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张数10.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80903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票的张数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邮票的张数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邮票的张数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邮票的张数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邮票的张数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邮票的张数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票的张数10.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票的张数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教材上的情景图,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学会解模型为axb=c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图形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图能力、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思维水平的发展他们的学习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积累知识的能力,所以解决问题对于他们会相对简单一些。同时,他们已经

2、在四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方程,接触了简单的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对于本节课,我首先呈现了妈妈和姐弟二人交流集邮的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解决问题。随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作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图示,并从方程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画出合理的图示以及解方程的步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1、谈话:同学们都有很多爱好,如xx爱踢足球;xxx爱跳舞;xxx爱唱歌、跳

3、舞等等。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有一个爱好-集邮。请看他们在集邮中发生的故事。2、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3、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a、淘气有多少张邮票?b、笑笑有多少张邮票?c、淘气和笑笑各有多少张邮票?d、笑笑比淘气多多少张邮票?4、今天我们就从中选择一个:“淘气和笑笑各有多少邮票”尝试用方程解答。二、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a、请同学们再读读题,把题中的已知弄清楚,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笑笑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淘气为1张,姐姐为( )张;(指名回答)如果淘气为2张,姐姐为( )张;(指名回答)如果淘气为(圆圈)张,姐姐为(

4、)张;(指名回答)如果淘气为(方块)张,姐姐为( )张;(指名回答)如果淘气为a张,姐姐为( )张。 (指名回答)“笑笑的邮票张数和弟弟的邮票张数一共为180张”我们应怎样理解。(指名回答)预设:笑笑的邮票张数加淘气的邮票张数等于180张。b、尝试把自己的理解先用喜欢的图示表示出来再用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学生试做,指名到黑板上做,教师巡视。预设:180 弟弟: 姐姐: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3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180师生互相交流,订正失误。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自己的做法。2、引导学生列方程讨论:姐姐和弟弟设谁较好?预设:根据条件“姐姐是弟弟的3倍”和画图可知:设弟弟较好。这

5、样列出的方程解起来较容易。师演示列方程过程(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就有3x张。 X+3x=180(此处让学生讨论为什么) 4x=18(讨论:x+3能否合并) X=1804 X=45 3x=45x3=135答:姐姐有135张,弟弟有45张。思考:现在对照图思考此题能否用算书法求解,请同学讲讲。预设:弟弟看是1份,姐姐是3份,那么姐姐和弟弟一共是4份,4份的和是180,求1份,就用1804=45(张),再用45x3=135(张)。三、拓展应用幻灯片出示“不妨试试”。1、请同学审题说说等量关系。2、利用黑板上的图说说本题的图应该怎样画。3、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上黑板解答。4、集体订正。四、巩固练习教材“练一练”1题。五、课堂小结今天数学课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或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什么。六、板书设计180 弟弟: 姐姐: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3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180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就有3x张。 X+3x=180 4x=180 X=45 3x=45x3=135 答:姐姐有135张,弟弟有45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