建设,全年累计建设“三区一田”124.07万亩,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增收粮食产量8.9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2亿元,项目区全面增产增收。2、开展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xx年科技中心将技术成果在项目

2、区全面推广应用,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地区稻茬麦亩产超千斤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示范片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4项高产商效栽培展示;继续开展以超级稻为主的超高产攻关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开展了4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展示。通过高产高效技术研究集成和良种良法配套研究,促进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3、完成专题试验研究围绕小麦生长播期、播量、肥料合理运筹进行探讨,针对稻茬麦恶性杂草进行封闭性试验,累计共开展省小麦产业体系联合鉴定品种(系)对比试验、麦田除草剂土壤封闭对比试验、轮迁22不同播种量比较试验、肥料“3414”试验方案、稻麦种植制度下秸杆机械粉碎还田及配套耕整地技术研究和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专题试验。通过试验

3、,筛选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掌握了高产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同时生产中赤霉病防治、秸秆还田、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筛选等关键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水稻上针对育秧方式,肥料,播期等开展了10项试验,分别为:杂交中籼稻机插盘育秧化控秧龄弹性试验、杂交中籼水稻机插育秧化控与落谷密度组合试验、机插杂交中籼稻肥料运筹技术试验、杂交中籼稻品种及肥料水平对比试验、杂交中籼稻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基本苗试验、机插取秧量及种植密度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影响试验、杂交中籼稻优新品种对比试验、大撮少穴前控后促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单季稻机插秧高效肥水运筹试验、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模式研究。通过开展专题试验研究,积累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进

4、项目进一步实施。二、积极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根据xx年省发改委以皖发改投资【xx】660号关于下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xx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下达项目指标,对我市乡镇农技站进行了新建或改建。到目前为止,共新建完成了农技站、农技站,改建完成了了农技站。在建设过程中的新建站有,在建的改扩建站汊涧农技站。对新建的农技站,每个站计划安排50万元左右项目资金,委托所在地镇政府进行规划设计,公开招标建设,建设全程由所在地镇政府和农委共同监督,由所在地镇政府组织验收。改建的农技站每个站安排12万元资金,由农委组织人员按议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建设过程由所在地农技站、农委共同监督。对已

5、改建完成的农技站,农委纪检部门组织人员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农技站在建设过程中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督促要求整改。项目完工以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请建筑中介对项目决算进行现场重新决算,通过决算,压缩项目水分,强化了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了项目建设公平公正。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领导下,农委组织人员还对农技站办公培训设备进招标采购,按照招标采购的相关程序,通过招标局公开招标,在农委纪检部门监督下,先后为十五个农技站采购了个人办公用电脑,打印复印机,培训用手提电脑、投影仪、音响麦克风、照相机等,并分别送到各个镇街农技站。对建成或改建完成的农技站,农委还利用项目资金,进行招标采购办公桌椅空调

6、等设备,改善农技站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市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做强做优的暂行办法的通知,“鼓励支持各镇街建标准化农技站,土地由各镇街政府协调解决,对通过省级验收的,市财政补助每站20万元”为进一步明析产权、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委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技站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制定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系列制度和部分岗位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农技站,加强管理。三、做好农技推广宣传报道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宣传报道工作,xx年科技中心对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成员进行了调整,增

7、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协调性;完善政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组织人员参加政务公开工作的学习交流,提高了政务工作能力;积极组织信息源,严格审核,确保每条信息发布及时、内容专业。截止十月底,科技中心共发布各类工作动态、农情信息、政策法规等计275篇,其中地级网站录用42篇,省级网站录用28篇。及时有效的宣传报道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熟悉我单位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方式和途径,积极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予,了解最新农情农技动态。四、xx年工作初步计划1、xx年为“十二五”最后一年,在实施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新成果、新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2、继续做好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工作。3、加大

8、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计划农民培训1万人次以上,入户指导7000次以上。4、扶持龙头企业,全市实施订单面积10万亩以上。5、加强水稻机插秧示范,全市机插秧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6、继续开展稻麦试验5项目。7、继续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8、进一步做好农技宣传报道工作。第二篇:法制宣传日工作总结今年12月4日是第十四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首个国家宪法日,我委根据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布暑、有安排,确保圆满完成12.4法制宣传日的活动目标。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委根据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的具体要求,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4名法律精、口才好的普法骨干为成员的12.4法

9、制宣传咨询组,并制作了两块展牌,准备了宣传材料4种共500多份。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12月4日上午8点整,我委宣传组就到达指定地点我市天发广场,接受群众咨询和散发宣传资料。全场共接受群众有关涉农法律咨询15人/次,散发宣传资料300多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三篇:农业物联网建设总结一、组织领导强化领导,建立工作机构,确保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顺利完成。1、成立“市农业物联网领导组”2、成立“市农业物联网专业技术协作单位及技术专家组”专业技术协作单位:农业科技中心,农业局,畜牧局,渔业局,植保站,土肥站。专业技术专家组:二、工程建设保障措施1、加强宣传,建设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邀请专家论证,提

10、高感性认知。2、认真评估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3、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和中标单位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及后期维护合同,并严格按合同要求执行。4、实行监理制,聘请监理公司进行工程施工的全程监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三、建设内容1、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2、农业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在市农委。3、五个行业示范点应用系统:。四、建设成效依据省农委对农业物联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xx年农业物联网建设工程已经结束。建设单位:。xx年1月已经投入正常运行。(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1、实时监测的数据、拍摄的图像,以图表反映监测数据,并把监测的数据形成变动图像。2、远程专家诊断服务,生

11、产者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图像、文字等形式,上传专家系统,专家及时解答。3、具有远程控制功能,能够自动报警,运用上网的电脑、手机等终端对生产设备进行远程自动控制。4、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未完善),通过二维码技术,能够追踪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交易、消费等环节信息。5、及时提供生产预警,通过各种监测数据,及时提供给生产企业参考,进行生产决策,调整生产措施。6、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未完善),具备网上宣传、推介、洽谈、交易、支付功能,实现网上经营。7、培训农业专业技术,通过上网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远程农业技术培训。(二)、农业决策指挥调度中心1、围绕我市农业生产决策管理需求,集中建设市农业决策

12、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农业“四情”、农产品质量等信息快速掌握,实施科学、高效的决策部署与监督管理。2、专家利用采集、处理的数据,对水稻大田农业生产、疫病发生趋势、农产品质量等进行分析、会商、研判,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供政府决策指挥调度参考。3、政府部门运用专家会商结论和建议,对农业生产进行决策指挥调度。(三)、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五个示范点)1、设施大棚。在大通镇项永祥家庭农场对蔬菜设施大棚监测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行远程控制。同时在温室现场布置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实时收集视频信号。用户通过电脑或3G手机,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况、

13、查看现场监控数据和控制远程智能调节指定设备。2、水产养殖。在镇牧水产良种繁殖场对水体溶解氧、PH值、水温、氨氮4个环境参数,数据实时采集,实行相关指标参数的监测,并分析处理所采集数据,结合专家系统,指导水产的精细化养殖,能够远程控制自动化设备。3、农作物大田监测。在永丰镇的桥湾社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农业“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信息采集以自动化采集和人工采集,为农业生产提供参数。4、家禽良种繁育。在牧业对SPS种鸡生产环节对养殖环境采集空气温度、湿度、光照,氨气、二氧化碳5个环境参数,实现种鸡养殖、生长环境、免疫、等因素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5、畜禽养殖。在

14、大通镇周氏羊业对羊圈的氨气含量、空气温湿度、投饵情况等进行监测,优化山羊的生长环境,确保品质并建立质量追溯。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的维护,进一步完善各应用示范点的扩容和实际应用性能。优化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指挥调度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各应用示范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功能,实现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效益最大化。2、适当增加新的应用示范点,选择具有代表性、规模大、管理精、意识强的企业加入。3、深化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六、存在的问题1、新的应用点选点问题,要求涉农企业积极性强、思想意识重视,产业有特色,规模大、科学管理水平高、具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因此如何选择

15、理想的示范点是难题。2、企业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运用还属于新生事物,许多技术指标和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应用,企业专职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似懂非懂,因此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切实发挥并提高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3、资金问题,农业物联网的后续运行维护、软件升级等费用尚未明确。增加新的应用示范点的建设费用短缺,企业完全承担示范点建设的全部费用难度较大,须由政府推动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第四篇: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1,参试品种:xx年共有18个小麦新品种参加了展示,分别是皖垦的扬麦18;全球丰的皖垦076;天科的宁麦16;棉种场的生选6号;天裕公司的丰庆188、华麦5号、镇麦16

16、8、镇麦8号;富源种业的宁麦13、南农0686;良种场的扬麦19、皖0686;扬辐麦5号;新禾种业的扬麦15、扬麦20;天丰的宁麦15;阳光的苏麦188;乐农的丰庆518。2,试验地点:镇村曾尖村民组,土壤肥力中上等,土质为粘壤土,排灌方便,田块平整,供肥水平均匀一致,交通便利。前茬口为杂交水稻。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品种编号顺序排列,没有设置重复,东西行向设18个小区,每个品种实种面积300个平方米,折0.45亩即墒长51米,墒宽32米,每个品种两墒。小区间隔0.4米连墒沟在内,本次试验采用统一播种期,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根据各个品种的成熟时间,分批考种计算理论产量,并与最后成熟时分小区单收单打,计算实际产量。试验于xx年10月25日播种,采用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