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发酵实验指导书11416.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79609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柠檬酸发酵实验指导书114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柠檬酸发酵实验指导书114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柠檬酸发酵实验指导书114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柠檬酸发酵实验指导书114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柠檬酸发酵实验指导书11416.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柠檬酸发酵实验 一、目的要求了解利用黑曲霉生产柠檬酸的原理与流程,掌握柠檬酸的发酵生产工艺与发酵分析方法。通过本实验能较熟练地掌握真菌发酵的接种、培养与发酵产物的分析测定等技术。二、基本原理黑曲霉产柠檬酸多,耐酸力强;pH1.61.7时尚能生长,且酸度大时产生葡萄糖酸、草酸等副产物较少,故进行柠檬酸发酵时,培养液以pH23为宜。用于柠檬酸生产的原料有淀粉、废糖蜜等;本实验以糖等为发酵原料,黑曲霉为产生菌。在一般发酵中,均产生多种酸,其中,低碳链的直链脂肪酸如甲酸、乙酸等称为挥发酸,而乳酸、柠檬酸等称为非挥发酸。挥发酸和非挥发酸的总和称总酸。酸的测定方法常采用中和法、电位滴定法及比色法

2、等;若待测液色泽很深,可采用外指示剂法。本试验用中和法测定柠檬酸发酵中的总酸;柠檬酸的定性检验用Deniges试剂。三、实验材料1菌种 黑曲霉斜面菌种。2实验器材0.1molL标准NaOH; 0.1molL H2S04;展开剂:正丁醇:甲酸:水=40:55:5; Deniges试剂(HgO 1g溶于20ml 0.2LL H2S04中);酒精灯;滤纸,漏斗;烧杯:200ml,500ml;18X180试管;吸管10ml、5ml,150ml三角瓶;碱滴定管,铁台、蝴蝶夹:酚酞指示剂:200ml量筒;广范pH试纸;pH酸度计;玻璃棒;布氏漏斗,抽滤纸,抽滤水泵,离心机和离心管,滴管,天平。层析缸( 1

3、0cm15cm)、毛细管( 0.5mm)、玻棒、喷雾器、烘箱、尺、铅笔、干燥器,等。柠檬酸发酵培养基:硝酸铵2.0g,KH2P04 1.0g,MgS04 0.25g,蔗糖150g,水1000ml;pH控制在5.56.5左右,加1molL NaOH约2滴。取100ml上述培养液,加入500ml或300ml三角瓶中,包扎灭菌,待用。四、实验步骤(实验内容)预备实验:斜面培养基制备:可用PDA培养基或其它霉菌培养基,用于霉菌的培养。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参见实验器材中的柠檬酸发酵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1菌种活化与种子的制备菌种活化:对于已长久保存的菌种,需经斜面培养基活化培养一次,即取保存的斜面菌种黑曲霉

4、,移至斜面培养基,经2528斜面培养至孢子长好,作为活化后的种子(由实验员准备)。发酵用的种子制备:用同样方法,移接斜面培养基,得到的培养物作为发酵用的种子。2接种与发酵 取柠檬酸发酵培养基(液)3瓶,用接种环向每瓶接入黑曲霉孢子23环,2628摇床培养57d,摇床转速120150rpm,另1瓶不接种留作对照。注意: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变化并记录;观察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并记录。当pH3左右是积累柠檬酸的最佳时期。3发酵液预处理取发酵液经过滤 将3瓶培养液一并过滤,菌丝用蒸馏水略加洗涤后弃去。4.发酵产物的检验与分析定性检验(略): 取过滤液和对照液各约5ml,放入试管内,加Deniges液lm

5、l,在酒精灯上缓缓加热至沸。逐滴加入20gL KMn04溶液,若有柠檬酸存在,则出现白色沉淀。纸层析法:展开剂:正丁醇:甲酸:水=40:55:5(V/V/V);显色剂:0.25g的甲基红和0.25g的溴酚蓝溶于100mL 70%的乙醇中,再用0.1mol/L的NaOH调成蓝绿色。层析纸:新华层析纸5号,裁成14cm23cm,裁剪时,纤维长丝方向与窄边平行,与长边垂直。方法:将展开剂配好后在钟罩内平衡3小时,在层析纸上距底边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约距离层析液面1cm),每隔2.53cm铅笔轻点一下作一记号,并点上标样与试验样,置于层析缸中展开至展层溶剂到达距薄析顶端约1cm处时取出,用电吹风吹干,

6、喷上显色剂,有机酸在蓝紫色背景下显示黄色斑点。计算Rf值。 (此方法在室温下需要34h,可方便地检出发酵液中柠檬酸的纯度。)5柠檬酸含量的初步测定酸度滴定法: 将过滤液充分摇匀,用吸管吸取10ml放入150ml三角瓶中,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滴定酸度。对照亦按同法滴定。二者消耗NaOH毫升数的差额乘以0.64,即得柠檬酸(gL)的大约数。粗略法:pH值变化的测定五、实验结果与与讨论1、记录发酵过程细胞生长变化的现象;2、记录发酵过程产酸变化情况并进行结果分析(pH变化曲线);3、柠檬酸定性、定量测定结果与分析,并对菌种产酸能力等进行评定。完成实验报告附 培养基:1) 查(

7、察)氏培养基:成分:NaNO3 2g,K2HPO4 1g,MgSO4. 7H2O 0.5g,KCL 0.5g,FeSO4.7H2O 0.01g,蔗糖30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pH值自然。制法:加热溶解,分装后121灭菌20min。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取约43g,加水至1000mL;121灭菌20min。3)发酵培养基:见实验器材柠檬酸含量测定 在一定量柠檬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然后以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记下体积v,柠檬酸总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vl0.1molL NaOH标准溶液体积(m1) c1NaOH标准溶液浓度(molL) v2所取柠檬酸样品体积(m1) Vo柠檬酸溶液总体积(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