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828724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中班家长学校讲座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也没有人天生会做老师,只是我们成为父母和老师的时候,我们才不得不做。虽然我们曾经是孩子,曾经是学生,但是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并不会因为我们曾经做过孩子和学生,我们现在就会做父母和老师。我们需要一步一步不停地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做父母,跟书本一起学做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书本教我们怎么为人父母,在摸爬滚打中使我们更快地成为合格的父母。机会和胜利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您从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没关系就从现在开始我们,我们来一起做些准备,希望我们的点滴对话对您有所帮助。下面讲个生活小例子:可心上中班了,在妈妈眼里可心活泼、可爱,还特别聪明,

2、妈妈总是说:“可心什么都能干,会唱歌、会画画、会跳舞,特别能干。”放学了妈妈去接可心,老师说:“可心画画不够好,还要多练练。”妈妈就说:“我们家可心画画不是挺好的吗?怎么不够好呢?是不是您们画的画太难了,还是你老师看错了?其实这是家长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不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班孩子的成长特点。一、中班孩子的成长特点。1、身体发展的特点。56岁的孩子,身体方面长得特别快,这一时期又称为身体的第一延长期。他们精力充沛,身体开始结实。中班时期的孩子骨骼肌肉系统还处在不停发育的过程中,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大,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2、动作发展的特点。幼儿

3、园中班的孩子蹦蹦跳跳特别活跃,基本已经具备了所有的运动能力,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孩子在运动的速度、灵活性和把握性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3、语言发展的特点。例子:好好是中班的小朋友,今天是中秋节,妈妈和好好一起看月亮。妈妈给好好讲月亮上的故事,妈妈说:“月亮上有一棵树,有小白兔,还有嫦蛾呢!”好好赶紧问妈妈:妈妈嫦蛾是不是很长的“鹅”呀?妈妈笑了笑说:“月亮上的嫦蛾是一个人的名字,她长的很漂亮。”好好说:“哦,我知道了,我叫好好,月亮上有一个阿姨叫嫦娥。”将嫦娥理解为很长的“鹅”,在成人看来这很好笑,但是这正代表了中班孩子语言发展的特点

4、。他们的语言迅速发展,但是他们对词的理解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案例中的妈妈没有否定孩子的回答,而是向孩子具体说明,孩子也通过对自己名字情景的回忆,了解了嫦娥这个词。所以中班孩子的语言扎根在感觉活动中。他们能逐步明确词义的理解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动作性的特点,常常受到知觉的情景左右,语言和行动似乎总是不分离。孩子所说的句子特点为:缺少连词,仅由几个单句合并而成。如:妈妈看书,宝宝看书:这个玩具坏了,我不玩了。而不会说“因为玩具坏了,所以我不能玩了。这些都没有关系,这是孩子自然的语言反应。但有一点家长必须明白,语言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地,要让孩子会说、敢说。而中班孩子处在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观察力发

5、展的特点。中班孩子由无意识观察向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过渡,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影响,观察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观察的对象。5、心里的发展的特点。中班孩子的心里发展是“第一反抗期”的延续。固执、任性、爱发脾气等个性特点比较突出。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寻根刨底,爱问为什么,了解新鲜事物,什么新东西都爱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富于探索精神,对任何事情都渴望尝试。6、社会性发展特点。这一时期,随着身体越来越强壮,孩子的活动范围也日益扩大,社会性发展呈飞跃趋势。他们喜欢与同伴一起玩,喜欢有客人来访或随大人一起外出。交往积极性很高,喜欢与同伴共同活动,但由于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技巧,常会与同伴发生冲突,终止游戏

6、,发生攻击性行为等,具有负向的行为特征。7、情感发展特点。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他们的情感也越来越复杂了。中班孩子感情的发展与大人已没有太大差异,并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移情能力。如:对被欺负的小动物表示同情,并以表情、语言、动作来表示内心的情绪,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还有不稳定、不易控制等特点。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做了一番了解,那么我们要注意从那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呢?二、因势利导,创新方法。对于中班孩子,家长的重要教育任务在于“藏起一半的爱”将爱转化为对孩子生活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的培养,深化对孩子为人处世素质的引导。1、让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本领。中班孩子应该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

7、,如果家长过分溺爱各方面照顾过度,反而会出现问题。中班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是指: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脱衣服、卫生等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做事太慢、危险,而全部由家长代劳,那么就无法使孩子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劳动、发展身体的各种运动能力,如穿脱衣服能够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如果家长包办,那么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领。2、积极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孩子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家长应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积极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首先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说话很少

8、原因之一就是无话可说。所以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鼓励孩子“说一说”,发展孩子的口语能力。如:利用假日带孩子出去玩,然后说一说在公园里看到什么等等。其次鼓励孩子想说、给孩子提供说话的机会。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等等。3、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对于孩子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是思维的触角。孩子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很重要。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激发孩子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让孩子观察新奇、生动、有趣的事物,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能够自觉

9、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并能持续一定时间。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用语言进行引导,并且要变换多种方法。如:用眼睛看一看、用耳朵听一听、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是孩子的幸福中心不断转移,但又不离开观察的物体。我相对家长说的是:一开始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时,家长必须陪同,到了孩子养成正确及充分的观察兴趣后,才能放手。4、发展孩子的健康心理。家长们应该充分体会到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有“个性”,但是我这里的个性是指固执、任性、受挫能力差。固执、任性、受挫能力差这些个性行为难以与别人合作、相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是非观念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当

10、孩子出现固执或者任性行为时,家长可以用以下方法对孩子进行适当引导,发展孩子的健康心里:1、冷处理。当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满地打滚、耍赖时,家长可以不加理睬,当孩子发现这种方法不管用时,他自然会结束这种无理行为。但冷处理是暂时的,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平静下来后,帮助孩子分析这件事情的对和错,一方面,这样做能够让孩子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引导孩子学会分辨是非。2、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影响而分散,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3、适当的惩罚。如果孩子出现了固执或者任性的行为,家长可以辅助以适当的惩罚。5、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举一名人例子:有一

11、次,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位朋友来找他,告诉他一件自以为很痛惜的事:他的孩子在玩耍时把他的金表拆坏了。陶行知就问:“你这样处理这件事的?”朋友回答:“我把孩子痛打了一顿,他认错了。”陶行知听罢此言,不禁一拍桌子,大声的叹息到:“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毙掉了!”朋友被陶行知惊人之语惊呆了。过了一会,等朋友平静下来,陶行知建议说:“不过,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请你带孩子把金表送到钟表铺去修理,师傅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附带条件是让孩子在旁看如何修理。这样,修表店成了课堂,修表师傅成了老师,孩子成了学生,修理费就是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们都会被陶行知精

12、辟见解所折服,然而当自己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却常常会与陶行知的朋友犯同样的错误。正是这样一个一个错误的累加,孩子的好奇心被渐渐磨灭。其实,这时期的孩子问题特别多,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的问题.有些问题家长可以回答,但是要注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对于孩子自己有能力找到答案的问题,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对于家长不会回答的问题,要敢于承认,并与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相反如果您的孩子缺乏好奇心的话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1、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有意识设置障碍,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探索玩具的玩法,即使孩子出现了“破

13、坏”的行为,家长也要用宽容的心态,肯定孩子的探索、求知欲望。3、教会孩子与同伴交往。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教会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发展孩子的健康情绪、情感。在此方面我要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遭遇到各种挫折,产生伤心、愤怒等情绪,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泄这些负面的情绪,以次增强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健康情绪、情感的发展。(如果当孩子很愤怒时,可以拿一个靠背给孩子,让孩子将其想象成一个“出气枕”,孩子可以通过捶打“出气枕”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但要跟孩子讲清楚千万不能对人出手,避免孩子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也用这种方式进行。7、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对于

14、中班的孩子来说,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关注对孩子“合作、分享、谦让、助人”行为的培养。应该提供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注意让孩子学习正确与同伴交往的技能。家长要教他们交往的艺术,让他们学会礼貌用语,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在与同伴交往中,家长要给孩子确定规则,学习交换与轮流,学会与同伴进行分享,鼓励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家长要注意交给孩子协商、礼貌交往的语言。三、家庭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另一方面,“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

15、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故事一】招聘工作的启示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总经理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十分惊诧:“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人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

16、,更谈不上习惯养成。一个坏习惯断送了这些高学历年轻人的一次大好机遇。【故事二】诺贝尔获奖者的回答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成就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