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84026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无机化学三基要求课程编码:190142105 190142106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学时学分:136学时 8学分编写单位:化学系编 写 人:王克诚审 定 人:刘 欣编写时间:2006年11月前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无机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规范与要求,强化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无机化学课程的三基要求。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基础知识:1、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2、元素、核素、同位素3、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4、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5、理想气体基本理论:1、理

2、想气体状态方程2、混合气体分压定律3、气体扩散定律基本技能: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2、混合气体分压定律的应用3、气体扩散定律的应用第二章 溶液基础知识:1、分散系2、溶液3、胶体4、渗透压 基本理论:1、拉乌尔定律2、稀溶液的依数性3、胶体理论基础基本技能:1、溶液浓度的表示、换算和计算2、利用拉乌尔定律和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相关计算3、胶体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破坏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基础知识:1、体系与环境2、热和功3、状态和状态函数4、热力学能、焓和焓变、熵和熵变、自由能和自由能变基本理论: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数学表达式2、热化学、盖斯定律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4、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5

3、、化学反应等温式基本技能:1、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热化学的计算2、运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化学反应的rH、rS、rG3、用rG判据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4、利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分析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和相关计算5、利用化学反应等温式求K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基础知识: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2、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半衰期3、反应机理、活化能4、基元反应、复杂反应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基本理论:1、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公式4、质量作用定律5、催化理论基本技能:1、由实验建立速率方程2、利用速率方程进行相关计算,

4、求反应级数、速率常数;一级反应半衰期的计算3、利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进行相关计算第五章 化学平衡基础知识: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3、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4、化学平衡的移动基本理论:1、化学平衡定律2、多重规则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基本技能:1、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2、Kc、Kp与K的计算3、利用rG计算K4、多重平衡的应用5、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有关计算6、勒夏特里原理的应用第六章 电离平衡基础知识:1、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度2、酸和碱、酸度、pH值、酸碱指示剂3、同离子效应、盐效应4、缓冲溶液5、盐的水解6、溶度积常数基本理论:1、酸碱理论电离理论、质子理论、

5、电子理论2、化学平衡之电离平衡和溶解平衡理论3、溶度积规则基本技能:1、根据计算酸碱质子理论判断酸、碱和两性物质2、运用Ka(Kb)计算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3、缓冲溶液的配制和pH值计算4、盐溶液的pH值计算5、溶度积规则的应用和溶解平衡体系中物质浓度的计算6、多重平衡体系中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的计算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基础知识:1、原子的组成2、电子运动的特点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4、核外电子运动的统计解释概率和概率密度、电子云5、核外电子的排布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原子轨道的能级,电子排布三原则,原子的电子构型6、原子结构与元

6、素周期表的关系7、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基本理论:1、玻尔理论2、薛定谔方程3、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理论4、电子排布三原则5、元素周期律6、元素的性质7、斯莱特规则基本技能:1、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根据n、l、m确定原子轨道、轨道的角度分布2、电子云的形状和表示3、斯莱特规则的应用4、熟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能正确确定某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和结构5、元素的性质的变化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八章 分子结构基础知识:1、化学键、键参数和分子的性质2、离子键、晶格能3、共价键、共价键的类型(键、键)和性质,杂化和杂化轨道成键分子轨道、反键分子轨道、键级4、金属键5

7、、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基本理论:1、离子键理论2、共价键的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3、共价键的分子轨道理论4、金属键理论自由电子理论和能带理论5、波恩哈伯循环基本技能:1、用键参数判断共价键的强度、稳定性、分子的空间构型2、用热力学数据计算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晶格能3、用共价键的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一般分子的成键情况、杂化方式、空间构型4、用共价键的分子轨道理论,说明某些简单双原子分子及相应离子的结构、键级和稳定性5、用金属键能带理论,说明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性质6、能分析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存在范围、氢键的形成情况,能从分子

8、间作用力的角度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第九章 晶体结构基础知识:1、晶体的特征和晶胞参数2、离子晶体(离子半径、构型、配位数、晶格能),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基本理论:1、晶体结构理论2、离子极化理论基本技能:1、熟悉四种晶体的特征和质点间作用力的不同点,正确判断晶体类型2、掌握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3、用离子极化理论解释离子极化作用对键型和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第十章 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知识:1、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2、原电池、电极、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3、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4、元素电势图、pH电势图5、电解基本理论:1、电化学理论2、电极电势的双电层理论;3、标准电极

9、电势4、能斯特方程5、电解原理基本技能:1、正确完成氧化还原方程的配平2、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关系,掌握原电池的符号表示,能根据原电池正确书写电池反应式3、用标准电极电势说明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计算标准电池电动势,计算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方向4、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非标准电极电势和非标准电池电动势5、掌握元素电势图、pH电势图的应用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基础知识: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2、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分类、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螯合物3、高自旋配合物、低自旋配合物5、配位平衡、K稳和K不稳基本理论:1、配合物的价键理论2、杂化轨道理论3

10、、配位平衡基本技能:1、掌握配合物的命名2、用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解释配合物的形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及配合物的空间构型,说明配合物的稳定性3、掌握配位平衡的相关计算,计算配位平衡体系中离子的浓度,计算K稳,判断配合物的稳定性4、掌握配位平衡与溶解平衡,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等综合平衡的计算问题,讨论难溶盐的溶解性,计算配离子电对的值5、了解螯合物的特殊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第十二章 氢、稀有气体基础知识:1、氢气,氢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2、氢化物3、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性质与分离5、氙的重要化合物基本理论:1、共价键的现代价键理论2、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基本技能:1、掌握氢气的性质、

11、氢化物的类型,了解氢能源的优点2、了解稀有气体的发现史3、了解氙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第十三章 卤素基础知识:1、卤素的通性2、卤素单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3、卤化氢和氢卤酸、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5、卤素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4、拟卤素5、氟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基本理论:1、热力学知识、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结构理论、杂化轨道理论2、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氧化态和成键特点3、卤素单质、次卤酸、次卤酸盐的歧化条件及其变化规律4、卤化氢的还原性、热稳定性和酸性的变化规律5、卤素含氧酸的氧化性、热稳定性和酸性的变化规律基本技能:1、掌握卤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2、能解释

12、,按HF-HCl-HBr-HI顺序,酸强度递增,稳定性递减、还原性递增的变化规律3、掌握卤素元素电势图的应用4、掌握卤素含氧酸性质的变化规律,解释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性、热稳定性和酸性的强弱5、根据X-还原性差别,掌握制取HX的不同方法。掌握Cl-、Br-、I-的鉴定方法。 6、能解释氟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第十四章 氧族元素基础知识:1、氧、臭氧的结构和性质2、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3、硫、硫化氢、硫化物5、SO2、H2SO3及其盐4、SO3、H2SO4及其盐5、硫代酸盐、过二硫酸盐6、氧化物分类;离域键基本理论:1、热力学知识、原子结构理论、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2、分子轨道理论3、离域

13、键4、p-d配键理论基本技能:1、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O2及其离子的稳定性,计算键级2、说明O3的结构和离域键的形成条件3、过氧化氢的结构,根据氧的元素电势图和值,说明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性4、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O3、SO2、H2S、SO3、SO32-、SO42-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5、掌握S2-、SO32-、S2O32-、SO42-的鉴定方法。 第十五章 卤素基础知识: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和性质2、磷及磷的卤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盐的结构、性质3、砷、锑、铋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5、本族元素的主要氧化态及成健特征基本理论:1、原子结构理论、分

14、子结构理论、杂化轨道理论2、金属与硝酸反应的一般规律3、硝酸盐热分解的一般规律4、张力键和白磷的结构5、p-d配键理论6、砷、锑、铋氧化物及其水合物酸碱性及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7、惰性电子对效应8、离子极化理论基本技能:1、掌握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N2、NO、NO2、HNO2、HNO3的实验室制法3、掌握NO、NO2、NO2-、NO3-的鉴定 4、掌握磷及磷的卤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盐的结构、性质5、掌握正磷酸的实验室制法6、掌握PO43-、PO-、P2O74-的鉴定7、应用pH电势图,讨论溶液酸度对下列反应方向的影响AsO33- +I2+2OH-=AsO33-+2I-+2H2O8、能说明从PBi,+V氧化态减弱的原因第十六章 碳、硅、硼基础知识:1、碳单质、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2、硅和硼的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3、缺电子元素、缺电子化合物、三中心二电子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