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讯到边寨.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81445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喜讯到边寨.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能从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的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欢乐的场景。激发起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音乐视野。2. 过程方法:学生通过模仿、聆听、对比律动能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欢乐。3.知识技能:理解音乐是由五个表现舞蹈场景的主题组成,初步了解双簧管木琴的音色特点,体会各主题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欢快与热情的气氛及舞蹈场景。【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对表现音乐场景的作用,能够用舞蹈的动作表现对音乐欢快情绪的理解。【教材分析】: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

2、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其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明快,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全曲由引子、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以及第一个主题反复再现所构成。其中女群舞与女独舞对比聆听从音响效果,音乐情绪上能很好区分开来,展现了不同的舞蹈场景,另外对舞的两个主题旋律通过乐器的变化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展现了男孩豪迈有力,女孩灵动的舞蹈场景。使听着眼前浮现一幅幅美丽的舞蹈场景,音乐丰满、立体。【教学准备】: 钢琴 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3、课教师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并提问,导入新课的学习。二、乐曲欣赏1初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乐曲的情绪?学生回答:欢快、高兴、热烈等等。师:这首乐曲热烈欢快,深受人们喜爱。2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下面逐段进行欣赏分析。听引子与前三个乐段。(1)聆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表现了什么情景?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号角声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2)听前三个乐段。(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学生聆听分辨乐段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表示。(3)学生轻声视唱主旋律。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一乐段的主旋律和第二乐段富于彝族特色音调的旋律。3

4、. 听乐曲第四乐段。(1)听第一部分音频。(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学生聆听分辨乐段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表示。在一个较长的过渡性乐段转为C调之后,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2)想一想第四乐段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第四乐段的旋律优美抒情,尤其是旋律的变化音,富有苗族音乐的特色,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形成了对比,好像是一位苗族姑娘在跳独舞。(3)学生随教师一起演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全班一起视唱旋律。分组演唱第四乐段主旋律。 学生试着背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4. 听第五、第六乐段和尾声。(1)在第五乐段中,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这两个乐段的情

5、绪更加热烈,将全曲推向了高潮,在第六乐段中又出现了第一乐段的主旋律。(2)在尾声,什么乐器又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什么情感?在尾声,圆号再一次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5. 完整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1)当听出乐曲的不同乐段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辨乐曲的各部分。三、表现音乐1.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2.根据学生讨论后的结果,老师进行统一安排。前三乐段用动作表现,第四乐段用舞蹈和歌唱主旋律表现,第五、六乐段用打击乐和动作表现,和着音乐师生一起表演。四、课堂小结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生动地表现了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情景。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边寨人民喜悦的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提高了分辨乐段和记忆旋律的能力。【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