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82585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 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灵,形象鲜亮生动,令人叹服。 背景: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着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实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乐观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字词: 1.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赵国君主,名何。 2.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3.

2、上卿: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的官位。 4.宦者令:宦官的首领。 5.舍人:有职务的门客。 6.和氏璧:战国时着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发觉的,故名。事见韩非子何氏。 7.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8.遗(wi):送。 9.徒见欺:白白地被哄骗。 10.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11.何以知燕王:依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12.境上:指燕赵两国的边疆。 13.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14.乃:却,竟然。 15.束君归赵: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学问点2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沉着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外乡,不愿轻易迁移。

3、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拓山林。形容创作的艰难。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方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怪或惩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方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方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留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行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

4、:现在用来比方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16、狗尾续貂:比方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方对事物的观看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方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愿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拢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方情势危险到了极点。 24、见微知着: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进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方状况一每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方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

5、盗:比方引进坏人,自招祸害。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试验没有过失。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制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方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方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识。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慎重,不敢或不愿开口。 36、三人成虎:比方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方(文

6、章)谈论新颖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方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方不擅长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气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气没有用完。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学问点

7、3 1.字音识记 倒涎(xin)锱(z)铢(zh)岑(cn)寂付梓(z)王嫱(qing)憎(zng)恶尺牍(d)没镞(z) 嚼(jio)咬文嚼字(jio)倒嚼(ju)咀嚼 漂(pio)美丽(pio)漂洗(pio)漂泊 乘(chng)上乘(shng)千乘之国 藉(j)狼藉(ji)蕴藉 隽(jun)隽永(jn)隽秀 鲜(xin)鲜活(xin)寡廉鲜耻 2.字形辨识 辑(j)辑录揖(y)作揖楫(j)舟楫缉(j)通缉 牍(d)案牍犊(d)牛犊渎(d)渎职黩(d)穷兵黩武椟(d)买椟还珠 蝉(chn)蝉联婵(chn)婵娟惮(dn)肆无忌惮殚(dn)殚精竭虑 涓(jun)涓涓细流娟(jun)娟秀绢(jun

8、)手绢 3.词语释义 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方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杀青:古人着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泛指写定着作。 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索然无味:也写作“索然寡味”,形容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4.词语辨析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非常计较。 顺畅通畅 顺畅:顺当通畅,没有阻碍。 通畅:(1)运行无阻。(2)(思路、文字)流畅。 简洁简捷 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简捷:(1)直截了当。(2)简便快捷。 幻觉错觉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消失的虚假的感觉。 错觉:由于某种缘由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