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中药简介(1)——白头翁、栀子、秦皮.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978418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中药简介(1)——白头翁、栀子、秦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抗菌中药简介(1)——白头翁、栀子、秦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抗菌中药简介(1)——白头翁、栀子、秦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抗菌中药简介(1)——白头翁、栀子、秦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抗菌中药简介(1)——白头翁、栀子、秦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中药简介(1)——白头翁、栀子、秦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中药简介(1)——白头翁、栀子、秦皮.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白头翁 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学名】 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 【英文名】 Anemone,Wood anemone,Wild-flower,Pasqueflower 【别名】 老公花、毛姑朵花、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分类】 毛茛目,毛茛科,白头翁属。【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皱纹或纵沟,皮不易脱落,露出黄色的木部,有

2、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有的可见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而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为苦涩。【植物形态特征】宿根草本,根圆锥形,有纵纹,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株高10-40厘米,通常2030厘米。基生叶4-5片,三全裂,有时为三出复叶。花单朵顶生,径约3-4厘米,萼片花瓣状,6片排成2轮,蓝紫色,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鲜黄色;花期3-5月。瘦果,密集成头状白头翁-原植物,花柱宿存,银丝状,形似白头老翁,故得名白头翁或老公花。【分布】原产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地均有分布。多野生,亦可作花卉或药用植物栽

3、培。【习性】 性喜凉爽气候,耐寒,要求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化学成分】 白头翁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三萜皂苷、三萜酸、木脂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胡萝卜苷。【作用与用途】 白头翁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等功效,自古为中医常用药物,现代医学主要用其来治疗赤白痢疾、鼻衄、崩漏、眼目赤痛等。此外,也可用于治疗疟疾,或煎汤外洗用于外阴痒、阴肿的治疗,近年来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均有良效。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均有明显而广泛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较为敏感,对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沙门杆菌、皮肤真菌、酵母菌、等也有抑

4、制作用。研究表明,白头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白头翁素及原白头翁素,二者均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抑菌剂量参考】白头翁水提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菌、枯草杆菌、热带假丝酵母、黄曲霉、产黄毒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20,20,35,50,50mg/mL。(莫少红,2001)【用法与用量】915g【用药禁忌】1. 虚寒泻痢忌服;2.药性论:豚实力使;3.日华子本草:得酒良;4.本草经疏: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5.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贮藏】置通风干燥处栀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

5、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学名】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英文名】 Cape Jasmine Fruit, Fruit of Cape Jasmine【别名】 木丹、鲜支、卮子、支子、越桃、山栀子、枝子、小卮子、黄鸡子、黄荑子、黄栀子、黄栀、山黄栀、山栀【分类】龙胆目,茜草科,栀子属【性状】 本品呈长卵圆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六条翅状纵楞。楞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比有分支。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脆而薄,略有光泽,内表面颜色较浅,有光泽,具23隆

6、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黄红色,表面具有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酸而苦。【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分布】 原产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地均有分布。多野生,亦可作花卉或药用植物栽培。【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是典型的酸性花

7、卉。【化学成分】 栀子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有3类:栀子苷类化合物、有机酸以及色素。已知的有效成分大都是栀子苷类化合物,有四种主要类型:环烯醚萜苷类、环烯醚萜烷类、环烯醚萜二缩醛酯类和裂环烯醚萜苷类。【作用与用途】 味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栀子具有泻火除烦的作用,用于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者;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用于肝胆湿热郁结所致黄疸、发热小便短赤者;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用于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等证。栀子苷具有抗炎、解热、利胆和轻泻作用,其中京尼平苷是抗炎和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主要成分。绿原酸为栀子中主要有机酸酯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熊果酸具有明显的安定和降温作用以及可以降低血清

8、中转氨酶的活性,其突出作用为抗肿瘤,对多种致癌、促癌物均有抵抗作用,表现为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及诱导其分化的作用,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放射后不良反应。藏红花素是西红花、栀子中共有的色素类成分,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又具有去黄疸、利胆及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近些年对栀子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其在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抗肿瘤方面等亦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栀子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生山栀与焦山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

9、杆菌的抑菌作用以生山栀为佳;焦山栀则对痢疾杆菌的抑菌作用较生山栀略强。【抑菌剂量参考】栀子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茵、大肠杆菌、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500,500,500mg/mL。(黄青萍2008)【用法】69g。外用生品适量,研磨调敷。【贮藏】置通风干燥处秦皮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干燥枝皮或干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

10、【学名】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苦枥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宿柱白蜡树)【英文名】 CORTEX FRAXINI 【别名】 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性状】 枝皮 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燥,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有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微苦。 干皮

11、为长条状块皮,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有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分类】 木犀科,梣属。【形态特征】1苦枥白蜡树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裂皱浅细。小枝粗壮,皮孔棕色。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7,通常5,卵形,先端渐小或骤凸,边缘具粗锯齿,叶背中肋基部及叶轴关节处密生锈毛。雄性与两性异株;花萼杯状,不规则齿裂;无花瓣,或稀具1-4花瓣;雄花雄蕊2,两性花柱头浅裂,2叉状。翅果窄长倒披针形。花期5-6月份,果期8-9月份。2尖叶白蜡树小叶3-5,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锐锯齿,背脉有毛;花萼钟状,不规则4-5裂;无花瓣;柱头2深裂;翅果倒披针形。3宿柱白蜡

12、树小叶3-5,长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上面中脉疏生短柔毛;花萼广钟状,4中裂;花瓣4;柱头2浅裂;翅果披针状匙形,通常具副冠状宿存花柱。4白蜡树小叶先端钝尖或渐尖;雌雄异株;萼不规则齿裂;花柱细长,柱头长棒状;翅果匙状。【分布】 主产于陕西、河北、宁夏、云南、贵州、河南、山西、辽宁、吉林等地【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黄壤、黄棕壤等土壤上均能生长。【化学成分】 秦皮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豆素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酚类、皂苷、鞣质、生物碱等。秦皮中的香豆素类成分有秦皮甲素(esculin,又名七叶苷、七叶灵、马栗树皮苷等)、秦皮乙素(esculetin,又名七叶素、七叶亭、

13、马栗树皮素等)、秦皮苷(fraxin,又名白蜡素苷、白蜡树苷)、秦皮素(fraxetin,又名秦皮亭、白蜡素、白蜡树内酯)。【作用与用途】具有清热燥湿、收涩、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秦皮具有抗炎、止咳、平喘、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凝和抗过敏、利尿、止汗、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秦皮中的秦皮甲素、秦皮乙素为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抑菌剂量参考】 秦皮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500,250,62.5,125mg/mL。(杨天鸣等,2003)【用法】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贮藏】置通风干燥处中国兽药典注:用法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细致水煎内服,用量细致成人一日常用剂量,必要时可酌情增减。以上三者在中国兽药典中均未列出重要禁忌与不良反应,属中医一般常规禁忌,故药典中从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