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80981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高考生物科高考复习资料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1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叶绿体;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根尖分生区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2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3有关膜结构的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无膜结构:核糖体、中心体,其余为单层膜结构。4具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染色体)5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6能形成水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2、高尔基体。7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载体合成)、线粒体(提供能量)。8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高尔基体(植物)、线粒体。9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10泪腺细胞分泌泪液,泪液中有溶菌酶,与此生理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11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12与脂类及多糖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内质网(三)细胞增殖:(真核生物)来源: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过程:核的缢裂,接着是细胞的缢裂

3、(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錘体和染色体(形态)而得名。例蛙的红细胞。近年来发现动物的上皮组织,肌组织和肝细胞等,植物各器官的薄壁组织表皮,生长点和胚乳等,血胞中都发现有无丝分裂,细菌:二分裂(不属无丝分裂)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特点间期:染色体复制。a. 染色体数目不变;b. 出现染色单体;c. DNA数目加倍。扩展:分裂间期又可分为G1、S、G2三个时期。G1期:DNA复制前期,主要进行DNA蛋白质和酶的合成。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复制后期,为分裂期(M期)作准备,主要是RNA,微管蛋白和其它物质的合成。分裂期:前期:a. 染色质染色体,b. 核膜消失、核仁解体,c. 出现纺锤丝,形成

4、纺锤体。中期:a. 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中央,b.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a. 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加倍)b. 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末期:a. 染色体染色质,b.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c. 纺锤体消失,d. 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重点内容可按以下口诀记忆: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纺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着丝点分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中心粒在间

5、期复制)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陷,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相同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去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分裂时期比较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2N2N2N4N2N染色单体数目04N4N4N00(四)细胞的分化、癌症和衰老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持久性变化

6、,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细胞的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和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细胞核具有。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生殖细胞仍有较高的潜在全能性,植物体细胞具全能性,动物体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具全能性(核移植)细胞的癌变:不受肌体控制的,不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苯、砷、煤焦油等;致癌病毒。由于致癌因子作用下,使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的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所致。癌细胞特征:(1)能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的衰老:来源:原因:体细胞突变和DNA损伤论:自由

7、基理论和细胞程序死亡理论。主要特征: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黑色素衰老,酪氨基酶活性降低头发变白;色素逐渐积累,呼吸速度变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例题:例1: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有理由地肯定被标记的化合物是()A一种氨基酸B尿嘧啶核苷酸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葡萄糖解析由于此放射性物质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肯定此组成DNA的化合物。因此选“C”。例2: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

8、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4层B6层C5层D8层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相邻的两个细胞各具一层膜,因此共穿越6层膜选“B”。例3:小麦植株最上一片叶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与这种功能关系最密切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细胞中线粒体较小叶绿体中类囊体数量多细胞中具有中心粒A. B. C. D.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成的有机物,运输分配原则是“就近运输”原则就是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首先运输到最近部位。小麦植株最上一片叶离小麦籽粒最近,因此这片叶积累的有机物,就近运输到籽粒中,因此这片叶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叶绿体中类囊体数量多,选“

9、C”。例4: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它从细胞核出来与核糖体结合过程中要通过几层选择透过膜()A0层B1层C2层D3层解析 信使RNA从细胞核中出来是从核孔中通过,因此不通过选择透过膜,核糖体无膜结构,是由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细胞器,因此也不需过膜,因此选“A”0层。例5:左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推断: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在:A.5分钟B.10分钟C.0和10分钟之间D.十几分钟以后上图曲线B代表:A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C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D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

10、条染色体间距离。解析(1)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染色体的运动,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越来越小,由此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分裂后期开始为10分钟时选“B”。(2)10分钟时,随着分裂后期的开始。分离开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各自向细胞两极移动,在此过程中,分开的2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与图中曲线B相吻合答案“D”。例6:人的一个肝细胞中所含DNA分子数目是()A等于46B大于46C小于46D等于92解析一条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肝细胞中所含的DNA分子,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线粒体)中的DNA分子,细胞核内含有46条染色体,即46个DNA分子,如果把核外

11、的DNA分子都加进去,则DNA分子数肯定大于46。通常我们讲生物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即为细胞核中染色体数,而DNA数是指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答案“B”。例7已知某多肽链的分子量为1.03104,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每个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300,那么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的分子量约为( D )(A) 12120(B) 90900(C) 181800(D) 170928解析设:合成该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为n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的核苷酸分子数=1016=606(个)形成该基因时,脱去水分子数=606-2=604基因的分子量=60618-(606-2)18=170928选(D)

12、三生物膜系统及细胞工程(一)生物膜系统1生物膜概念: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2三种膜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是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小泡”而发生膜的转移,则是膜之间的直接转变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蛋白质) (折叠、组装、糖基化、运输)(浓缩、加工、运输)(分泌)4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及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略)P69(二)细胞工程简介细胞工程各项技术比较表:例题1测定细胞大小常用的计量单位是()(A)毫米(mm)(B)微米(m)(C)毫微米(nm)(D)埃(A)解析测定细

13、胞大小常用的计量单位是微米(m),选B例2下列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是()A根尖成熟区细胞B人的角质层细胞C癌细胞D高度分化的细胞解析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的细胞不分化继续保持分裂能力;有的逐渐失去分裂能力,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因此已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有的细胞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不死”的无限增殖的恶性增殖细胞。选项A、B的均为已高度分化的细胞,在生物体内行使特定的生理功能,失去分裂能力,故选“C”。例3将一粒花粉培育成幼苗,对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株正常开花结果。该植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细胞是()A根细胞B叶细胞C花粉

14、细胞D极核细胞解析花粉培育成的幼苗为单倍体,根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也等于花粉细胞及极核中的染色体数,而叶细胞是对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长出来的,对该植株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恢复为该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因此选B。例4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d至10d。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保存骨髓细胞,请从理论上推断给药的间隔时间并简述理由。解析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短,恢复快;白血病细胞周期长,在第一次给药后,待骨髓细胞恢复正常而白血病细胞数量尚未恢复前重复给药,从理论上可以消灭白血病细胞。所以给药的间隔时间应是2d以后10d以内。答案:2d以后,10天以内例5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加有激素。下表是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在不同比例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实验组别1234激素种类及浓度关系6BA6BA1BA6BA=1BA6BA1BA结果组织块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愈伤组织不断生长愈伤组织分化出根(1)6BA属于_类激素,它的作用是_(2)IBA属于_类激素,它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_和实验_中的激素浓度关系,再分化时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