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风险评价讲义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7MB
约91页
文档ID:551982085
环境风险评价讲义_第1页
1/91

第九章 环境风险评价第九章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害和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本次环境风险评价依据:①《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 77号);④《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 98号);⑤《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评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豫环文[2012]159号)9.1 风险识别9.1.1 物质危险性识别本项目为农药中间体制造类建设项目,涉及到29种化学物质包括邻氟苯胺、乙醛水溶液、液氯、氰酸钠、乙腈、盐酸、亚硝酸钠、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次氯酸钠、碳酸钾、DMF、乙酸、丙酮、氟利昂22、甲基亚膦酸二乙酯、丙烯醛、乙醇、氰化钠、氯化铵、间羟基苯甲酸、二氯三氟甲苯、二甲基亚砜、硝酸、硫酸、二氯乙烷、乙醛肟、甲硫醇钠,主要储存于罐区和仓库内。

各主要化学物质按照各自的物化性质实行分类、分区存放,防止化学物质在环境中自身发生反应或相互间发生反应引起二次污染事故根据导则(HJ/T169-2004),有关危险物质判定依据见表9-1,物质风险识别见表9-2,各物质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见表9-3~9-30表9-1 物质危险性标准表LD50(大鼠经口)mg/kgLD50(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有毒物质1<5<1<25<LD50<2510<LD50<50<LC50<325<LD50<20050<LD50<400<LC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沸点(常压下)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常压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表9-2 本项目主要物质风险识别表序号物质名称规格危险编号储存方式储存量(t)主要危险特性1邻氟苯胺≥99.5%61762200kg/桶57(易燃液体)2乙醛水溶液≥40%31022200kg/桶67(低闪点易燃液体)3液氯≥99.5%230021t/瓶306(有毒气体)4氰酸钠≥92%/25kg/袋5/5乙腈≥99.5%3215940m3储罐7(易燃液体),40(有毒品)6盐酸≥37%2202240m3储罐485(不燃气体)7亚硝酸钠≥99%5152525kg/袋511(氧化剂)8亚硫酸氢钠≥99%8151025kg/袋520(酸性腐蚀品)9氢氧化钠≥99.5%8200125kg/袋1220(碱性腐蚀品)10次氯酸钠≥15.4%83501200kg/桶620(腐蚀品)11碳酸钾≥99%326225kg/袋1020(腐蚀品)12DMF≥99.5%3362740m3储罐7(易燃液体)13乙酸≥99%/200kg/桶520(酸性腐蚀品)14丙酮≥99.5%31025200kg/桶107(低闪点易燃液体)15氟利昂22≥99.5%2203922kg/罐5(不燃气体)16甲基亚磷酸二乙酯≥98%1993200kg/桶107(易燃液体)17丙烯醛≥99%31024200kg/桶107(低闪点易燃液体)18氰化钠≥98%61001200kg/桶513(无机剧毒品)19氯化铵≥99%/25kg/袋20/20间羟基苯甲酸≥99%/25kg/袋10/21二氯三氟甲苯≥%/200kg/桶15毒性物质22二甲基亚砜≥99%/200kg/桶5/23硝酸≥70%81002200kg/桶1020(酸性腐蚀品)24硫酸≥98%8100740m3储罐20(酸性腐蚀品)25二氯乙烷≥%/200kg/桶307(易燃液体)26乙醛肟≥45%3362840m3储罐7(易燃液体)27甲硫醇钠≥20%3263840m3储罐497(易燃液体)表9-3 邻氟苯胺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分子式C6H6FN性状淡黄色液体分子量蒸汽压-闪点60℃沸点182~183℃熔点℃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稳定性不稳定密度相对密度(水=1):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热值-毒性-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健康危害:有毒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进入人体内,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致紫绀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表9-4 乙醛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分子式C2H4O性状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臭味分子量蒸汽压-闪点-39℃沸点℃熔点℃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稳定性不稳定密度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 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热值-毒性健康危害:低浓度引起眼、鼻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吸入尚有麻醉作用表现有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及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肝和心肌脂肪性变误服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麻醉作用及心、肝、肾损害对皮肤有致敏性反复接触蒸气引起皮炎、结膜炎慢性中毒:类似酒精中毒表现有体重减轻、贫血、谵妄、视听幻觉、智力丧失和精神障碍LD50:1930mg/kg(大鼠经口)LC50:37000mg/m3,1/2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极易燃,甚至在低温下的蒸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氧化剂、易燃物、氨、硫化氢、卤素、磷、强碱、胺类、醇、酮、酐、酚等有燃烧爆炸危险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受热可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禁配物:强酸、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卤素、氧避免接触条件:空气、受热表9-5 液氯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分子式Cl2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量 蒸汽压(℃)闪点-沸点℃熔点-101℃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稳定性不稳定密度相对密度(水=1): 危险标记6(有毒气体)热值-毒性毒性: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LC50:850mg/m3,1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 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

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醇类、乙醚、氢表9-6 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分子式NaOCN性状无色晶体粉末分子量蒸汽压-闪点-沸点>600(分解)℃熔点550℃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稳定性稳定密度相对密度(水=1):(20℃)危险标记-热值-毒性毒性小鼠肌注LD50 310mg/kg,较小剂量时引起嗜睡, 较大剂量时引起嗜睡和阵发性痉挛;后期呈强直性痉挛本品的毒作用可能由氰酸基所致 LD50:310 mg/kg(小鼠肌注);5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危险特性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受热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气体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表9-7 乙腈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分子式C2H3N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分子量蒸汽压(27℃)闪点2℃沸点℃熔点℃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稳定密度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40(有毒品)热值-毒性乙腈急性中毒发病较氢氰酸慢,可有数小时潜伏期主要症状为衰弱、无力、面色灰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胸痛;严重者呼吸及循环系统紊乱,呼吸浅、慢而不规则,血压下降,脉搏细而慢,体温下降,阵发性抽搐,昏迷。

可有尿频、蛋白尿等LD50:2730 mg/kg(大鼠经口);1250 mg/kg(兔经皮)LC50:12663mg/m3,8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禁配物:酸类、碱类、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金属表9-8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分子式HCl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分子量蒸汽压饱和蒸气压(kPa):(21℃)闪点-沸点(20%)℃熔点(纯)℃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稳定密度相对密度(水=1):危险标记5(不燃气体)热值-毒性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