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981076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用鼓槌敲击鼓面,听到鼓声的声源是A鼓面B鼓槌C空气D手臂2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敲鼓时越用力,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D优美动听的交响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3 . 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B敲击鼓皮绷紧程度不同的鼓C抽出钟罩内的空气D上下拉动活塞4 . 成语“掩耳盗铃”是在下面哪个过程中减弱噪声(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无法判断5 . 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

2、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6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响鼓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7 . 表中列出一些音阶的频率,由此可看出( )简谱音符1234567音名doremifasollasi频率(Hz)256288320341384426480A音阶越高频率越大B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频率越高越悦耳动听D相邻音阶的频

3、率之差是相同的8 . 为纪念“9.18事变”,铭记历史,我区每年都会拉响防空警报为了使警报声传得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9 . 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10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C“闻其声,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D“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 . 最近两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

4、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12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声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二、填空题13 . 声音铁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判断对错)14 .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如图,将一块

5、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注射器中音乐芯片声音的响度将会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由此可以推理得出_。15 . 顺顺放学回家,妈妈正在看电视,他隔着门就听到李好主持的“一站到底”节目,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为了不打扰顺顺的学习,妈妈减小电视音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电视屏幕上丰富的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组成的16 . 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声波,动物可以听

6、到,而人听不到17 . 如图所示,将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声音的_越大。18 . 任何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人体接收声波的器官是_, 它能接收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赫兹 , 高于这个范围上限的声波叫_19 .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_m/s;声音在空气中以_的形式传播。某人看见闪电后经过6s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为_m。20 . 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小华列出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其中_和_(填表中序号)的说法是错误的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

7、31O8m/s声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超声波可用于清洁物品21 .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_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是_m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听起来更响亮,原因是屋子的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延迟时间_,最终_三、实验题22 . 声,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甚至无法听到那么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宇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验设计时,小宇遇到

8、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小宇有一个袖珍收音机、一支音叉、一套大功率组合音响,你认为小宇应选用_作为声源,理由是_(2)如何直观地表现声的能量?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个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你认为第_种方案较好理由是_23 .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

9、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写出一条即可)(3)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24 . 如图所示,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中央如图(a)所示,另一人击打衣架时,我们_(“能”或“不能”)听到声音,此实验说明_能传声;将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另一人击打衣架时,听到的声音比直接听到声音的_更大,音色更好对比两次实验可知_25 . 小明、小花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10、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花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激起水花;小强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他们在探究什么问题?(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如果由你来设计一个类似的实验,你将怎样设计?26 .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中学的初二物理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实验一、使正在发声音叉接触水盆里的水,发现溅起水花实验二、用细线系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放置在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

11、后,迅速塞紧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声音比原来小多了实验三、把钢尺的一端压紧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使它振动;改变伸出的长度,再次使它振动仔细听两次的声音以上三个实验,实验_表明声音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_和_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2)把细棉线换成细金属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_(4)潜艇失事时,艇员用硬物连续敲击潜艇钢板,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这是国

12、际求救信号SOS的电报码)救援人员如在附近,就可以知道潜艇中还有人在,这是因为_四、综合题27 .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_,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填“不能听到”

13、、“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从实验现象结合科学方法的运用,_(填“可以”、“不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28 . 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地震发生前数天至数分钟内,都有或大或小的次声异常。显然,强化次声波监测,有利于减少损失。在声音的频谱中,人类的耳朵只能听到有限的信号,如果振动频率低于20Hz,那么对于人耳来说,已经无法察觉了。这个人类听觉的限制是我们迈入神秘的次声世界的一道门坎。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动物临震前的行为异常,与它们能感受次声波有重要的关系。1975年2月,中国海城的动物观察员报告市政官员说,大量的蛇和蚯蚓纷纷在寒冷的冬季逃离温暖的冬眠洞穴,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下令大规模撤离居民。几个小时之后,一场大地震夷平了这座城市,但数千人得以幸存。(1)次声波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动物能够预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