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电子模板14卖火柴的小女孩.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79907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电子模板14卖火柴的小女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案电子模板14卖火柴的小女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案电子模板14卖火柴的小女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案电子模板14卖火柴的小女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电子模板14卖火柴的小女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电子模板14卖火柴的小女孩.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周 第1-2课时 第 四元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编号:17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重点难点关键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件步骤教学流程反思与补充一、(复习)导入新课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1板书课题,作者“安徒生”2简介作者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2、。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二、探究新知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1读“预习”,理解“预习”要求。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

3、3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指导理清脉络。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请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与这个主要段落有什么内在联系?其他部分应该怎样分段呢?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知道对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2指名说说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3)朗读体会。5小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段1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

4、默读思考:(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2)理解“终于”(3)擦一根火柴为什么还要鼓足勇气呢?(4)“奇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5)透过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6)结果怎样?指导朗读。2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内容(1)自学指导: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经过可分为哪三个阶段?(擦燃灭)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哪三个内容?(现实幻象现实)以下几次擦火柴。请大家运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二三两次擦燃火柴的内容。(2)自学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从火柴的亮光中分别又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朗读3学习第四五次

5、擦火柴的内容。(1)自由读,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样子的?(2)通过朗读加深理解。(3)学生读完师接着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问:她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开头擦一根还要经过思想斗争,这时她毫不可惜地擦了一大把,想想这又是为什么?(4)指导朗读。(5)这里的“光明”和“快乐”指的是什么意思?“飞走了”指什么?为什么又说“她俩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呢?(6)表达朗读。读前指导:见到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因为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这种高兴的心情集中在“奶奶!”这一感叹句上,所以这一句声音要响,音要上扬,带着惊喜

6、。“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这些话表现出小女孩害怕火柴灭了,见不到奶奶的心情,所以要读得快些。她擦着一大把火柴后,得以看到奶奶,以及奶奶的“抱”“搂”,要读出美好的感受。至于最后一句关于“飞”的内容,要读出既快乐又带渺茫的感情。第三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了卖的第一二部分,这两部分讲了些什么?2小女孩后来怎样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出示: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2理解两个“幸福”的意思。3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4练习感情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三、学习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1课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少美丽的东西”,作者知道不知道?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的呢?2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要根据想象虚构的。这篇童话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3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联系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们中间,你会怎样做?三、巩固练习板书设计课后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